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护士申请定在急诊怎么写一篇申请书
要 求: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2.遵守护士职业守则,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热爱护理工作,做到“四心”、“四勤”、“五个不交接”、“五个不准”、“四个一样”。
3.严格执行医院服务规范,做到优质护理全过程。 4.全年工作投诉90%)和各项理论、操作考试,完成继续教育90学时/每年。
7.科内服从护士长工作安排。院内服从医院、护理部工作安排。
8.每年书写4份学习心得。 9.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首接触负责制,在服务上礼貌用语,服务态度热情,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职 责: 1.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和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严格执行护理管理的各项制度、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等等。
3.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4.准确而耐心的为病人讲解本院的内部结构及电话咨询。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为有需要的病人送上轮椅、车床,及时引导病人就医, 5.指导和协助病人及时就诊,协助护士完成一般的治疗工作。协助各科室医生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6.同情病人,爱护病人,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亲切,解释耐心。
7.保质保量完成院领导、护理部、护长交给的临时任务。 8.做好探热、分诊、分流病人、护送病人入院等工作。
9.积极协助急、重、危病人抢救工作,如:止血、测生命体征,配合急诊医生做好各种急救物品准备工作。 本人承诺:在受聘护士、护师岗位期间,严格履行以上要求和职责。
不知道适合不适合你?。
2. 急诊科半年总结怎么写
急诊的学习超于理论,完全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课本知识结合操作是半年急诊实习的丰收果实。
由于来急诊之前曾在住院部里工作大约2个月的时间,几项常见的操作也算是比较熟悉,动作也不再那么生疏。能在工作中发挥些作用,也就没有当初刚进科里给人帮倒忙,乱填麻烦的想法。自信心也一天一天增长,工作也一天一天顺利。
抽血工作时要做到速度快,每天要给很多远道来302医院就诊的病人采集检验标本一辅助医生作出诊断。所以快里出质量也就成为抽血室工作中的一大原则。做事虽然要快,但求有条不紊。因病人短暂的在院时间不允许你出一次错误,抽错一管血,漏抽一管血就因找不到病人便无挽救机会。 进行抽血十不仅要稳,准,恨,也要手眼并用,在眼睛无法识别血管所在之处时,手触摸便是唯一的解决方法。科室里操作对象大部分都是显而易见的患者,在这我能靠手触摸到进针的血管并成功穿刺,那种成就感是我来急诊实习感触最深的。当然抽血中不免会碰到失败的时候:没见回血,血管刺穿而渗血。除了要给患者扎一针之外,还要安抚他们的心情,避免与他们发生争执。起先遇见这种情况时我无言以对,也许是因为当时吓懵了,真的是缺乏经验。从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中我学到如何有效的面对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实习中不仅能掌握技能知识也能掌握如何看待人情世故。
急诊是接待那些不在门诊正常工作时间范围内接受治疗和检查或不方便住院每天临时接受治疗的患者,给他们建立一个方便而快捷的治疗窗口。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三大操作,每次操作前必须对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信息登记:姓名,药名,剂量和注射方法。 在普通病房见不到的就是急诊急救,在毫不知患者任何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查评估,采取第一部治疗。快速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姓名,生命体征,全身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等,并通知医生治疗。 虽然在这次实习期间没有遇见危重患者抢救情况,但老师也向我们讲解了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所有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当然,没有亲自看见这些仪器的使用也算是唯一的遗憾了。 与工作之外的就是平常的纪律问题,自身行为问题和老师相处问题,每次都做到比老师早上班,在老师来之前把所有的物品都交接好,治疗物品准备好。工作时间打起精神,专心操作,不马虎,不大意。心里深知护理治疗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不能出差错,随时保持警惕。平时多与老师交流,不懂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咨询,禁擅自主张带来一切不必要的麻烦。
急诊实习的结束意味着我这一阶段的学习告一段落,也意味着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学习。此次学习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为我的人生宝藏再添一金
3. 急诊科个案总结怎么
关于急诊科工作总结,其实和其他科室的工作总结差不多,都是阐述在工作的过程碰到的问题以及工作计划,以下是爱医人才网整理的急诊科工作总结。
急诊科工作总结与医院急诊科工作总结范文如下: 一、积极开展中医急危重症业务技术培训。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卫生厅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急诊科中医药人员的人才优势,运用中医药疗法为广大患者服务。
为此我们急诊科制定好科室发展计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人才梯队不断满足专科中医内涵建设需要。
制定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并不断完善常见病及特色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提高特色病种的辩证论治水平,提高中医治疗率。 二、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科室业务的管理。
重点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如病历书写制度、处方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医嘱制度、会诊制度、转诊制度、转院转科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三级质控网络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来约束。不断完善质量控制和考评指标,每月进行集中检查考评。
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和生产安全工作。总的来说,我们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
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及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
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电复律、除颤、洗胃等常规的技术操作。 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相关病例及时进行业务讨论,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
帮到你就给个好评吧。
4. 写急诊科出科小结
众所周知,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那么急诊科出科小结要怎么写了,在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现将我的急诊科出科小结提供给大家,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参考价值。在急诊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教会我很多东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
当然,想做好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在急诊实习期间,我积极主动,遵守急诊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护理操作技能,认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急诊科出科小结要怎么写。
