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盗窃,你知道吗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4-30 19:03
请问广东话怎么写出来呢?
如:系(是)
知(知道)
。..
1.紫光几好,大部分嘅广州话字都可以打出嚟,譬如--咩、乜、嘅、嗰、嘢、嬲、啱、啲、系、喺……等等
2.网上有一个粤音输入法,系用双拼,效率几高,但初学有啲难。呢个地址可以下载input.yueyu.net
标准粤语拼音输入法® 03.01版本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此粤语拼音输入法是以广州话为标准。(简称粤音输入法,粤语输入法)此输入法开发于2001年4月到2002年初,新的版本主要是增加词条、调整词条顺序,日期以本页为准。
广州话有9个声调,以元音和鼻音韵尾构成的音节有6个声调,入声韵母的音节有3个声调,现代《广州音字典》里使用6音标记。类比于普通话的 “全拼”输入法,全拼没有加入声调,所以重码很多。此粤语输入法加入了这6个声调,大大减少了重码。6个声调在输入法中分别用a,b,c,d,e,f表示。如:我ngoe,你ncie,他taa,卜bagf,得dega,要yiuc,杀sadc,别bidf,佢kwue,系heif。在词组方面,又具有五笔字型的简码和词组的高速度的特点,便于推广,适合于广东、港澳地区以,同样适合于学讲粤语的朋友。
该粤语输入法的存在,对各位讲粤语,而不懂五笔的朋友,有着很大的意义。因为不少朋友只能用普通话的拼音输入法打字,心里想着粤语,却使用普通话的输入法。这套粤语输入法熟练之后,打字速度还是很快的。当然,仍比不上五笔咯。如果追求高速打字,还是建议使用五笔字型,把粤语字如:嘅、啲、嘢、咁、噉这类的加入词组。
可以参考,id=2701.htm
3.此外,粤语字在香港字库中都有,而且也有繁简字,可在香港政府网下载
回答者:
- 2007-4-30 18:55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2010-7-4
2010-7-4
2 2009-10-24
5 2008-12-23
3 2008-11-3
查看同主题问题:
废话!当然使用手了!呵呵呵呵呵呵
回答者:
- 2007-4-30 18:55
法律问题比较专业 最好还是问问律师
2. 窃字大写字母是什么
窃字大写字母是:Q
拼音:qiè
部首:穴
笔画:9
五笔:PWAV
笔顺编号:4453434312342125342554
释义:
1.偷;用阴谋手段夺取:行~。~位。
2.暗中;偷偷地:~听。~~私语。
3.谦辞。称自己:~以为。
4.(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5.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又如:窃誉(窃取声名);窃政(窃取政权);窃食(窃取俸禄);窃柄(窃夺权柄);剽窃(抄袭窃取)
6.侵害;危害 。如:窃肆(侵犯骚扰,横行无忌);窃犯(侵犯);窃攘(侵犯)
扩展资料
繁字体写法如下图:
相关组词:
1.盗窃[dào qiè]
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犯。~公物。
2.扒窃[pá qiè]
从别人身上偷窃(财物)。
3.窃听[qiè tīng]
暗中偷听。
4.窃窃[qiè qiè]
形容声音细小:~私语。也作切切。
5.惯窃[guàn qiè]
经常盗窃的人。
3. 名字拼音怎么写
名字的拼音是:[míng zì]
词语解释:
1、人的名与字。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孔颖达 疏:“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楚辞·刘向》:“齐名字於天地兮,并光明於列星。” 王逸 注:“谓名 平 字 原 也。”《北史·陆俟传》:“初, 爽 之为洗马,常奏 文帝 云:皇太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春秋》之义,更立名字。”《说文解字·又部》“叚” 清 段玉裁 注:“古多借瑕为叚。 晋 士文伯 ,名 匈 ,字 伯瑕 ; 楚 阳匈 , 郑 驷 乞 ,皆字 子瑕 。古名字相应,则瑕即叚也。”
2、指姓名。
唐 窦梁宾 《喜卢郎及第》诗:“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
3、名称;名号。
《东观汉记·马援传》:“天下反覆自盗名字者,不可胜数。”《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有金银校具,锦绣诸帽数十种,各有名字。”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 唐 自 天寳 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 丁玲 《母亲》:“因为是条很小的溪流,又不顺着大道,就没有什么人留心它,名字更是没有一定的。”
4、命名;称其名。
《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夫人﹞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5、犹名誉;名声。
《汉书·陈遵传》:“ 竦 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 遵 放纵不拘…… 哀帝 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宋 苏轼 《省试宗室策问》:“罢朝请而走郡县,释膏粱而治簿书者,固不为少,然名字暴著,可以追配古人者,盖未之见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时 粤中 有 北田 五子,亦称五先生……皆以声应气求,相从讲学,有名字於世。”
6、即名词。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名字》:“名字所以名一切事物者,省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