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豚的造句怎么写呢
1. 河豚毒素对小鼠和家兔的毒性研究
2. 对虾池中混养河豚效果好
3. 河豚鱼的安全食用研究
4. 售卖河豚供食用的问题
5. 五彩缤纷的河豚将带您参加奇妙的海底大竞赛。
6. 调味烤河豚鱼片加工工艺研究
7. 嗯takashiyamazaki先生,在吃完河豚以后会再来. .
8. 嗯takashi yamazaki先生,在吃完河豚以后会再来
9. 进出口河豚中河豚毒素检验方法elisa法
2. 写一篇河豚的文章
河豚鱼又名气泡鱼,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个别品种也进入江河产卵繁殖。河豚鱼的品种很多。河豚鱼喜欢集成2一3只的小群一起活动,很少单独活动。一般每隔70一150秒钟或更长的时间就浮出水面换气一次.河豚属回流性鱼类,春季亲鱼由海入河产卵,幼鱼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长,翌年春入海。河豚为中小型鱼类,体表有小刺,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400-600克左右。长江下游沿海地区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产地。崇明主产河豚品种有暗色东方河豚和条纹东方河豚两种。经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河豚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在崇明都已获得成功。
河豚的肝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河豚毒素提取后可用于医治神经痛、痉挛等病。河豚肉质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含量很高。
“千江桂”推出中洋河豚美食系列———品味河豚味美绝伦
许久以前就听说河豚体内含有剧毒,属于神经性毒,杀伤力极强。但河豚肉质细嫩,味美绝伦,以至众多美食主义者甘愿“冒死吃河豚”!苏东坡对河豚的喜爱随着他“真是消得一死!”的赞叹早就成为广为流传的故事了。
现如今,吃河豚何须“冒死”?位于深南大道创展中心的千江桂燕窝鱼翅海鲜酒楼敢为天下“鲜”,推出中洋河豚美食系列,让人充分体味“品河豚美味,结生死之交”的豪情。对食客来说,河豚是一条极为刺激的鱼,食用时紧张不安,食后如释重负,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这种过程将使食客们终身难忘。在千江桂燕窝鱼翅海鲜酒楼吃河豚的食客们无须提心吊胆,以其厨师专业性极高的技术是完全可以避免中毒的,做成的河豚菜肴厨师先尝,若无不适反映才会上桌,因而食客可以放心食用,完全不要“冒死”了。
为什么中洋河豚味美而食之无毒呢?据经理介绍,中洋河豚是惟一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可安全食用的河豚鱼。它采用的是河豚控毒养殖技术,这种养殖技术是江苏中洋集团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科研能力攻克的一项世界性难题,填补了河豚控毒技术的空白,并于2002年12月31日通过了国家级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对我国逐步推行河豚鱼“有条件可食”政策,扩大河豚试食试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安全可靠的鱼源。所以说现如今的食客要比古人幸福得多,只需品尝其美味,而无须有生命之忧了。
据介绍河豚不仅味美而且营养极丰富,河豚含蛋白质1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高,对活化大脑细胞,改善大脑功能有显著的健脑益智作用。千江桂为了满足广大食客对河
豚的美味需求,推出不同口味的河豚菜肴。
刺身河豚:是日本最为名贵的菜肴之一,享有“鱼中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只有极其尊贵的客人才有口福品尝其美味,是日本国宴必备的菜肴。生鱼片疏而不散,
黏而不腻,嫩滑爽口,清香沁脾。辅以鱼骨浓汤,实为菜肴中少有之美味。
红烧河豚:选以优质的中洋控毒河豚煮制而成的红烧河豚,色泽红润,味肥酱香。河豚开锅三里香,肝香留齿琥珀样,肋是龙肝入口化,皮有刺麟暖胃肠,汤热三遍鲜味在,想吃怕吃还要尝。风味独具,是典型的淮扬菜肴的代表。
奶汤河豚:奶汤河豚以汤汁浓白,色感宜人,皙如白乳,口感浓郁墩厚而见长。其鱼体中高蛋白、低脂肪在奶汤河豚中展露无遗。鲜咸口味,适口且增进食欲。
到千江桂品尝河豚实在是美味之极,同时推出的鱼翅捞饭也是上乘之作,众多美味又怎能错过?
3. 河豚作文
河豚鱼又名气泡鱼,俗称:河鱼豚、挺巴鱼属鲀形目,鲀亚目,鲀科,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个别品种也进入江河产卵繁殖。
河豚鱼的品种很多,常见的品种也有数十种。河豚鱼特征是:身体浑圆,头**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有明显的门牙上下各两枚;在不利环境下腹部能膨气。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在熟制河豚时,一定要严格细心地除去河豚的内脏、眼睛,剔去鱼腮,剥去鱼皮,去净筋血,用清水反复洗净。
河豚鱼肉质特别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它的药用价植很高,从其肝脏、卵巢的毒素中,可提练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巢素等名贵药材。
河豚毒素比较稳定,不易用盐腌、日晒、一般加热烧煮等方法消除。渔民们加工处理前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或长时间烹煮、或腌制食用。
如果一个环节操作不细致,毒素会很快发作,且一般无法抢救。对河豚鱼中毒患者尚无特效的解救药物。
4. 介绍家乡的河豚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扬中,扬中是坐落在浩瀚的长江入海口的一座小岛。那里盛产闻名中外的美食——河豚。
提起吃河豚,大家恐怕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是垂涎三尺,想到它鲜嫩无比的美味,不禁让人口水直流;另一种反应是胆战心惊,想到河豚的内脏含有巨毒,烹饪不当能让人丧命,这就让人在大快朵颐之后又心有余悸。
“长江三鲜美,河豚第一鲜”,说的就是鲜美的河豚名列长江三鲜之首,胜过鲥鱼和鱽鱼。每年春暖花开,清明前后,在我的家乡扬中就是品尝河豚的最佳时节。各地游人纷纷来到扬中,把能在扬中吃到一次河豚,当成是全年最幸运的一件事,民间亦有“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爱天下鱼”之说。
为什么家乡扬中的河豚能名扬四海呢?因为扬中出产的是暗纹东方豚,在世界上二十多种河豚中是最好的品种,肉质最细腻鲜美。
在我的家乡扬中,河豚有各种烹饪方法:白汁河豚、红烧河
豚、河豚烧秧草……其中白汁河豚最为有名,新鲜的河豚配上鲜嫩的芦笋,熬成一锅浓浓的白汤,河豚皮肥肉嫩,汤汁醇浓鲜美,真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啊!难快大诗人苏轼在写诗的时候还惦记着河豚呢!