急诊科出科小结要怎么写。细心听取各位老师的教诲,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急诊实习期间,通过各位老师的热情指导,耐心言传身教,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到护士工作的艺术性和专业性。急诊是抢救病人生命,照顾危重病患的第一线。
作为一名急诊护士,不仅要熟悉各科专业的理论,更要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操作,还要具备常人所没有的耐心和爱心;要在紧急情况下,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真心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认真地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通过在急诊实习的这段时间,使我对护士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将牢记急诊严谨求实,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护士。 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急诊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东西。
5. 急诊科的实习小结该怎么写
原发布者:许成文
急诊科实习出科小结1、急诊科实习出科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在急诊科实习的一个月即将结束,还记得我刚到急诊科的情景,诚惶诚恐,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上一个科室我在ICU,那里环境安静而且都是危重患者,但病人的数量不多,没有家属,和急诊科完全是两个极端,所以出到科里,我很难适应这里又忙又嘈杂的环境。还好,这种不适应经过几天后转变成了喜爱。这里忙而不乱,病人是流动的,很多时候抢救室里挤满了家属。所以医护人员与家属产生矛盾的机会就大。这一点在急诊科是必须要注意的,尤其那些喝过酒的病人更容易引发冲突。在这里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病人:醉酒、刀伤、摔伤、心梗、脑梗、猝死等等,也学到了很多,比如遇到休克、严重创伤、胸闷气短……的病人首先该怎么处理等。各种各样的患者在急诊科经过初步的治疗和检查后都将送到各个专科科室进行后续治疗。总之,在急诊科的这一个月我见识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这一个月是我实习以来过的最充实的一个月,我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预备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在以后的实习生涯中我会更加努力踏实,争取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2、急诊科实习护士出科小结在急诊实习期间,我积极主动,遵守急诊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护理操作技能,认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细心听取各位老师
6. 急诊护士的业务能力怎么写啊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的原因、病理和急救治疗的专业。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其工作特点是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危重,病种复杂。
因此,急诊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突出的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才能胜任急诊科护理工作。本文对急诊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进行了以下探讨: 1 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和谐的沟通技巧 1.1 急诊科是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场所 病人病情大多为既复杂又凶险的危重病人,特点是入院时间短、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
同时,由于发病突然,病人及家属毫无思想准备,情绪易激动,常对治疗护理不满意。这些都要求急诊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观念,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为临床诊断抢救提供可靠依据和及时、准确的处置。急诊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和心理疲劳状态,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这一紧张而繁忙的工作。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紧急情况下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工作;二是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护士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有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具有高尚道德的护士,就会自觉自愿,竭尽全力地去为病人解除痛苦,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视病人如亲人,以病人之忧而忧,以病人之乐而乐。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危机情况下,不惊慌失措,稳准快捷地对病人进行救治,才能在付出大量辛勤劳动而一时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时亦能正确对待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平衡,保持乐观、积极而稳定的情形。 1.2 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 危重病人护理中,多采用非语言沟通,即举止、行为和表情动作的沟通方式。
资料显示[1],在信息传递和交流(即沟通)的反映中,词语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占55%。护士的情绪变化,尤其是面部表情对病人及家属都具有直接感染作用。
在一个急、危、重症病人护理中,如果护士面孔紧张,动作惊慌,就会使病人感到自己处于险境之中,加重心理负担。因此,要求护士在紧张的气氛中,要注意保持面部表情的平和。
在危、重病人救助中,护士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相对较多,有效的沟通能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顺利进行。
2 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和实践技能训练 2.1 熟练掌握各专科的医疗护理和基础知识 尤其是基础护理、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及伦理道德、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判断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措施。尤其是伴有颅脑、**外伤的病人,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及其他污物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因此,首先要检查呼吸道并设法保持其通畅,改善病人的通气功能。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以防病人休克失代偿后血压下降、静脉萎缩而导致穿刺困难。
2.2 娴熟的技术往往能赢得时间 挽救生命,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时时体现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紧急处理做到稳、准、轻、快、沉着冷静,让病人有安全感。操作准确无误,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操作,如现代化仪器的熟练使用、独到急救意识和观察能力、高超的急救技术和快速敏捷地协助医生评估隐匿伤情的能力,都要求急诊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3 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3.1 观察力是护理危、重症病人必备的能力和衡量护士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2] 护士的观察力对从病人身上获取直观资料、判断病人需要、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和护理效果以及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观察疾病作为每日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对急、难、重症病人,应注意捕捉病情演变,动态掌握疾病过程。
