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摄影灵感啊
摄影灵感的心理特征 转载于《翁庭华的影像世界》 灵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摄影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突发性灵动,它经常出现在创作活动前兆、创作进行 中及后期制作中。
通过表达欲望和心理意念,去追求视觉感受、情感表露、意境提升,它是艺术创作重要 元素。摄影者平时苦心孤诣,百思不得其解,诸如题材寻觅、画面营造、氛围掌控、意涵表达等问题,在 外界景物诱导下见景生情而豁然感悟激发灵感,犹如汽油遇到火种顿时爆发,创作意念蓦然而起,意即灵 感。
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当遇到灵感无从发挥时,会选择走出户外,在熟悉环境中去寻找灵感,或到空 旷野外、海边,通过大自然的陶冶瞬息恍然大悟,嗅出情感与构思而产生灵感。艺术创造的奇想妙思乃凭 借作者灵感的发想,然而,灵感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多视角的体验,和丰富的心灵感应。
灵感有时是靠外 物激发而忽然出现,有时则在长期思考、或在睡梦中不经意的闪现,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脑 海中储存的讯息一时无法释放,而在睡梦中浮现。 神秘谷-2010高雄汉威巨蛋 独舞-2010台北大佳公园 灵感是作者长期生活积累,是勤奋努力的结果,它存在于无休止的社会生活中,能维系长久的艺术生 命。
灵感是靠个人的虚幻奇想、心灵感触,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是人们全神贯注于创作中,在不知不 觉中从身边悄悄的来临,静静的离去。尽管灵感难以捉摸,但能从蛛丝马迹中推寻它的特征: 一、突如其来 灵感的产生是身不由己,并非唤之即来舍之就去,它的到来是神秘而忽然,稍纵即逝。
摄影是一门瞬 间艺术,它是在刹那间出现,瞬间中拍摄,快速中完成,是从构思、实践到完成的瞬间性。 寻觅-2010日月潭 二、不可捉摸 灵感的来临有时会打破常态的精心构思,作者根据事前的灵机一动,但待进行创作时,现场呈现的风 貌与原先的构思有些落差,产生模糊现象。
例如”阿里山晨景”,本要拍摄阿里山壮丽日出美景,可是在 太阳尚未上升时,突然发现周边的山峦在尘雾衬托下,层次分明、阶调丰富、色调优美,比日出时更具诗 情画意,这是灵感带给我们不可捉摸最佳例证。 阿里山晨景-2005阿里山 三、生活积累 灵感是摄影者关注身边、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日积月累的结果,丰厚的生活观察、深厚的艺术品味 、成熟的技艺提炼,是获得灵感的前提。
有了生活历练,灵感就常依左右,每次灵感的出现很可能会创造 优秀作品,就在这个基础上,会从偶然变必然,让灵感持续发酵。作品”时光隧道”的灵感来自于第一次 乘坐文湖线的第一节车厢,当车子经过松山机场站驶往中山国中站半途转弯处有一段很长的拱形通道,好 比科幻电影中的时光隧道,让人产生一种幻觉,犹如进入另一个世界般,为了增加画面透视效果,希望在 车窗前有个小孩当前景,这个点子,不下数次搭乘文湖线等待机会,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逮到机会。
由此 可印证灵感的来临总是眷顾下过工夫的有心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即灵感是从功夫出 来,是神来之笔。
时光隧道-2010台北捷运文湖线 四、各自惯习 灵感具有习惯性,对创作者而言,各有不同的表达习性和创作惯性。有人会在嘈杂的环境中容易出现 灵感,有人则喜欢在不受干扰条件下容易培养灵感,更有人必须在夜深人静时才会养成灵感。
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是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习惯很特别,只有在站立时才能更好地 培植灵感。作品”看尽社会冷暖”取材自捷运忠孝复兴站,每天从这里进出的人潮不计其数,月台上有一 面广告透明片,是一张锐利双眼脸谱,为了让目光彷如从相机的观景窗透视出来的单眼视觉,意即在此看 尽社会冷暖,道尽人生苦乐,每次经过这里能触动敏感神经,留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是触景生情所引 发的灵感效应。
看尽社会冷暖-2010台北捷运忠孝复兴站 灵感在无意识中闪现时,是在意料之外,来得突然,是心中被激发出来的强烈情感现象,是艺术表现 中的本质要素。灵感是可以培养的,平时可靠思考、想象与联想,养成丰富的思量和心灵激荡,凭冷静、 敏捷、准确地抓住灵感,但有时绞尽脑汁而不得要领,却在偶然机会中在心头浮现,需要它时偏不来,不 想时又忽然出现。
但灵感的突现最忌外力的干扰,本来灵感持续不断,刹那间天空雷电交加,一下子思绪 被打断,尔后再如何去追思仍接不上来,基于此,最好随时携带纸笔,因灵感的涌现是在不知不觉无法预 感,是在一念之间,尽速把当时的情景记录,才不致错失良机,是掌握灵感最佳手段。 思前想后-2011台北市政府转运站 灵感是神赐之物,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宝物,它的出现是在一转念间,可遇不可求,往往感受到一股莫 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引导思绪方向,让心目中渴求的创意忽然冒出来。
灵感看似天外飞来的宝贝,虽不能 随手拈来,但可以靠努力寻觅,使得不易变为容易,只要勤走、多看、多涉猎就会发掘灵感,利用现实生 活中丰富的原素材”借景传情”,定会有感而发。 失落-2010捷运芦洲站 由于每个人对景物的感触程度不尽相同,由此而演变成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见解,。
2. 文章推荐文怎么写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