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砚”这个字怎么读
“砚”的读音是:[yàn]
意思:
1. (形声。字从石,从见,见亦声。"见"意为"让人看到的"、"明里的"。"石"指"石槽"。"石"与"见"联合起来表示"露天修筑的输水石槽"。本义:露天的输水石槽。转义:加水研墨的石槽。磨墨器。即砚台。)
2. 光滑的石头 [glossy stone]砚,石滑也。--《说文》。段玉裁注:谓石性滑利也。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释名》
3. 砚台 [inkstone] 一种石刻的写字文具,供研墨、调墨之用一砚。--清· 周容《芋老人传》砚冰坚。--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笔砚。
5. 组词
1. 砚山[ yàn shān ] :砚台的一种。 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2. 金砚[ jīn yàn ] :黄金制成的砚。《宋史·外国传七·日本》:“纳金砚一、鹿毛笔、松烟墨。”
3. 砚槽[ yàn cáo ] :砚端贮水处。凹陷如槽,故名。宋 苏轼 《物类相感志》:“冬月令水不冰,以杨花铺砚槽中,名文房春风膏。”
4. 砚池[ yàn chí ]:洗砚的水池。
5. 砚瓦[ yàn wǎ ]:即瓦砚。 旧常取古宫殿之瓦为砚,故名。后为砚的通称。
记载:《康熙字典》《午集下》《石字部》 ·砚《唐韵》吾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倪甸切音。《释名》砚,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说文》石滑也。《长笺》滑训利,利犹厉也,与硏摩同义。《文房四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篆,曰帝鸿氏之砚。《周武王·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又姓。《元文类》国子监司业砚弥坚。 又《字汇补》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说文硏砚音义俱分,今俗合为一。
2. 臼字的笔顺怎么写
一、臼字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二、基本释义
1、舂米的器具,用石头制成,样子像盆:石臼。
2、形状像臼的:臼齿。
三、组词有窠臼、脱臼、臼齿、鐏臼、丹臼、齑臼、踵臼、捣臼、臼科、木臼、婴臼、石臼、臼杵、科臼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象形。中,米也。凡臼之属皆从臼。
白话版《说文解字》:臼,舂具。古代人掘地为臼,后来人们挖凿木石为臼。象形。臼中之物,是米。所有与臼相关的字,都采用“臼”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窠臼
[kē jiù]
现成格式;老套子(多指文章或其他艺术品):不落~。作品摆脱前人窠臼,独创一格。
2、齑臼
[jī jiù]
就是用来盛装和研磨调味料的器具。
3、捣臼
[dǎo jiù]
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
4、药臼
[yào jiù]
捣药用的器具,多用金属、铜、铁、石头或木头制成。
5、石臼港
[shí jiù gǎng]
在山东日照市,东临黄海。深水良港。中国主要煤炭输出港之一,建有10万吨级煤炭专用深水港。兖石铁路通往港区。
3. “臼”字的笔顺怎么写
撇、竖、横、横折、横、横。
1.读音:【jiù】
2.字义: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形状像臼的:臼齿。
3.组词:窠臼 kējiù,意思如下:
(1)门臼。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
(2)比喻旧有的现成格式;老套子。
(3)喻指地狱;牢笼。
4.造句
小鸡集聚在母鸡翅膀下面。
小鸡聚集在母鸡翅膀下面。
那母鸡把头缩在翅膀下。
这个老大娘让她的母鸡孵卵。
这样冷的天气母鸡不会下蛋。
有的少女手里抱着玩耍的母鸡。
4. 寒字的笔顺怎么写
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竖、横、撇、捺、点、点
基本字义:
寒(拼音:hán)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人垫着、盖着草待在屋子里,外边有冰,本义即寒冷。
经过隶变以后,“寒”字形发生了较大变化:隶书,屋子变为宝盖头“宀”;四堆草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