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场踏勘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入场前,应组织工程部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细致的现场勘察。
现场复核图纸中地形地貌、地上物、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地下水位等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现场的周边环境是否有工厂、盐池、盐滩、池塘等。
测定工厂、盐池、盐滩、池塘所处的方位以及与现场的距离。 地上物情况向有关单位认真了解施工地段地上物的保留和处理要求,不具备施工条件或有施工难度的,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协商解决。
原有树木需砍伐的,必须向有关单位申请办理移伐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迁移或伐除。 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要求建设单位提供相关地下管网竣工图纸,不能提供图纸的,要派人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管道、隐蔽物等位置进行查验。
扩展资料: 招标人组织投标申请人对工程现场场地和周围环境等客观条件进行的现场勘察,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投标申请人踏勘项目现场,但招标人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 投标人到现场调查,可进一步了解招标人的意图和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以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据此作出是否投标或投标策略以及投标报价。
招标人应主动向投标申请人介绍所有施工现场的有关情况。 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现场的踏勘指的是招标人组织投标人对项目的实施现场的经济、地理、地质、气候等客观条件以及环境,进行的现场调查。
招标人在发出招标通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以后,可以根据招标项目的实际需要,通知并组织潜在投标人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勘查。这样的招标项目通常以工程项目居多。
潜在投标人可根据是否决定投标或者编制投标文件的需求,到现场调查,进一步了解招标者的意图和现场周围环境情况,以获取有用信息并据此作出是否投标或投标策略以及投标价格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场踏勘。
2. 做村庄总体规划时如何做好现场踏勘
在现场踏勘时要做到“三勤二多”。
“三勤”是:一要腿勤,即要多走路,以步行为好(尤其是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时),在步行中把村庄的地形、地貌、地物调查清楚,把抽象的、平面的地形图,化为脑子中具体的、空间的立体图。二要眼勤,要仔细看、全面看,对特殊情况要反复看,并记忆下来,发现问题时,应联想规划改造的方案,把资料与规划挂上钩。
三要手勤,把踏勘时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对地形图不符合实际或遗漏的地方应及时修改补充,重要的还要事后设法补测。“二多”是:一要多问,即多向当地群众和有关单位请教;二是多想,即多思考,对调查中发现的现实情况要反复研究,避免规划脱离实际。
3. 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现场踏勘记录表建设单位意见怎么填写
将工程基本情况填写完成后,核对检查内容:1、申报工程位置与现场踏勘位置相符的,填写相符,反之写不相符,也可做简单说明;2、擅自开工的填写是,可说明情况,反之填否。
基础开挖、树立塔吊即为开工;3、施工现场是否基本具备施工条件,主要从“三通一平”方面考察,根据情况填是或否,可说明情况;4、房屋征收进度是够符合施工要求,,不涉及征收的填不涉及,涉及征收的填是或否,可说明情况;5、不适合开工的其他情况可做说明,如没有可填写无。填写完成,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别签字认可后,现场踏勘人员(至少两名)分别签字,填表完成。
表格一式三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执一份(本人认为可以复印两份)。
4. 公路踏勘选线怎么做
公路选线应考虑地区经济发展近期的要求,也要顾及今后发展的需要,通过图上与实地踏勘选线,达到工程造价最低,线路最优。
1.图上选线收集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在图上选定一条或几条较为合理的路线。2.实地踏勘选线在图上选线的基础上,沿图上选择的路线进行实地踏查。
根据公路建设目的、等级,结合线路地质地形条件,确定一条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选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节约用地,少占农田,保护历史文物等,又要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
(1)平原微丘区路线,应处理好线路与农田水利、道路、村庄和其他建筑物的关系,路线应短捷、舒顺,并注意整体线形的协调和连续性。(2)越岭路线,应选择好垭口和坡面,需要展线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坡面展线,不得已时可用回头展线。
(3)沿河线,应根据河岸两侧自然条件、农田、水利、居民点分布和洪水淹没等情况,确定应走的河岸及跨河换岸的位置;调查洪水位,合理控制线路高程。(4)山腰线,应布设于地形、地质、水文情况良好的一侧山坡,并应通过纵坡调整,避开支沟发育、剥蚀严重的“鸡瓜”地形和悬岩陡坡。
(5)山脊线,应对分水岭各垭口进行放坡试线,确定垭口控制点,尽量利用平顺、开阔的山脊布线;如需沿分水岭侧面布设时,应按山腰线的要求处理。对于低等级公路,一般采用一阶段勘测,现场选线,在路线转折处打交点桩,编号冠以JD,即JD1、JD2、J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