1. 好似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
那个春天的傍晚,下着蒙蒙细雨,他挑着书箱去京城赶考,心仪的女子一路执伞相送。
这是《诗史》所载朱勰之诗,想必定是江南县令朱勰的亲身经历。因身份所限,那时,他一贫如洗,她系名门闺秀。
于是,两人步行走在村外的田埂上,一路不怎么说话,一人走前头,一人在后面无语跟随,内心有语千千结,只是涌动唇边口难开。三五里路不觉已过,依然说不清到底是谁送谁了?时光倥偬,物是人非。
对于县令朱勰来说,时过境迁,那个女子早已身为他人妇。因此,这也就成了他一生放弃不下的心结,过去的美好情节的记忆,由此也一遍遍闪现在记忆里,说不上美好或忧伤,就那么缠绕了一生。
大凡出现这样的情节,多是以悲剧来收尾的。古代难以冲破,如今也鲜有奇迹。
古时多源自外来的阻力,如今则是当事人现实心态的使然。
2. “蹑蹻担簦”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蹑蹻担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脚穿草鞋,身背竹笠。指长途跋涉。”
蹑蹻担簦
niè qiāo dān dēng
【解释】蹻:草鞋;簦:长柄笠。脚穿草鞋,身背竹笠。指长途跋涉。同“蹑蹻檐簦”。
【出处】明·张煌言《徐允岩诗序》:“迄延平王兵衄于金陵城下,余提孤军走英霍山。徐子蹑蹻担簦,章皇山泽中。”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蹑屩担簦
【例句】余生江淮之间,菰芦之内,见闻寡陋,学殖荒落,垂三十年,而始~游学于四方,求天下之士而交之,以辅其所不逮。 ◎清·戴名世《赠张天间先生八十寿序》
3. 古代诗词中担簦一词有何典故
据《史记•虞卿列传》记载,战国人虞卿为著名游说之士,为达目的而不辞劳苦,尝“蹑娇檐簦 说赵孝成王”。
“蹑轿”指穿草鞋,“檐簦” “担簦”,指身披斗笠,谓其远 程奔波以游说赵王。后因以“担簦” 作为比喻为求成功不辞奔波的典故。
唐•李群玉《登宜春醉宿景星寺 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摧藏担簦客,郁抑胸襟事”。唐•崔涂《入蜀赴 举秋夜与先生话别》:“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清•顾炎武《得伯常 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担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 峰险。”。
4. 担这字拼音怎么写 担
担①
【拼音】dān
【字义】
“担”简化为“担”。
①〈动〉用肩扛,挑。房玄龄等《晋书 • 祖逖传》:“又令数人担米,伪为疲极而息于道。”
②〈动〉担负,承受。朱熹《答陈同父书》:“如何便担当许大事。”
③〈动〉举。司马迁《史记 • 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蹑蹻担簦,说赵孝成王。”
担②
【拼音】dàn
【字义】
“担”简化为“担”。
①〈名〉担子。欧阳修《卖油翁》:“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②〈名〉扁担。张籍《樵客吟》:“日夕待伴问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
③〈名〉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合五十千克。
④〈量〉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
5. 请问,担怎么组词
担当 担心 担忧 担待 担任 担负 担子 担保 担荷 担误 担带 担搁 担石 担戴 担簦
担代 担阁 担架 担承 担舆 担杖 担板 担惊 担笈 担头 担延 担舁 担愁 担挢 担羞
担仗 担纆 担饶 担受 担幢 担仆 担脚 担值 担险 担认 担笼 担夫 担差 担缠 担鼓
担儿 担倈 担锡 担名 担免 承担 负担 扁担 荷担 分担 重担 挑担 当担 武担 公担
匾担 般担 弛担 市担 盘担 肩担 兜担 尖担 左担 箩担 扦担 盒担 打担 禾担 驮担
步担 石担 车担 怀担 竹担 樵担 勾担 货担 抱担 经担 束担 招担 穿担
6. 个人担保书怎么写
个人担保书怎么写
_________有限公司:
本保证人_________自愿为__________________公司(下称债务人)完全履行其与贵司已订立的或/即将订立的所有合同(主合同)项下的全部义务向你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特立本担保书,向你司保证下列各项:
一、保证责任范围:保证债务人完全履行主合同项下全部义务,及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主合同而应向你司支付的货款本金、利息、费用、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你司为实现债权的费用等。
二、保证责任期间:两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三、本保证为连带的、无条件的、不可撤销的、独立的,本保证的效力不受主合同效力的影响,不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保证人对债务人因主合同无效而应承担的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四、本担保书生效后,主合同的任何条款的更改或补充,包括同意债务人延期履行,不论是否征得保证人的书面或口头同意,保证人均继续根据本担保书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五、保证人保证在债务人付清或由保证人代为付清本担保书项下的所有款项前,不向债务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