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尺子的尺怎么写
尺笔顺:横折,横,撇,捺。
基本信息:
拼音:chǐ,chě
部首:尸、四角码:77807、仓颉:so
86五笔:nyi、98五笔:nyi、郑码:XMS
统一码:5C3A、总笔画数:4
基本解释:
1、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
2、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英尺[yīng chǐ]
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尺等于12英寸,合0.3048米,0.9144市尺。旧也作呎。
2、尺骨[chǐ gǔ]
前臂中靠小指一侧的长骨,跟桡骨并排。上端较粗大,与肱骨相接,下端与腕骨相接。
3、曲尺[qū chǐ]
木工用来求直角的尺,用木或金属制成,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二边。也叫矩尺或角尺。
4、界尺[jiè chǐ]
画直线用的木条,没有刻度。
5、方尺[fāng chǐ]
一尺见方。
2. 一尺的毛笔字
一尺
释义:(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
【出处】:《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示例】:《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 ,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释义:(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
【出处】:《韩诗外传》卷七:“ 子贡 曰:‘两国构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 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 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示例】: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中医名词。
会阴穴异名。《太上黄庭中景经》:“去脐一尺变化神。”李千乘注:“一尺,阴下胞上,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交会之门也。中有真人,号曰制命。”
3. 尺字的在田字格中怎么样占格
尺字的在田字格中写法:
一、尺的释义:
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
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
3、像尺的东西。
二、尺的组词:
尺寸、皮尺、米尺、尺子
卷尺、戒尺、尺牍、表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相关组词:
1、曲尺[qū chǐ]
木工用来求直角的尺,用木或金属制成,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二边。也叫矩尺或角尺。
2、镇尺[zhèn chǐ]
直尺状的镇纸,多用金属制成。
3、尺素[chǐ sù]
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
4、进尺[jìn chǐ]
井巷掘进、钻探等作业的进度,通常以米为计量单位。
5、标尺[biāo chǐ]
测量地面及建筑物高度等或者标明水的深度用的有刻度的尺。
4. 尺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田字格各个部位的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使用田字格写生字时,要弄清生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起笔和落笔(收笔)的具体位置,才能把字写得工整、匀称。(1)点:起笔在中点左上靠近横虚线,落笔在横虚线靠近中点处。
(2)竖钩:在上半格竖虚线中间起笔,沿着竖中线行笔,到下半格竖虚线中间,再向左上角方向写出钩。 (3)竖: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到左下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落笔。
(4)竖撇: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过横虚线后向左下角撇出去,在左下格中间落笔。 (5)小横:顶着竖,从中点处起笔,压着横虚线写短短的横。
(6)横折:在竖的起笔处起笔穿过竖虚线写横,竖虚线左右两边相等,右边折肩处稍高于起笔处。折笔略向里收到横虚线停笔。
(7)横:左上格中间靠下一点起笔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中间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8)横:左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右靠上,贴着横虚线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左靠上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5. 古代长度单位大全 一丈一尺什么的 写全了 换成今天的cm 各个朝代的
夏 1尺 = 10寸(1尺=24.9cm)
商代,1尺 = 10寸,1尺约31.1cm
周代,1丈=10尺, 1尺=10寸(1尺=19.9cm)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6. 一米等于几尺
1米=3尺 1尺=10寸 1米=30寸
扩展资料
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魏晋一尺等于24.12厘米,隋唐一尺等于26.7厘米,而宋元一尺等于30.72厘米。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一寸等于1/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