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的笔顺怎么写
香的笔顺是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横。香的笔顺写法如下图所示:
一、香的释义
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2、食物味道好。
3、吃东西胃口好。
二、说文解字
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属皆从香。
译文:香,芳香气息。字形采用“黍、甘”会义。《春秋传》上说:“黍稷馨香。”所有与香相关的字,都采用“香”作边旁。
三、组词
香油、芳香、香气、丁香、香味等。
扩展资料:
一、香油 [ xiāng yóu ]
1、有香味的油。
2、特指芝麻油,有些地区亦指称菜油或豆油。
二、芳香 [ fāng xiāng ]
香味(多指花草)。
三、香气 [ xiāng qì ]
芬香的气味。
四、丁香 [ dīng xiāng ]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香气,花冠长筒状。供观赏。
2、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长在热带地区。花蕾、根、果实可入药。种子可以榨丁香油,用作芳香剂。
五、香味 [ xiāng wèi ]
1、食物的香气;任何香气。
2、花香或其他不太浓的香味。
2. 点的笔顺怎么写的
一、点的笔顺是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提,点,点,点,点,竖,横,竖,横折,横。
二、基本释义 1、液体的小滴:雨点儿。 2、小的痕迹:墨点儿。
斑点。 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
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
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 6、表示少量:一点儿小事。
吃点儿东西再走。 7、用于事项:两点意见。
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先突破一点。 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特点。
10、姓。 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
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 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14、规定的钟点:到点了。 15、点心:糕点。
三、点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偏旁部首是灬,总笔画是9画。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点,小黑也。
从黑,占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点,小黑粒。
字形采用“黑”作边旁,采用“占”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缺点 [quē diǎn] 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跟“优点”相对):克服~。
这种浅色花布很好看,~是不禁脏。 2、焦点 [jiāo diǎn] 二次曲线的焦点。
参见〔椭圆〕、〔抛物线〕 3、点滴 [diǎn dī] 形容零星微小:重视别人的~经验。这批资料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4、点播 [diǎn bō] 播种的一种方法,每隔一定距离挖一小坑,放入种子。也叫点种(diǎnzhòng)。
5、点子 [diǎn zi] 液体的小滴:雨~。
3. 忧的笔顺怎么写
每次最多查询12个汉字;若要屏蔽广告,请点此进入: 无广告版。
[拼音查字] [部首查字] [笔画数查字]yōu1竖2撇折3撇折4点5撇折6撇折7点8竖折/竖弯9竖幽9 详细..《幽》字笔画、笔顺汉字 幽 (组词) 部首 幺 笔画数 9 笔画 名称 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更多:/、撇折、点、竖折/竖弯、竖、幽(汉字释义)编辑[yōu]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汉字,读音为:yōu。意思为隐藏,不公开的,也指沉静而安详,迷信的人多认为指阴间。
目录1基本信息2基本解释3详细解释4常用词语5同音字6古代灵兽1基本信息编辑宋体“幽”字结构:半包围拼音:yōu部首:山五笔输入法:86:xxmk 98:uxxi除部首外几画:6笔画数:9笔顺编号:255455452[1] 2基本解释编辑1、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幽愤。
幽咽。2、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幽谷。
幽静。幽暗。
3、沉静而安闲:幽闲。幽趣(幽雅的趣味)。
幽婉。4、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幽禁。
幽闭。幽囚。
5、迷信的人指阴间:幽灵。幽魂。
6、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辽宁省南部一带:幽州。幽燕。
[1] 3详细解释编辑【动】1、同本义。幽,隐也。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注:“隐也。”雍遏不通曰幽。
——《周书·谥法》以致其幽。——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2、退隐;潜藏。
幽居而不淫。——《礼记》南阳之弊幽。
——《战国策》3、囚禁。公侯失礼则幽。
——《荀子·王霸》。杨倞注:“幽,囚也。”
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吕氏春秋·骄恣》乃幽武。
——《汉书·李广苏建传》4、隐藏。如:幽潜(隐藏之人;隐士);幽情(深藏于内心的绵长衷情);幽悰(隐藏在内心的感情)。
【形】1、昏暗;阴暗。幽,,微也。
——《尔雅》幽,冥也。——《小尔雅》幽明之占。
——《史记·五帝纪》方世俗之幽昏兮。——《楚辞·惜誓》水府幽深。
——唐·李朝威《柳毅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幽晦以多雨。——《楚辞·屈原·涉江》2、深邃。
幽,深也。——《尔雅》入于幽谷。
——《易·困》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传:“幽幽,深远也。”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小雅·伐木》3、幽静。幽独处乎山中。
——《楚辞·屈原·涉江》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杜甫《北征》4、卑微。
如:幽介(卑微孤介的人);幽仄(微贱;卑陋);幽陋(卑微);幽柔(低微柔弱)。5、幽雅。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6、通“黝”(yǒu)。
黑色。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61316663其桑有幽。
——《诗·小雅·隰桑》再命赤靶幽衡。——《礼记·玉藻》。
毛传:“幽,黑色也。”【名】1、幽静隐蔽的地方。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2、坟墓。
如:幽宫(坟墓);幽宅(坟墓);幽阡(墓道);幽石(墓石)。3、阴间。
九幽十八狱,无此黑暗也。——《聊斋志异》4、幽州。
东北曰幽州。——《周礼·职方式》燕曰幽州。
——《尔雅》幽州在北,幽昧之地也。——《释名·释州国》5、古地名。
