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会会议记录怎么写
一份完整的会议记录,除了会议主要内容外,还应包括会议名称、地点、起止时间、主持人、记录人、参会人员、列席人员、缺席人员、会议讨论议题等要素。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
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
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2. 动物王国开大会作文
一个春天的早晨,狮王召集全体动物开了一次大会。
原来,上个月,小动物们在狮王的带领下,抓住了一个捕猎者。今天这个大会,就是为了处置捕猎者开的。
首先,活泼机灵的猴子说话了:“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性活泼好动,行动十分灵活。但是面对猎人的魔爪,我们却会束手就擒。
我代表我们猴子家族决定:一定要处死他!”其他的动物也跟着响应。只见小青蛙大声说道:“我们青蛙本是人类的朋友。
但是如今,我们却成了人类的盘中餐。为了不成为人类的盘中餐,我们的哥哥——蟾蜍被迫修炼了五毒神功。
但是,许多伙伴也因走火入魔而死。为了给同伴报仇,一定要处死他!”“还有我,还有我!”只见一只老虎慢腾腾地走了过来:“我虽厉害,但是,人类身上的那根长棍太厉害,我们祖宗好几代都死在他们手上。”
“笨蛋,那是枪。”捕猎者得意的说。
“住口,这哪有你说话的份。都死到临头了,还洋洋得意,看我怎么收拾你。”
接着,许多小动物们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捕猎者是我们的天敌,它们不保护我们,却肆意捕杀我们。
我宣布,将这个捕猎者处死。” “万岁,动物王国万岁!狮王万岁!”动物们跟着一起欢呼。
3. 如何写开会的发言报告
【如何写开会的发言报告】
一、会议文件涵盖的范围甚广,举凡国际会议实践中形成的书面文书都可归属其中。按会议的进行顺序可分:
(一)会前文件。会前文件是指会议开始前形成的文件,数量最多,也是与会准备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材料。举其要者略加介绍:
1.会议邀请书——会议组织者向潜在的与会者发出的邀请,内容涉及(甲)会议的名称、日期、地点、主题,(乙)与会者的范围、人数、层次,(丙)会议的报名、费用等有关事项。有的国际会议在发出正式邀请前,还预发一个会议通知书(请参见第五章“会议通知”一节)。这往往是与会者最早获得的关于会议全面情况的直接信息。被邀者可据此确定是否与会,并按照要求进行与会准备。
2.与会须知——往往由会议组织者会同会议承办者共同准备,旨在向与会者介绍与会期间必须知悉的情况及知识,包括:
会议所在国的基本情况(国土、民族、宗教、行政区域、首都等);
会场服务设施与项目(旅行、旅游、通讯、医务、外汇、邮电);
当地的气候、电压、市内交通、购物去处;
会议所在旅馆的平面图、会议厅室及会议秘书处办公室的位置、房间号、电话号;
外国使馆及国际组织机构的电话号;
组委会的情况。
3.议程草案——即会议的临时议程,包含议程项目(议题)及审议顺序。
4.议题注释——秘书处准备的关于各个议题的说明,一般采取简介的方式,客观介绍各个议题的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其他有关情况,俾使与会者能快速了解议程的全貌。有时也有提示讨论内容之意。
5.背景材料——关于会议突出问题的参考材料,一般由常设秘书处的有关部门或特聘的专家撰写。此类材料多具专题性质,内容包括:问题的起源、发展经过、当前情况、发展趋势、各方态度、争论焦点及政策建议等。由秘书处名义准备的材料,一般较为客观,以个人或小组名义撰写的材料,多代表一个方面的看法。背景材料是会前文件中较有实质内容的部分,应是与会者仔细阅读和研究的重点。
6.会议日程——关于大会及各委员会讨论各个议题及有关活动的日期、时间和地点的一览表。与会者经常需要查阅以掌握会议的进程和准备与会。但预定的计划经常有变。为使与会者能及时准确掌握会议的进展及可能的变更,有的国际会议还发布“每日活动日程”作为补充。
7.初步与会者名单——根据会前报名情况,由秘书处编制的名册,于会议开始时分发与会者。名册按国家分列,每个代表团团员的名次按各团提供的名单刊印。正式的与会者名单在稍后时间按正式注册时登记的情况编制。与会者名单开列了各代表团成员的姓名、职务和在代表团中的身份,是了解各国代表团的阵容和开展交往必不可少的参考材料。它也可包括国际机构、民间组织及当地外交团等与会者及秘书处官员的姓名、与会身份。
8.代表全权证书——派出国家或机构证明与会代表身份的文件。国家级代表的证件可由外交部部长签署或由国家领导机构出具。一般的格式为:“谨证明……(机构)指派……(人氏)为出席……(国际会议)的代表”,或“……(机构)兹指派……(人氏)为……(国家)出席……(国际会议)的团长,……(人氏)为代表,……,……及……(人氏)为副代表”。有时,国际会议的组织者也向与会者寄送空白的证书格式,由与会者填写后寄回。例如:……协会出席……会议的代表由下列人员组成,全部成员均为协会会员。
4. 会议开场白怎么写
开场白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类:一、自我介绍式 发言人落座后,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基本情况,或者是自己单位的基本情况告诉听众,然后,宣读讲稿,或者边宣读讲稿边解释发言内容,或者脱稿发言。
