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怎么写
国庆趣事
在国庆节这天,长沙晚报通知我“明天七点半准时到清水塘小学集合,去望城曈光体验做陶瓷……”我听了,非常感兴趣也非常好奇,不知道那会是个什么地方?
第二天,我准时来到了清水塘小学的门前,那里已经站满了小记者,车来了,我坐上了车子。一路上,大家像一群兴奋的小麻雀叽叽喳喳的说过不停。我看着窗外红红的太阳,渐渐的被太阳的这种“安眠术”给“安眠”了,等我醒来时,车已经到站了,我飞快地跑下了车,跟着队伍来到了做陶瓷的地方。
一进门,我和其他人都异口同声地说一句话:“哇!好厉害。”只见里面摆着各种各样的陶瓷,有茶壶呀、老虎呀、羚羊呀……数也数不完,而且做的是那么的精致,那么的逼真。我随着队伍继续往里面走,“哇!”又从队伍里发出了一声惊叹。原来里面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房子,而且非常非常的大、高、宽。还摆着很多桌椅,桌子上还摆着一块大泥巴。大家好奇的围着这些兴奋的看着、议论着。这时,长沙晚报的老师严肃的说:“大家安静,在座位上坐好,现在请刘叔叔来讲解陶瓷是怎么来源的,然后给你们两个小时用桌上的泥巴来做自己想要的陶瓷。”“陶瓷是来源……”刘叔叔讲得津津有味,但我们却听得心不在焉,甚至有些烦躁。我们更急于自己动手做做看。
刘叔叔话音刚落,大家便急不可待的做了起来。可我一直在构思,不知道该做什么。看着别人都动手起来,我也跟着做了起来,我先从自己的泥巴上拿下来了一小块,使劲的搓,渐渐的搓成了一根绳子似的。这个容易做,我一下子搓了很多根,搓完了,我把最后的一块大泥巴压成了一个圆饼,然后把之前搓的一根一根的“绳子”围着这块圆饼的边一根一根的往上绕,绕完之后,非常像绑在树上的草绳。还没做完,我才发现桌子上已经没泥巴了。我找其他小记者借了些泥巴才完成。这是个茶壶吗?可一点都不像,有点像马桶,也有点像水井……反正是个四不像。我非常的沮丧,做得是这么的丑。这时刘叔叔对大家说:“如果大家做的有些丑,可以到我这来,我教他怎么用机器来做。”小记者们像豹子似的直冲向刘叔叔,我也一样。排了很久的队,唉呀!终于轮到我了,用机器做果然方便,我和刘叔叔一下子就做了个葫芦,看着手中的葫芦,我好开心!
做陶瓷的体验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非常非常的快乐,这真是一个收获多多的国庆节!
2. 室内设计灵感来源怎么写
估计是在写设计说明或是报告之类的文章吧。做方案时有时候是想到什么做什么,看到什么参考什么,哪来那么多灵感。不过要把这些跟你的案例串起来,就得找点说头。
首先,你的方案有主题没有?有的话可以从主题联想一下关键的事物。可以是一件事,一个物体,一个元素。总之只要能跟你的主题搭上关系都可以写进去。没主题又怎么办呢?那得看看你的设计方案里面有什么了。一个方案里头总会有一些作为重点的造型和看点。灵感就是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当然有时候这造型是你借来的。那还得运用上面的方法。文字怎么写我帮不了你了。方法就是这么个方法,当然这也是个人的一点经验吧。好运。
3. 任务书里的论文选题来源怎么填
选题的来源
学位论文的选题既不能不作独立思考完全依赖导师,又不能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就写。不少研究生在开展学位论文写作之前感到很困惑、很茫然,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选题。一般来讲,获得学位论文选题有五个途径。 (一)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向,并且在该方向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位论文的选题尽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取得一致,以便获得导师在学术和经费上的支持,有助于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研究生的导师一般都承担着一项甚至多项科研项目或横向研究课题,这些课题都是当今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的需要,并体现导师的研究基础及特色。因此,研究选题应首先考虑导师的研究课题,由此通过师生共同研究,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完成科研项目,而且研究生在科研能力方面也能迅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参加专业研讨会
参加国际、国内或地区的专业研讨会是选题的另一个来源。实际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是通过这些研讨会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参加研讨会与阅读文献相比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由于科研成果的发表周期较长,期刊上的成果往往要滞后。而学术研讨会上的信息往往是最新的,从中能理解其他学者最近在从事什么研究,有什么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通过了解会议主题和参加专题讨论,可以把握同一领域内的其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另一方面,参加研讨会可以接触资深专家,与一些著名专家近距离地交流,向他们请教并建立学术联系。一般来说,某位学者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在于他在该领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哪些是需要研究的,哪些热点问题还需要解决或解决得还不够,前人的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研讨会上获得资深专家的指点。一一些初学者往往会碍于情面,怕受到冷落,不愿与大家接触。事实恰恰相反,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都会为自己的研究被别人了解而感到自豪,非常乐意自己的研究在未来者身上得到拓展。根据我们的体会,凡是向著名学者索要资料的无不回复,尤其是国外学者。
(三)生产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通向知识的大门,许多学科的课题研究都是问题导向,从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实践中会产生许多人们从未研究解决的全新课题,而这些问题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许多横向课题都属此类。如培训机会不如预期有效,产品销售量下降,少数民族员工得不到提升,复杂的多部门项目管理失控,兼并效果不佳,等等。
(四)文献阅读
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阅读中把握前人已作了哪些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哪些领域还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进而了解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探讨,自己能做什么。通过对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了解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及研究倾向,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萌发个人见解,进而确定选题。 学科交叉与渗透也很重要,寻找学科交叉地带的“处女地”,对同一课题从新的角度加以研
究也是形成选题的重要途径。阅读文献不仅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还可以为你的研究更加理性而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五)个人兴趣与好奇心
兴趣与好奇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础。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样能激发和调动研究生从事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杨振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你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只说了两个字“兴趣”。爱因斯坦将兴趣称为“神奇的好奇心”。因为,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甚至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有些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是带着原单位的课题来深造的,如果能将这些问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往往是较理想的选题。
4. 论文的资料来源怎么写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有作者自己的解释在其中(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 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