(1)、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等地;(2)、在今北京市及所属通县、房山及河北省武清、永清、安次等县境内。[1] 4常用词语编辑幽暗、幽谷、幽魂、幽寂、幽禁、幽静、幽灵、九幽,幽美、幽默、幽闲、幽雅。
5同音字编辑游|有|幼|由|又|右|油|优|友|铀|忧|尤|犹|诱|悠|邮|酉|佑|釉|幽|疣|攸|蚰|鱿|卣|莸|猷|宥|牖|囿|柚|蝣|鼬|铕|呦|侑|丣|亴|偤|优|哊|唀|嚘|姷|孧|峟|峳|庮|怣|忧|懮|栯|梄|楢|櫌|櫾|沋|泈|湵|滺|瀀|牗|狖|祐|禉|秞|糿|纋|羐|羑|耰|聈|肬|脜|苃|莸|蜏|訧|诱|貁|輏|輶|迶|逌|逰|游|邎|鄾|酭|铀|铕|駀|鱿|鮋|鲉|麀6古代灵兽编辑幽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古代灵兽参考资料1. 在线新华字典。
宋体“幽”字图片、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常用词语资料来源 .。
4. 找的笔顺是什么
找的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斜钩、撇、点。
找 拼音: zhǎo 笔画:7 ,部首:手 释义:寻求、想要得到,退回、补足和觅寻的意思。 英文近义词有call on,give change,look for, quest,seek等。
常用词组有找不自在,找碴儿 ,找岔子及找刺儿等。 相关组词:找寻、找钱、找事、寻找、找茬、找补、找头。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觅 拼音:mì 笔画:8,部首:爫 释义:会意。从爪,从见。
表示用手和眼去寻找。本义:寻找,到处寻找 相关组词:觅食、寻觅、觅取、搜觅、觅活、觅诱、营觅。
二、寻 拼音: xún 笔画:6,繁体部首:寸 释义:找,搜求。探究,研究,推求。
相关组词:找寻、寻人、寻常、寻求、探寻、寻找、寻短。
5. 甘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汉字:甘读音:gān部首:甘笔画数:5笔划:横竖竖横横甘字演变基本字义1.甜,味道好:~甜。
~苦。~冽。
~落。~之如饴。
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
2.美好:~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霖。
3.自愿,乐意:~愿。~拜下风。
4.姓。5.甘肃省的简称。
详细字义1.(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
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2.同本义 [delicious]甘,美也。
——《说文》稼穑作甘。——《书·洪范》以甘养肉。
——《周礼·疡医》甘胜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秦王饮食不甘。
——《韩非子·存韩》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清·周容《芋老人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3.又如:甘肥(味美香浓的食品);甘味(甘肥。
美味);甘膳(珍馐美味);甘馨(美味佳肴)4.甜 [sweet]辛甘行些。——《楚辞·招魂》开明北又有甘水。
——《山海经·海内西经》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明·刘基《苦斋记》5.又如:甘醴(甘甜美味的酒);甘豆羹(一种甜豆羹);甘瓠(甘甜可食的瓠瓜);甘木(所结果实甜美的果树);甘辛(甜而微辣)6.[言词]甜蜜动听的 [honey]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昭公十一年》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7.好,及时 [good]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诗·小雅·甫田》8.又如:甘泽(甘霖,甘雨);甘澍(甘雨);甘膏(甘雨,膏雨);甘霈(甘雨)9.甘愿;乐意 [be willing;willingly]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清·刘开《问说》10.又如:不甘落后;甘分(甘心于本分);甘伏(甘心降伏);甘罪(自愿承担罪过)〈名〉1.美味的食品 [delicious food]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2.又如:甘食(鲜美的食物);甘软(鲜美柔软的食物);甘鲜(鲜美的食品)3.甘味,甜味 [sweetness]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墨子·非攻上》4.通“柑”。果名,橘属 [orange]卢橘夏熟,黄甘橙楱。
——司马相如《上林赋》〈动〉1.通“酣”。嗜好;爱好 [hobby]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
——《庄子·徐无鬼》残仁贼义,甘财悦色。——曹植《藉田说》2.又如:甘酒(嗜酒);甘嗜(嗜好);甘乐(喜好);甘利(好利;贪利);甘得(贪得。
6. 开字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笔顺:横、横、撇、竖 拼音:kāi 部首:廾 笔画:4 基本解释如下: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分割:对开。三十二开本。
通,使通:开导、开窍。 使显露出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扩大、发展:开扩、开拓。 发动或操纵:开动、开车。
起始:开始、开宗明义。 设置、建立:开创、开国、开设。
列举,写出:开单子、开发票。 支付:开销、开支。
沸腾,滚:开水。 举行:开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开。 详细解释如下: 1.【动】 (会意。
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开,张也。
——《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
——《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微子开封于宋。
——《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
应作开眼展眉)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添酒回灯重开宴。
——白居易《琵琶行》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
——《资治通鉴》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唐·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 2.【量】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karat,carat〗。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mo〗。
如:十六开 [方言]∶冲茶一次,叫做一开〖times〗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组词如下: 袒开(指毫无掩饰地敞开) 松开(1.使松弛2.使松散3.释放;放开) 疏开(使分散;指使在大面积内疏散开) 拓开(指张开、开拓) 详开(指详细开列) 训开(指教导启迪) 漾开(指抛开、离开) 霞开(指云雾散开) 心开(指心灵开悟) 小开(旧称老板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