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里“抗肩”是什么意思
【抗肩】专指楷书字体中,“横画”从左下向横向右上倾斜的写法,这是楷书横画的一个基本特点。
硬笔书法,尤其是硬笔楷书,同样也是需要注意“抗肩”的写法,下面两条口诀中说的“肩稍抬,笔上行”说的就是抗肩写法。
【硬笔短横口诀】:写短横,不能平,肩稍抬,笔上行。短横倾斜5-8度。
【硬笔长横口诀】:写长横,要看准,零到五度求平稳。长横倾斜0-5度。
横画抗肩给人以重心左移的视觉效果,使得整字左重右轻。
而横画抗肩的结果同时又使得文字整体左小又大,整体的左小右大自然产生出整体重心右移的视觉效果。
视觉重心的局部左移(横画抗肩所致)加上整体右移(左小又大或左缩右放)正好巧妙的得到全字的重心回归平衡。
扩展资料
书法“抗肩为美”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并不存在所谓抗肩的美感,同样大篆、小篆,也没有抗肩这一说。
之后的隶书也是没有,甚至隶书中不少横画都往下走。
到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逐渐有了抗肩的趋势:
初唐欧阳询《九成宫》已经发展到到了字字抗肩的地步:
因此,书法中以抗肩为美也是后期慢慢形成的。
右手执笔斜向上的书写方式当然比违背生理习惯的水平来的更自然、合理。
同时为了平衡抗肩而采取多样化的处理,显然比单调的对称更具有艺术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笔楷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楷书
2. 行书怎么写好看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首先要懂得鉴赏或创作的要求。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有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其次要认认真真临摩,学会正确用笔,又要敢于突破。临摩要选好名贤妙迹,从读临碑帖中体验古人的心律、节奏、气韵。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主帖要反复读、临,主要是解决笔法、用笔、结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
再次,在创作前要充分酝酿。借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等创作构思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每个字的结体要认真考虑,尽量不出现类同的字或笔画;对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样,但在书写时思绪又不能受其束缚;运笔要讲究节奏、力度,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3. 到的行书怎么写
“到”的行书写法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基本解释:
拼音: dào
部首:刂
笔画: 8
五笔: GCFJ
基本释义:
1.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期。迟~。火车~站了。从星期三~星期五。
2.往:~郊外去。~群众中去。
3.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看~。办得~。说~一定要做~。想不~你来了。
4.周到:想得很~。有不~的地方请原谅。
5.姓。
笔画顺序:
扩展资料
写好行书的技巧:
1、摆脱楷书的法则
练习楷书时,要做到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再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写行书是要尽量摆脱和忘记。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
2、认真的临摹
练好行书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摩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在临摹时,要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练毛笔字,也可以缩小复印了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吴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临写。
3、勤于练习
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写不好的时候觉得没面子,没关系,可以在笔记本上练习,也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练习用行书写给自己看。熟能生巧,从一个字到一段字,从几个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渐掌握行书的规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行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