这样的开场白叫做自我介绍式开场白。譬如,在全国NIT应用技术交流会上,有一位代表发言的开场白是:“同志们好!我是河南省南阳幼儿师范的老师,也是我们学校NIT推广项目的负责人。
现在,我向诸位同仁汇报一下我们学校在NIT方面的做法,……。”再譬如说,在河南省课件制作交流会上,某代表的开场白是:“各位老师,你们好!我叫张军,来自河南省的南疆边陲新野县,是一所乡村小学普通老师,……。”
听众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想知道自己在听谁发言。知道了发言人的基本情况,心里会塌实许多,可以专心致志地听会。
不知道发言人的基本情况,在听的过程中,心里老是不塌实,好象缺了点什么似的,时不时会自言自语地在心里问“这是谁?”有的人还会停止听讲,向周围的人打探发言人的基本情况,分散注意力,降低听会的效果。自我介绍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发言都可以套用。
譬如,一所普通中学开语文教研会,发言人就没有必要做自我介绍。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不会太多,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大家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再重复一遍。
一般说来,在参加会议的人比较多,涉及的单位比较多,发言人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才使用自我介绍式开场白。会议发言稿开场白会议发言稿开场白 自我介绍要讲究技巧。
自我介绍内容简单,容易说得平铺直叙。自我介绍作为发言的开始,不仅是向听众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肩负有激发听众兴趣的任务,如果只是简单地说自己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人,那就太乏味啦!难以达到挑逗听众情绪的目的。
应该把自我介绍文学化,借助文学的魅力,激起听众的情绪。还要强调关键性词语,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在全国少年小发明交流会上,一位少年这样发言:“尊敬的爷爷、伯伯、奶奶、阿姨,你们好!我叫郭红,郭沫若的郭,红色的红,来自遥远的云南省白家县乌龙镇啊丽山寨,前天是我的12岁生日。”“郭沫若”、“12”、“山寨”的发音特别重。
郭沫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强调和郭沫若一个姓,不仅诙谐有趣,也便于听众记忆。12岁的小孩子能够登上国家发明交流会的讲坛,实在是了不起!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小发明是城市孩子人的专利,边远山寨的孩子能够在小发明方面做出卓越的成绩,确实了不起!强调“12”和“山寨”,能够加大人们的心理反差,激发人们的听会热情。
二、谦虚式 在正式发言前,结合发言的内容说一通谦虚、客套话,这样的开场白,我们叫它谦虚式开场白。例如,在某县“八荣八耻”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有一所学校的代表这样说:“上一周,县教育局的刘局长到我们学校视察工作,看了我们学校‘荣辱’教育的部分工作,就安排我们写一个‘荣辱’教育的经验材料,准备在这次会议上发言,依此来推动我县的荣辱教育。
我们只是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做了一点工作,很不到位,还有一些漏洞,和某些兄弟学校相比较,可能还不如他们,确实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为了推动我们县的荣辱教育,和大家互相学习,那我就抛砖引玉啦!” 人们最反感的是高傲的发言。
既然是作为先进代表发言,肯定在某些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否则,领导也不会安排你发言的。
人有了成绩,常常会得意忘形,夸夸其谈、目空一切,而遭到众人的反对。况且#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三、谅解式 在正式发言支前,讲一些主观或者客观的理由,为自己发言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妥、错误开脱责任,以求得与会人的谅解。
这样的开场白叫做谅解式开场白。在全国CAI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位代表这样说:“这次会议,本来是让我们学校的张科长参加的,因为他有别的事情不能够出席,就让我来了。
因为是临时决定,张科长也没有把发言稿和相关的材料转交给我,我也没有发言的思想准备,两个小时前才慌慌张张地写出这个发言材料,很不成熟!刚才我看了一眼,竟然日期都写错啦。今天是2015年5月5日星期五,可是,发言材料上写的是2015年5月5日星期五。
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和不妥的地方,如果真有其他问题和不妥之处,还要请诸位批评指正,多多包涵。” 大会发言最忌讳的是出现语言问题和礼节问题。
因为,语言代表着发言人乃至发言人所在单位的文化水平,礼节反映发言人的文明程度。讲得好,能够博得与会者的钦佩和尊重,迎来一片喝彩;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