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亭台”拼音怎么写
亭台,读作tíng tái,多与楼阁同时使用,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亭台楼阁”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但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1、亭: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
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姚鼐《登泰山记》
2、台: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亭台楼阁殿”,类似的建筑还有“楼”、“阁”、“殿”。
1、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2、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但较小巧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3、殿: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称为"殿 "像我们现在的客厅。
2. 《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怎么写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hé chù wàng shén zhōu ?mǎn yǎn fēng guāng běi gù lóu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qiān gǔ xìng wáng duō shǎo shì ?yōu yōu 。bú jìn zhǎng jiāng gǔn gǔn liú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nián shǎo wàn dōu móu ,zuò duàn dōng nán zhàn wèi xiū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tiān xià yīng xióng shuí dí shǒu ?cáo liú 。shēng zǐ dāng rú sūn zhòng móu 。
1、辛弃疾(南宋将领、词人),(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3、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4、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3. 魏玉兰字的拼音怎么写
wèi yù lán
魏的解释
[wèi ]
1.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3.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4.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5.姓。
玉的解释
[yù ]
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姓。
兰的解释
[lán ]
1.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2.古书上指“木兰”。
3.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古同“斓”,斑斓。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