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的组词有哪些
一、比的组词有: 比余、流比、比佽、附比、慎比 二、释义: 1、比较;较量:~干劲。
学先进,~先进。 2、能够相比:近邻~亲。
坚~金石。演讲不~自言自语。
3、比画:连说带~。 4、对着;向着:别拿枪~着人,小心走火。
5、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做诸葛亮。
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四。 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一年富裕了。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
10、姓。 11、紧靠;挨着:~肩。
鳞次栉~。 12、依附;勾结:朋~为奸。
13、近来:~来。 14、等到:~及。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比,甲骨文字形与“从”相似,像两个人、并肩而立。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并肩挨着。
文言版《说文解字》: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凡比之属皆从比。夶,古文比。
白话版《说文解字》:比,相从密切。两人相随构成“从”字,反写“从”字遂成“比”。
所有与比相关的字,都采用“比”作边旁。夶,这是古文写法的“比”字。
二、词组释义: 1、比余[bǐ yú] 古人辫发上的一种金属饰物。 2、流比[liú bǐ] 同类比照类推。
3、比佽[bǐ cì] 辅助。 4、附比[fù bǐ] 归附从属。
5、慎比[shèn bǐ] 谓顺从亲近。
2. 比的组词
比的组词:比试、正比、评比、相比、比如等等。
比基本含义: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
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
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
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凡比之属皆从比。夶,古文比。
白话版《说文解字》:比,相从密切。两人相随构成“从”字,反写“从”字遂成“比”。
所有与比相关的字,都采用“比”作边旁。夶,这是古文写法的“比”字。
比组词释义如下:1、比试[bǐ shi] 彼此较量高低:咱们~一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2、正比[zhèng bǐ] 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应的变化,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逐渐增长,就是正比。
3、评比[píng bǐ] 通过比较,评定高低:卫生~。~生产成绩。
4、相比[xiāng bǐ] 互相考校、比较。5、比如[bǐ rú] 举例时的发端语:有些问题已经作出决定,~招多少学生,分多少班,等等。
3. “比”的组词有哪些
一、比的组词有比赛、对比、评比、相比、比如、比喻、比较、比值、好比、比附、比翼、比拼、比率、比试、正比、比年、比岁、比及、反比、比重、比肩、比照、排比、比分、比来、类比、打比、无比、配比、比特等。
二、基本释义
1、比较;较量:比干劲。
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
3、比画:连说带比。
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
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
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
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
9、“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
10、姓
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
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
13、近来:比来。
14、等到:比及。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夶,古文比。
白话版《说文解字》:比,相从密切。两人相随构成“从”字,反写“从”字遂成“比”。所有与比相关的字,都采用“比”作边旁。夶,这是古文写法的“比”字。
三、相关组词
1、比较: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
鲁迅《准风月谈·喝茶》:“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
2、比如:如同,好像。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种人有个极粗的譬喻,比如那鹰师养鹰一般。”
3、相比:互相考校、比较。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在 民国史上,只有从前赵尔丰的屠杀和去年‘五卅’的屠杀, 沙基 的屠杀,可以与之相比。
4、评比:指通过比较,评定高低。
丁玲 《杜晚香》:“可是一到年终评比,也总是像泉水一样,从这里那里冒出来数不清的颂扬。”
5、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
秦牧 《艺海拾贝·跋》:“任何譬喻都仅仅是对比其中的一点罢了,两种事物决不可能完全相提并论。”
4. 比字组词能组“一比”吗
可以,一比,读音yī bǐ,汉语词汇, 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
【词目】一比【拼音】yī bǐ【注音】ㄧ ㄅㄧˇ(1). 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周礼·夏官·序官》“五人为伍” 汉 郑玄 注:“伍一比……家所出一人”。
(2).封建时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赵盾闻先克为贼所杀,大怒,严令司寇缉获,五日一比。”
《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这素姐又甚是恶毒,一日一比,也就打得身无完肤。”《儒林外史》第八回:“三日五日一比。
用的是头号板子,把两根板子拿到内衙上秤,较了一轻一重,都写了暗号在上面。”。
5. 比 可以组什么词
组词:比喻、比画、比来、比赛、比及等等。
基本释义:
1.比较;较量:~干劲。学先进,~先进。
2.能够相比:近邻~亲。坚~金石。演讲不~自言自语。
3.比画:连说带~。
4.对着;向着:别拿枪~着人,小心走火。
5.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做诸葛亮。
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四。
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1)“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一年富裕了。
(2)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
10.姓。
11.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2.依附;勾结:朋~为奸。
13.近来:~来。
14.等到:~及。
扩展资料
一、比喻
造句:但现在,对我们而言就触手可及。主持人:再给我举个例子,用你自己这个新的长尾文化比喻观察到的新前景来解释一下这种流行的趋势。
解释: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二、比画
造句:对于一个真正有创造性的画家来说,没有什么比画一支玫瑰更难的了。因为,在画这支玫瑰以前,必须首先忘记原来画过的所有玫瑰。
解释:用手或拿着东西做出姿势来帮助说话或代替说话。也作比划。
三、比来
造句:为了对雷达接收机性能进行在线测试,本文提出一种雷达接收机性能粗略测试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固定地物回波的信杂比来估测雷达的工作性能。
解释:近来。
四、比赛
造句:由于对裁判的判决不满,比赛结束后他用头撞了那名裁判,为此他受到停赛一年的处罚。
解释: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友谊第一,~第二。
五、比及
造句:主要包括:加载面积和形状、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组成、冲跨比及板厚、荷载作用位置、抗弯钢筋的配筋率、抗冲切钢筋以及比例效应。
解释:等到。
6. 比 笔顺怎么写
比的笔顺是:横、竖提、撇、竖弯钩。笔顺写法如下图所示:
一、比的释义
1、比较,较量。
2、对着,向着。
3、仿照。
4、姓。
二、说文解字
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
译文:比,相从密切。两人相随构成“从”字,反写“从”字遂成“比”。所有与比相关的字,都采用“比”作边旁。
三、组词
比赛、对比、评比、比如、攀比等。
扩展资料:
一、比赛 [ bǐ sài ]
1、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
2、指这种活动。
二、对比 [ duì bǐ ]
1、(两种事物)相对比较。
2、比例。
三、评比 [ píng bǐ ]
通过比较,评定高低。
四、比如 [ bǐ rú ]
举例时的发端语。
五、攀比 [ pān bǐ ]
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