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字怎样写好看
【道】华文行楷写法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表现书写意趣以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字体。
2. 中国古代唐诗怎么用古字写
以下为古代文学常识: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篇,《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
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
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字承祚(zuò),西晋史学家。
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干宝,字令升。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后汉书》,“后汉”即“东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50篇,涉及到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成《水经注》40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
3. 为的古字怎么念
为 拼音:wei2,wei4 【为,,,为】的简体字。
一拼音wei2。 ①做,行,做事:~人。
~时。~难。
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②当做,认做:以~。
认~。习以~常。
③变成:成~。 ④是:十两~一斤。
⑤治理,处理:~政。 6、被:~天下笑。
7、表示强调:大~恼火。 8、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姓。
二拼音wei4。 ①替,给:~民请命。
~虎作伥。~国捐躯。
②表目的:~了。~何。
③对,向:不足~外人道。 ④帮助,卫护。
【本字提供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越南 【现代汉语词典】 一1、wéi(1)做;作为1:事在人~|敢作敢~|大有可~|青年有~。(2)充当:选他~代表。
(3)变成;成:一分~二|化~乌有|变沙漠~良田。(4)是:十寸~一尺。
二2、wéi介词,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三3、wéi<书>助词,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何以家~(要家干什么)? 四4、wéi(1)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高兴|广~传播|深~感动。
(2)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重要|甚~便利|颇~可观|尤~出色。另见wèi。
五wèi(1)<书>帮助;卫护:~吕氏者右袒,~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给;替:~人民服务|~这本书写一篇序。
(3)表示目的:~建设共产主义而奋斗。(4)对;向:不足~外人道。
(5)因为:~何?另见wéi。 【高级汉语辞典】 【修改词义】 一【基本词义】 为 <繁体写法>为、为[wéi]<动>。
1、(为的本义是母猴。象形。
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例句1]我生之初,尚无为。
——《诗·王风·兔爰》 [例句2]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 [例句3]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
——《管子·枢言》 [例句4]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例句5]为,施也。
又,成也。——《广雅》 [例句6]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
——《世说新语·巧艺》 [例句7]为之难。——《论语》。
&U{皇}疏:“犹行也。” [例句8]可以为师。
——《论语》 [例句9]人之为学。——&U{清}·&U{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例句10]推为长。
——&U{清}·&U{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例句11]为之者较少。——&U{蔡元培}《图画》 3、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 4、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例句1]造作,为也。
——《尔雅》 [例句2]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
注:“为,作也。” [例句3]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
——《墨子·节用上》 [例句4]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庄子·人间世》 [例句5]应声便为诗。
——《世说新语·文学》 5、治理 [administer] [例句1]为,治也。——《小尔雅》 [例句2]&U{诸葛瑾}为&U{豫州}。
——《世说新语·排调》 6、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 7、变成,成为 [become] [例句1]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例句2]不能为祸。
[例句3]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例句4]而改为入。
——&U{宋}·&U{洪迈}《容斋续笔》 8、又如:由徒为师 9、是 [be] [例句1]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例句2]不为近者热。
[例句3]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例句4]谓为三横。
——&U{蔡元培}《图画》 10、又如:十尺为一丈 11、学习,研究 [study] [例句1]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12、种植;营作 [plant] [例句1]&U{东周}欲为稻,&U{西周}不下水,&U{东周}患之。
——《战国策》 13、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14、使 [let] [例句1]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易·井》 15、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例句1]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例句2]惊为生人。
——&U{清}·&U{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例句3]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6、演奏 [play]。
如:为乐(奏乐;作乐)<名>。 17、姓 【词性变化】 为 <繁体写法>为[wéi]<介>。
1、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句1]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例句2]为乡里所患。
——《世说新语·自新》 [例句3]为予群从所得。——&U{宋}·&U{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例句4]为&U{操}所先。
——《资治通鉴》 [例句5]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2、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3、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 [例句1]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
——《淮南子》为 <繁体写法>为[wéi]<连>。 1、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例句1]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孟子·公孙丑下》 [例句2]犀首以&U{梁}为&U{齐}战于&U{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例句1]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