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防微杜渐"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空闲之日,我细读了欧阳修所作的《伶官传序》一文,心中深有感触。其中,作者提出的"祸患常积于忽微"这一精辟的论断,常令人深思不已。
一些小小的疏忽竟能导致祸患的降临,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其中隐藏着的却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条无可辩驳的客观规律。
记得有句俗语,叫做"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它更为形象地提示了这种道理,不是吗?一只蚁穴,无足轻重,但若不及时堵塞,能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之所以导致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会促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由此可见,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忽微"往往是"祸患"产生的根源,而在当中起作用的却是一个字--"积"。
对于"积"字,许多人都非常注重它,但大都从正面考虑,如"学习要积累"等等。而反面的呢?则未必了。其实,"积"字所起的反作用也并不少见,而往往被人所忽视。
现就以个人的品行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常不拘小节或是"反其道而行之",最终总是要受到惩罚的。像冯大兴、朱泽明,他们竟从一个"堂堂的大学生",颓废沉沦为人民的罪犯!如此沉痛的事实不能不引人深省,这难道不是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在道德、情操方面的修养所造成的吗?假使他们注意了这一点,也断不至于陷入泥塘,不能自拔。这种"祸患"的导致,不也是"积"字所起的作用吗?
诚然,人们一时有小小的疏忽,并无可厚非,重要的,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能不重视,不以为然,更不能开脱和原谅,那种仅此一回,下不为例的想法,其实是自欺欺人,一般都并非仅此一回,也并非下不为例。对自己要求不严,常常是"忽微常积"的根本原因。
话到这里,我们不妨可以说,"忽微"并不可怕,可畏的只是"忽微常积"。而能否化"小"为"无",则取决于自己对"忽微"的态度了。如果不注意自己品行方面的"忽微"长久以往,又怎能不发生恶性膨胀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临终前所说的这句话对于我们不也是个很好的启示吗?要戒恶修善,不可以其小而等闲视之。因此,在平时,我们就必须防微杜渐。可以想见,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到"见小善皆为之,绝之恶于初萌"。那么人们的思想情操将会有多么高尚,社会的文明将向前跨出更惊人的一步!
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品行应是这样,其它的也就不言而喻了。总之,无论我们在什么时候,只要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都须采取"严以律己"的态度。"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倘若真的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你也将不会担心"祸患"的导致了。
仅此发一感想,以供自勉。
简评:本文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紧扣"忽微"和"积",阐明祸患常积于忽微,要求每个人做到"戒恶修善",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不会担心"祸患"的降临。为了阐明这一观点,作者不是堆砌材料,而是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文章先说"忽微",引用一句俗语,一个例证,印证了忽微能导致祸患降临这一客观规律。然后作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在忽微和祸患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积"字,抓住"积"字,联系实际,用无数事实论述了"积"的反作用,说明"积"是导致祸患的关键。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引用刘备的话启迪人们"戒恶修善"。文章写到此,水到渠成,宗旨一目了然。
2. 家训怎么写(坚强)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ian。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 以祸福相依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怎么写
早上,我穿着花裙子,一边走一边唱着我今天要在会演上唱的歌,小鸟在树枝上叫着,似乎也在为我伴奏。
突然,一辆车从我身边疾驰而过,顿时,水花四溅,弄得我一身脏。我正抱怨:那缺德鬼,这让我在台上怎么唱啊?我该怎么办才能把身上这朵黑色的“大花”除去呢……我正思索着,只听见“吱”得一声,我四处张望,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栽倒在地。
原来是老婆婆刚洗好衣服,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开着一辆电瓶车的青年男子撞到了她,幸好只是把衣服弄翻了,没有伤着身子。一位年轻的姑娘扶起老婆婆,说:“老婆婆,您没事吧?”老婆婆说:“没事,姑娘,谢谢你。”
说完,便收拾着衣服走远了…… 来到学校,我一直想,今天早上真倒霉,不仅被弄脏了衣服,还遇到了一个乱撞人的野小子,真叫人心烦。 下午,回家路上,我又看见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撞倒了位老伯,那小伙子还死不承认,说:“你这老头子,走路这么不小心,你还长眼睛了吗?今天算你幸运,下次被别人撞了可没这么幸运了。”
说罢,那位小伙子扬长而去,连头也不回。老伯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摇着头走了…… 一条四通八达的路,几条纵横交错的“小溪”,却隐藏着不能忽视的安全隐患。
谁来敲响上学路上的警钟,给大家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 节日气氛如此浓烈,谁又会愿意舍弃这样的一份安宁与快乐,去医院过两天? 当人们徜徉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当人们沐浴在欢聚的阳光下,谁又会在意那些。男女老少,谁不希望痛快放松一次,在意那些有的没的,只会破坏了这一份心情。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句轻松的话,就瓦解了人们战战兢兢的心态;“我不犯人,人亦不犯我”一句轻松的话,便抹去了人们如履薄冰的心境。置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人潮车流于罔闻,节日欢快的气氛早已掩埋了危险的讯息。
我们能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