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做糖环
酥脆糖环
材料:
面粉五安士、白沙糖二安士半、鸡蛋一只、甜炼奶二汤匙、云尼拿香精数滴、清水六安士、生油六杯(炸糖环用),并预备糖环形铁模一个。
做法:
将面粉筛入盆中,加入白沙糖拌匀,再将鸡蛋打散,加入面粉中拌匀,然后加入炼奶及香精,再加入清水,搅成糊状待用。
烧热镬,放下生油,烧至油热,将铁模浸入油中,直至铁模热透,将铁模提离油镬,放入粉糊面上,待铁模黏满粉糊,提离粉盆,放回油镬中,炸至粉糊离开铁模,继续炸至金黄色,用笊篱捞起,平放碟上,直至冷却才可入罐,保持松脆,重覆再做,至粉糊用完为止。
2. 如何做糖环
油炸糖环 沙糖混和清水同煮溶,煮成浓糖浆则倒放在大碗中侯用。
取十两糯米粉倒放台板上,加入少许清水同搓成粉团,弄成三个薄饼块状,放下沸水中烫熟成“粉池”。接着,把余下的糯米粉倒在台板上,放入刚烫熟的“粉池”和浓糖浆一同搓匀,搓至粉团柔软适中即可进行印糖环了。
把糖环水模印先涂上少许米粉作“焙”,再把粉团填压到糖环模内,右手拿薄刀在糖环模面轻轻切去多余的粉团,拿起木模,在台角轻轻一敲,木模内印成精环形状的粉团便会脱模而出,落在事先备好的箕内,全部印制好后便可开始炸油。 烧好一锅慢滚新油(即未炸过东西的油),放下印好的糖环,炸时要用筷子翻动之,使糖坏不会炸焦,直炸至呈现金黄色便可。
o(∩_∩)o。
3. 做糖环用的模具叫什么
做糖环用的模具叫铁模。
糖环是广西、广东一带有名的汉族特色小吃,流传于广东惠州和原来惠阳地区如东莞、深圳、香港新界等地,在桂北山区贺州一带也有流传,做法类似,材料有别(广西用糯米粉、惠州用面粉)。曾是过节必然有的小吃,以前惠州人在春节前都要准备大量应节食品。
糖环制作:
材料:清水 200毫升
造法:
1. 面粉过筛,拌入砂糖。
2. 鸡蛋打散,拌入1中。
3. 加入清水,搅至没有粉粒的面糊备用。
4. 生油加热后,把铁模浸入油中加热,然后将铁模上面糊。注意面糊不应完全盖过铁模,否则糖环无法脱出。
5. 将已沾上面糊的铁模放回热油中,面糊经油炸后会自动离模,然后炸至金黄。
6. 糖环炸成金黄色后,可用隔油勺子捞起,放碟待凉。
7. 重复4-6至所有面糊用完。
制作提醒:
1、油炸用生油。
2、用铁制模具。
4. 各种寡糖及英文缩写
寡糖(英文对照:oligosaccharide;oligosaccharides; oligose)又称低聚糖,即少数几个糖环聚合的产物。
一般来说糖根据糖环的多少分为单糖、二糖和寡糖和多糖。寡糖中聚合的糖环数量较少。
一般称3-10个糖环聚合的糖为寡糖。多于10个就叫多糖了。
多说一句,现在对寡糖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2-10个糖环,有的说是3-10个糖环。这涉及到二糖属不属于寡糖的问题。
就我查到的外文资料来看,倾向于3-10个的说法,即二糖不是寡糖。
5. 各种寡糖及英文缩写
寡糖(英文对照:oligosaccharide;oligosaccharides; oligose)又称低聚糖,即少数几个糖环聚合的产物。
一般来说糖根据糖环的多少分为单糖、二糖和寡糖和多糖。寡糖中聚合的糖环数量较少。
一般称3-10个糖环聚合的糖为寡糖。多于10个就叫多糖了。
多说一句,现在对寡糖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2-10个糖环,有的说是3-10个糖环。这涉及到二糖属不属于寡糖的问题。
就我查到的外文资料来看,倾向于3-10个的说法,即二糖不是寡糖。
6. 直接买回来的糯米粉做糖环要不要炒一下粉
不用。
酥脆糖环
材料:
面粉五安士、白沙糖二安士半、鸡蛋一只、甜炼奶二汤匙、云尼拿香精数滴、清水六安士、生油六杯(炸糖环用),并预备糖环形铁模一个。
做法:
将面粉筛入盆中,加入白沙糖拌匀,再将鸡蛋打散,加入面粉中拌匀,然后加入炼奶及香精,再加入清水,搅成糊状待用。
烧热镬,放下生油,烧至油热,将铁模浸入油中,直至铁模热透,将铁模提离油镬,放入粉糊面上,待铁模黏满粉糊,提离粉盆,放回油镬中,炸至粉糊离开铁模,继续炸至金黄色,用笊篱捞起,平放碟上,直至冷却才可入罐,保持松脆,重覆再做,至粉糊用完为止。
7. 广东人除夕夜吃什么菜
糖环
糖环是惠州当地有名的特产小吃,现今除惠州外还流传在原来惠阳地区如东莞、深圳、香港新界等地。曾是过节必然有的小吃。目前很多书籍上写的糖丸其实是误道,真正写法是“糖环”。以前惠州人在春节前都要准备大量应节食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米糕、糖环、角仔了。糖环、角仔一般家家户户都能做,每到这时,小孩子是最高兴的了。
煎堆
煎堆是一种年宵食品,始制于明代。其实在唐朝时长安已经有碌堆这种宫廷食品,唐初诗人王梵志有诗:“贪他油煎锤,爱若菠萝蜜。”之后有不少中原人南迁,带着煎堆来到南方,成为两广的小吃。
年糕
制作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将上好的糯米和水一起磨成水浆,加入红糖、玫瑰糖或者白糖、火腿、芝麻、花生混合好,将模具抹一层油后倒入混合好的浆,上锅蒸熟后,脱模包装好就可以了。起初蒙自年糕都是呈碗状的,现在在街边可以看到有宽沿的平底铁锅支在大炉子上,锅沿摆满了用油煎过的片状年糕,年糕表面被煎得焦黄油亮,还会有大个大个的泡泡,小孩子见到了都忍不住诱惑,拉着爸爸妈妈去买,当零食吃。年糕烤出来外焦里糯,香甜可口。
蛋散
在旧时候,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 油角”下锅时,有一家穷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男主人望着一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发呆,苦思之下得:富人有富人的吃法,我穷也要做,为来年讨个好兆头。没馅料做就把面团压扁 下油锅也行。新年到了,当其他人来穷人家拜年时,穷人拿出那些小长方块来招呼朋友们,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品尝之下:“噢,那些小方块——酥、脆、入口即化!好吃极了。来年我们也要做,请问这个叫什么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