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禹锡的《望洞庭》怎么写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2. 怎么写望洞庭
望洞庭
刘禹锡
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cuì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
bái yín pán lǐ yī qīng luó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3. 如何扩写古诗《望洞庭》
洞庭湖的湖面波光粼粼,白晃晃的秋月高高地挂在晴朗的夜空上,这美丽的景色,让人赞不绝口。
湖面上没有一丝风,平静得就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一样,模模糊糊的,看也看不清楚。水中的月亮有很多很多的皱纹,是月亮老了,还是月亮疲倦?可是抬头一看,月亮却好好的,没有一点儿皱纹,它的皮肤光滑的无法形容。
远望美丽的洞庭湖,洞庭湖的山真绿啊!像翠绿色的屏障,绿畅弧扳旧殖搅帮些爆氓油油的,倒映水中。湖中间那一座绿色的君山,就像一颗很小的青螺,插在白银盘中,真不愧是洞庭湖!我被它深深着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