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法中的财富观是怎样的
得到财富的正因是布施。
人去使用金钱,勿被金钱所控制。
人本来只需要很少的物质就能够生存,但在基本的生存之外,人们仍然会永无止尽地追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荣誉感、优越感等等,归根到底,其实是为了满足心灵的快乐。但许多人在追逐物质的过程中,却渐渐迷失,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而错把物质当做最终目的,反而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有的人生活简单却很快乐,有的人衣食充裕却痛苦愁忧,正说明了物质与快乐并不能划等号。佛教深刻地指出:苦与乐不是缘于外境,而是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痛苦是烦恼和贪欲引起,快乐由慈悲和智慧而得。想寻得真正的、究竟的快乐,唯有从自己内心深处去开发。
幸福的消失不是因为财富的增长,而是因为烦恼的增长。
利益他人,才可成就自己;心量越大,福报越大。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嗜赌之人,往往都是一个侥幸心理在作怪:“也许下一次我就赢了。”这个念头就是魔鬼,一直把人拖到堕落的深渊还不自知。坚决要认清错误、打消妄想、远离这种诱惑。人生的财富靠自己的善业和勤奋得到,绝不会靠恶业、侥幸而获得,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
察觉到内心的“不快乐”,就要及时调整方向。本来人们希望追求的都是快乐,但现在很多人错误地认识快乐,以为有钱就等于快乐,所以目标就变成了追求金钱,然后就离快乐越来越远了。财富并不是错,错在我们看待财富的方式,错在我们忘记了根本的方向。
2. 佛法怎么修财富
佛家讲:“万事皆有因果,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你要想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正法。想种种方法去赚钱,搞股票是赌博,那是把别人的财富取为己有,那就不义之财,不是你正当手段得来的。
不义之财,不可取得,决定没有好的果报。真正财富从哪儿来?财布施,愈施愈多。在家同修你只要财布施,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赚钱,为什么?你命里头有财;
别人做你这个行业不赚钱,他命里头没有财;你做就会赚钱,道理在此地。
3. 佛教中的财富怎么来的
净空法师:如何运用佛法来获得财富?净空老和尚:是!这个钱不需要去挣,你真的能够依照佛法。
所以佛法讲钱从哪里来的?布施来的。你多做好事,多帮助别人,你的钱财源源不断而来,不是赚来的。
要赚来,佛都下海去赚钱了,没有这个道理!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果报不同是因为造业不一样。现在世间人迷于物欲,迷得很深,迷得很重,这是所有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源;解救的方法是帮助他觉悟。
你帮助他觉悟,你跟他讲经说法他不听,他说天天学经教,这个东西不能发财,他的目的在发财,他的目的在升官。我学这个东西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他排斥、他拒绝。
其实怎么样?他搞错了,真正学这个东西,确实能帮助你发财、帮助你升官。怎么知道?你去念《了凡四训》你就知道。
袁了凡接受云谷禅师的教诲,改造命运,升官发财。他不是出家人,他在家,不但升官发财,还延长寿命。
不仅如此,他命里头没有儿子,学习这个法门他得了好儿子。「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财富得财富,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求作佛都能成佛,这是最难的,世间功名富贵小意思,哪有求不到的道理!他为什么会求得到?他懂得因果。
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果报!果必有因。佛不迷信,你知道果报之因。
你修因,当然你果报现前,升官有升官的因,发财有发财的因。发财的因是什么?佛教菩萨无量法门总结到最后就是一个布施。
布施里面有三种,有财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要是把布施详细说明,那就是全部的《大藏经》。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说的什么?就是说的布施。
这个三大类:财布施得财富,愈施愈多;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世出世间法就是一个大的因缘果报。
九法界众生离不开这个范围,诸佛如来教化众生也离不开这个原理原则。所以佛门才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们想发财,你不修因,你财从哪来?我们看到现前社会上有很多发财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我们很清楚,过去生中修的因,这一生得果报,命里头有财!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那是缘;因有缘,果报就现前了。