如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各种治疗时有矛盾。如颅脑损伤高颅压合并休克时,休克使脑血流量下降,暂时缓解了颅内压,掩盖了颅内水肿的体征;应用脱水剂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每小时尿量,及早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用镇静剂,夜间观察应特别仔细,必要时轻唤病人,及早发现意识障碍。
因此,保持各脏器功能和内环境稳定,不失时机地抢救生命,正确维护治疗平衡,不使受损的脏器再受损伤,多系统、多器官、多生命体征的监护是十分必要的。 3.2 敏锐的观察力实际上是广泛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高尚情感的结合 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从病人呼吸、脉搏、体温、皮肤颜色、口唇等方面获取信息,而且对病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哭泣声、叹息声、呻吟声、咳嗽声等都有敏锐的觉察,能预感到病人的疾病和需要。
如脑出血病人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或不规则等脑疝征兆;肝硬化病人出现行为异常;机械通气病人颜面潮红;肺心病病人夜间失眠、白天嗜睡等,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把握抢救时机。 4 。
7. 如何书写在急诊的实习计划
1、护理病历书写一般规则(广西省)1.1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2各种病历表格除特殊规定外,一律使用蓝黑色笔书写,体温表中曲线用相应颜色签字笔标识和连线。1.3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1.4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应用同色笔画双线在错别字上,不得采取刮、粘、涂等方法掩盖原来的字迹。每张记录划改不超过两处,每处不超过3个字。
1.5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并由相应的护理技术人员签名。实习期间或试用期护理人员(新毕业一年,未取得护士资格证书)书写的护理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取得合法资格并注册的护理技术人员审阅并签名。
进修护士应当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护理病历。1.6上级护理人员审查、修改和补充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病历时用红笔,修改人员在原签名旁签名并注明日期,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1.7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升L 毫升ml 千克kg 克g 毫克mg 微克ug 毫米汞柱mmHg。1.8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及时书写护理病历,护士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9 使用规范汉字,简体字,异体字按《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为准,杜绝错别字。语句中数字可使用汉字,双位数以上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1.10 书写时间一律用24小时制。2.书写规范2.1.体温表2.1.1楣栏:用蓝黑色笔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
a.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b.床号、科别:填写入院时安排的床号、科室,有转床、转科,在原床号、科室后加“→”号,并写明转往的床号、科室。
例如:内二科→外一科,2→3。2.1.2日期栏:用蓝黒色笔填写。
每页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中间用短横线隔开(如2000-2-9),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6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则应填月、日或年、月、日。年份写4位数。
2.1.3住院日期栏: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蓝黑笔填写,从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2.1.4手术后(或分娩后)日数: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红笔填写,手术当天写“0”,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写“1”,依次填写(分娩后日数填写相同)。
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Ⅱ-0”,以回病室时间为手术后“0”日期,依次填写,例如:2000-12-18号第一次术后第9天,11:45PM第二次手术结束回病室,在原来已填写好的“9”后面加填“(Ⅱ-0)”,则写成“9(Ⅱ-0)”;如2000-12-19号 0:30AM回病室,则在12月19号手术后日数栏内写上“Ⅱ-0”。手术(分娩)日数连续填写到手术第10日。
2.1.5 42~40℃栏:在相应时间栏内,用红笔纵行填写入院/手术/分娩/转入/出院/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12小时记,具体到时和分,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手术不写时间。
a.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下午5时30分由内一转入内二,由内二接受时填写“转入—五时三十分”。b.急诊科送“绿色通道”病人直接入手术室者,由术后接收科室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入室时间填写“急诊入院手术”及时间,。
c.私自离院、拒绝监测体温者护士可在体温单42℃下注明 “外出”、“拒测”,填写次数按照体温监测常规,私自离院外出者需每班书写护理记录注明。2.1.6 34~36℃栏:用蓝色签字笔在34℃上填写重要诊疗措施和特殊用药,停止时注明“停xxx”,例如:在使用日期填写“冰毯”、“地高辛”、“人工辅助呼吸”;停止日期填写“停冰毯”、“停地高辛”、“停人工辅助呼吸”。
35℃下用蓝色签字笔填写降温方式等。2.1.7体温曲线的绘制:a.用蓝笔绘制符号:口温“●”,腋温“*”,肛温“О”,相邻两次体温用蓝直线连接,在粗线上不必连线,体温表上注明“冰毯”或私自外出未画体温者,相邻两次体温不连线。
b.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体温,画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栏内,以红圈表示,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例如:测得体温39℃,处理后半小时复测39.5℃,则在39.5℃处用红圈表示,红虚线连接39℃,若处理后半小时复测体温38.5℃,则在38.5℃处用红圈表示,红虚线连接39℃。
在纵行35℃以下填写降温方式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敷),如果采用两种以上物理方式降温的写“物理降温”。c.如患者高热经过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受体温单记录限制须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d.如体温和脉搏重叠时,在蓝叉外画红圆圈表示;肛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圆圈内画红圆点表示;口温与脉搏重叠时,在蓝圆点外画红圆圈表示。e.如体温不升者,不需绘制体温,在35℃以下写明“体温不升”(需低温计测试者除外),相邻前后两次体温不需连线。
f.病人体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应给予复试,复试符合,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以一小写英文字母“v”表示核实。临时外出回病房后一定要补测。
2.1.8脉搏曲线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