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的繁体字怎么写
“胃"的繁体字就是“胃”
胃
拼 音:wèi
部 首:月
释 义:
1.人和脊椎动物身体里主管消化食物的器官:~脏。~液。~酸。~口(食欲,引申为兴趣、欲望。“口”读轻声)。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常用词组:
肠胃 [ cháng wèi ]
1.肠与胃。
2.借喻中枢要地,犹腹心。
反胃 [ fǎn wèi ]
病症名。指食下良久复出或隔宿吐出者。亦称胃反、翻胃。
开胃 [ kāi wèi ]
使人的食欲增加
胃酸 [ wèi suān ]
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
胃气 [ wèi qì ]
1.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胃气充足,则脉搏运行正常,而全身各器官皆有活力。
2.指脉来和缓有神。
3.泛指胃病。
胃液 [ wèi yè ]
为胃粘膜内各种腺体分泌的混合液,酸性,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粘液及促进维生素B 12 吸收的内因子
2. 制字的简写从什么时候开始
当今“制”这个字,在古时分为两种意义:有“规定、限定、约束、管束、法规、制度”等意思。
例如:“故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盐铁论·刑德》)。
此处始终是一种写法——“制”,与当代写法相同。 另一种是“造,作”的意思,在当今的“制”字之下有一个“衣”字。
1955年中国文字改肠尝斑妒职德办泉暴沪革委员会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将所提出的简化字分批在全国多种报刊上试用,并根据征求意见结果提出修正草案。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从这个时候起,第二种意义的“制”字也统一写为“制”了。
3. 找一个字的写法, 这个字是拟声字 拼音:zier
写法你说得没错。这个字《康熙字典》里都没有。
传说乾隆年间,一次乾隆坐船,沿运河下江南,看到两旁芦苇长得郁郁青青,很喜爱,随手拉起一棵来,芦苇出水时发出“zier”的一声。乾隆连拉了几棵,都是发出“zier”的一声。于是乾隆一时兴起,问身边的和珅:“这个zier字,怎么写法?”和珅想巴结主子,一边搜肠刮肚的想这个字,一边嘴里不由自主的念叨“zier,zier。。”乾隆看他说不上来,又问刘墉。还是刘墉机灵,写下了这个“zier”字,就是左边提手旁,右边上草、中水、下土,意思就是说,芦苇长本身是草,生长在水里,根扎在土里,乾隆用手一拉,发出的“zier”的声音。所以说这个“zier”字,应该算是个象声字。
关于这个故事,可以听一下相声大师张寿臣先生的《小淘气》。
4. 回字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回字笔画顺序:丨フ丨フ一一
回
(回)
huí ㄏㄨㄟˊ
1.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
2. 掉转:~首(回头看)。~顾。~眸。~暧。妙手~春。
3. 曲折,环绕,旋转:~旋。~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4. 答复,答报:~信。~话。~绝。
5.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
6.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分解。
7.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族。~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