命里有财,什么事情不干,天天坐在那地方,那发不了财,为什么?有因没有缘。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缘!自自然然他就发起来了。
如果你没有种因,再好的缘遇到了,你也发不了财,你没有这个果报。这个因好比是种子,我们用植物来作比喻,缘是土壤、水分、肥料、阳光,这都是缘。
你有好的种子种在土地上,土地很肥,它有肥料,水分、阳光充足,这个种子自然就生长,它会开花结果。如果你缘具足,我有土地,这个土地有水分,肥料都很好,阳光都很充足,你没有种子,这个土地长不出东西出来。
你有种子,你没有土地,你这个种子放在茶杯里头,放一百年它也不会长出来。像这个桃,这个桃核你把它放在茶杯里头,放一百年,它也不会长成桃树,它不会结果。
所以种子、因跟缘结合它就现行了,才会开花结果。佛给我们讲了,布施是种子。
财布施,那你有财的种子,你命里头有财;法布施,你命里头有智慧,有智慧你要读书,你要求学,读书求学那是缘,你智慧开了,智慧能起作用,成就自己,成就众生;无畏布施果报得健康长寿。《法华经》上讲得好,「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经上讲了十条,这个是宇宙之间的大道理。
如果我们真的明白、搞清楚,不再怀疑了,对这个起了信心,改造自己的命运不难,人人都能办得到。可以改造自己命运,可以改造你家庭命运,可以改造社会命运,可以改造国家命运,可以改造整个世界命运,哪有办不到的事情!办不到是你不晓得这个道理,你不知道这个方法,你对于这些理论方法没有信心,那就是一筹莫展。
末后这两句说得好,『于一切处庄严中,皆由诸佛能演说』。佛对于众生的恩德,就在这一句「能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
佛的福报,佛的智慧,佛的健康长寿,真的做出来表演给我们看。我们要肯学,你不学怎么行?只要你肯学,只要你肯修;学是求解、求智慧、求知识,修是把自己过去所有一切错误修正过来。
我们对于宇宙人生错误的想法,譬如今天有人想发财,想许许多多发财的方法,错了,你所想的是什么?全是缘。像种树,种果树一样,你想什么?我这个土地要好,土地肥沃,我这里水分好、充足,阳光好,我一切照顾周到,但是怎么样?没有作物的种子,费了多少功夫,到最后你这块土地上长不出东西出来。
没有稻种它怎么能长出稻出来,没有瓜种长不出瓜来,没有桃种长不出桃树,没有种子!这就是什么?你的想法错误了。你想发财,你必须要修发财的因,因是财布施,对于财很吝啬不能够施舍,你不种因,你希求果报,这个错误。
我们在佛法里面懂得这些道理,知道这些方法,我想得财富,我怎么做?修财布施。我今天没有财,我有一块钱,我布施一块钱;我有两块钱,我布施两块钱,这就是在修,诚心诚意的修,你的心愿是圆满的,你的因就是圆满的。
我的财富只有这么多,我统统都拿来做好事、做善事去了,你的功德是百分之百,你那个因是百分之百;有亿万财产的人拿出十万、百万,那是他的九牛一毛。
4. 求财怎么求,怎么做
许多人都拼命想获得财富,但不明因果。财富是果报,果必有因、必有缘,因缘具足,果报就现前。佛教导修因结缘,果报自然现前。
那财富的因是什么-财布施。故,想求财富,想发财,一定要修财布施。想得财很自在,一定要很欢喜的布施,主动的布施,不是别人劝,也不是勉强去布施。勉强布施,还是能得到果报,只是得来很困难。例如有很多人是做工、做生意发财的,但非常辛苦;而有些人发财发得很自在、很轻松,好像自然就来了,这是因为布施时很欢喜、主动,得福报就很容易、很自在。要修因,才能得果报。因有过去生修的,有这一生修的;过去生没有修,这一生如果肯修,认真、努力的修,福报不必等生这一生就现前,因为修积的福报太大,这一生就得受用。
那财富的缘是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无始以来造了无边的业,有无边的业然也肯定种了一些善因,作了一些财布施( 若无善因,不可能得遇佛教而信受 )。如何让这些善因结出善果呢?如何及早获得财富这种果报呢?善缘成熟,应受善报,恶缘成熟就受恶报。如何促使善缘及早成熟呢?---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可惜许多人不知方法,为求财更多的则在单位拿红包、拿回扣、多报销、盗用单位财物。更有甚者不惜去偷去抢,挺而走险。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获得,才能心安理得。而用非法手段获得,不仅丝毫未曾多得,还会使应受的福报受到大的损害。
最好的财布施是什么呢?放生与助印经书。这两种皆是财、法、无畏三种布施皆具足。生,花钱购买物类放生是财布施;放生时使物类三皈依并念佛回向,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贯注于其八识田中已成道种,是法布施;当物类被杀、被擒、被关之际,予以解
救,还其自由,使其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是无畏施。印经书要钱,这是财布施;经本内容是法,这是法布施;别人读了书,明白、觉悟了,离开一切恐怖忧恼,这是无畏布施。所以,奉劝大家随缘随已力而行财、法、无畏圆满的布施。
当然生财不是为了享乐,应该是为了帮助众生证得菩提。
享乐就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