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倏地是什么意思
形容极快地、迅速地。
其他解释:
1、茅盾 《喜剧》:“号房冷笑了,但倏地收起笑容。”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九:“ 陶阿毛 伪装和蔼可亲的面影和虚情假意的关怀神态,倏地出现在 巧珠 奶奶面前。”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只见这个饱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一扬手投过去一颗手榴弹,倏地腾起一团浓烟。”
2、朱自清《绿》:“这时偶尔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海明威《 老人与海》:“它们有时候依附在它身上,有时候倏地游开去”。
3、他解开烙印,伟岸的身躯站立在喧嚣的城市中,倏地,一切都安静下来,人们静静看着他超尘脱俗的样子,乌云乍开,柳暗花明,救世英雄横空出世。
2. "倏地"为什么要读做"shu (一声) di (四声)"而不是"shu(一
蓦地”的“地”一定读dì吗? ——泰州师专 何广见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十六号朗读作品《火光》中有一句:“只见前面黑黢黢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该句“蓦地”中“地”的读音,无论是全国版还是江苏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书里都标作dì。相配的光碟中,朗读者也是依据如此标注朗读的。
这样的注音和朗读是有根据的,翻开《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 第898页,可以见到“蓦地”的注音和解释。“蓦地”mòdì,出乎意料地;突然:“~大叫一声。”
类似这样结构的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有一些,如“忽地”hūdì,忽然;突然:“~下起雨来。”又如“倏地”shūdì,极快地;迅速地:“~闪过一个人影。”
笔者认为,“蓦地”、“忽地”、“倏地”中的“地”,也可以读作de。我们从字典、词典获知“地”有两种读音,(一)读作dì,义项为:地壳;地区;土地;地位;地步;心地;底子;通“第”等。
(二)读作de,又读dì,义项为:犹言“着”;作词助以成状语等。(见《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第591页) 显然,只有(二)适用于“蓦地”中的“地”。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蓦地”中的“地”,若读作dì,则“地”就像“蓦然”中的“然”一样,是形容词词缀,这时“蓦地”是一个词;若读作de,则“地”是一助词,作为状语标志,这时“蓦地”就是两个词了。 总之,即使笔者的分析有点牵强,就按《辞海》标注,应试人将“蓦地”读作mòdì或mòde,应该都是可以的。
相关链接: /list.asp?id=2853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