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胆颤心惊 读音
胆颤心惊拼音:
dǎn chàn xīn jīng
【解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自】: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示例】:所以,每有风声,无不‘谈虎色变’,~。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胆怯
出 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闻说便胆战心惊;岂得交吾曹为使。”
同“ 胆战心惊 ”。
元 施惠 《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胆颤心惊,追贼莫暂停。”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平江县 久已成为南北军阀拉锯战必经的要道,受兵灾最多最剧的地方。所以,每有风声,无不‘谈虎色变’,胆颤心惊。”
2. “心惊胆颤”的“颤”应怎么读
今天上课学习第四课《索溪峪的“野”》读到第二段描写山“惊险的野”特点一句时,句子中出现了“心惊胆颤”一词,词中的“颤”字,学生读成“chàn”音,我给予纠正为“zhàn”。
下课了,回到办公室,与组里其他教师讨论此字读音。结果另两位老师都说应读“chàn”音。
我再次查了词典与字典,认为此字虽是多音字,但在这里还是应读“zhàn”。原因如下:1.字典里“颤”字有两音,读“chàn”音时,字意为“物体振动”,如颤动。
读“zhàn”音时,字意同“战”②,而查“战”字第②个解释为:发抖:如战栗(害怕发抖),打冷战、寒战。2.在“心惊胆颤”中的“颤”字,显然有“害怕、发抖”的意思,解释选择“战”②的意思较恰当,而选“振动”显然不准确。
3.成语词典中,有“心惊胆战”一词,显然,这里的“战”与“心惊胆颤”中的“颤”意思相同。这也与字典里“颤”字选“zhàn”音时“同‘战’②”解释相吻合。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心惊胆颤”的“颤”应读“zhàn”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