河豚虽然味道鲜美,但是河豚的内脏器官含有一种神经性毒素,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于死命。国内外都曾有吃河豚丧命的新闻报道。当然在扬中,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厨师才可以烹饪河豚,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河豚的事,想必你也馋了,那就今年春天随我一起回家乡扬中品味一次鲜美的河豚吧!
5. 河豚的外部特征、价值或用途以及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豚的身体短而肥厚。
河豚生有很细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
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
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
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
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
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
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国内外,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
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还是有众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
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
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毕业考试时,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
因此,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就不敢参加考试逃跑了。河豚游得很慢。
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
河豚的牙齿与刺豚的牙齿很相似。河豚的牙齿融合成一个喙。
上下腭的牙齿用来咬碎软体动物和珊瑚。河豚将这些生物活的部分连同蟹、蠕虫和藤壶等海洋生物一起吞食。
河豚鱼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100多种。河豚鱼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眼睛平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
身上的骨头不多,'而且背鳍和腹鳍都很软,但长着两排利牙,能咬碎蛤蜊、牡蛎、海胆等带硬壳的食物。根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早在距今4000 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品尝过河豚,知道它有大毒了。
2000 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吴越盛产河豚,吴王成就霸业后,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人们品尝河豚的习俗比当今日本人还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品尝河豚精巢时,对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美妙绝伦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有人联想起越国美女西施,于是“西施乳”就在民间传开了。
到了宋代景祐五年( 公元1038 年) ,著名诗人梅尧臣在范仲淹席上,当同僚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河豚时,忍不住即兴作诗:“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李时珍在《本草集解》中还提到宋人严有翼在《艺苑雌黄》中说:“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
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 —1593) 毕30 年功力,从上古炎黄帝至明代600 余部巨著中悉心广搜穷揽,全面总结了公元前21 世纪至16 世纪中国药物学的成就,他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说:“据草创于大禹、成书于夏、完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河豚名铈鱼,吴人说它的血有毒,肝脏吃下去舌头就发麻,鱼子吃下去肚子发胀,眼睛吃下去就看不见东西了。
宋( 约968 年) 人马志在《开宝本草》中说:河豚,长江、淮河、黄河、海里面都有…”。 古往今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淮河、黄河的河道及入海口多次改变,黄河故道还遗留在江苏涟水等地;现在江苏的洪泽、淮阴、淮安、金湖、阜宁皆位于淮河下游,但人们在黄河、淮河中再也没有见到过河豚。
据作者调查,现黄河流域和淮河两岸,包括苏北地区的人们,根本就不认识河豚也不会食用河豚;而长江下游苏南扬中地区的人们普遍认识河豚、嗜食河豚,至今传承的河豚饮食文化与苏东坡、梅尧臣等的描述完全合拍。从古人对河豚分布、生态习性、外部形态、行为的描述来看,“拼死吃河豚”中的河豚,应该指的是春天从海洋进入长江下游行生殖洄游的暗纹东方鲀。
严嵩吃河豚的故事 艇巴鱼是有毒性鱼类,其血液、内脏和卵巢都含有剧毒,误食艇巴而丧生的事时有发生,就是那些自恃的闯海人,因一时不慎,处理不当而中毒致死的也屡见不鲜。因艇巴鱼毒还演绎出不少民间传奇。
明代世宗朝有个贪鄙奸横的权臣严嵩,80多岁的时候,从山东蓬莱纳一渔家少女为妾。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严嵩,其下属独出心裁地为其婚宴策划出艇巴宴,以示献媚助兴,得到严嵩首肯,遂带上艇巴鱼,还有从山东雇佣的庖厨一起火速赴京。
为防万一,以年轻的岳父为担保一同前往。 婚庆那日,当朝重臣、达官贵人、地方要员等宾客云集,纷纷前来恭喜道贺,热闹非凡。
当最后一道香喷喷的清炖艇巴鱼端上桌时,垂涎欲滴的宾客争相为食,一眨眼工夫,一大盘艇巴鱼早已入口下肚了。 正当大家余兴未尽品评着艇巴鱼的美滋美味时,中间南侧靠窗一桌有一身穿长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徒然倒地,口冒白沫,浑身抽搐而不省人事。
“有人中毒了!”婚宴一派哗然、乱作一团。严嵩爪牙。
6. 绿河豚的样子,要写清楚
绿河豚又叫潜水艇、金娃娃、狗头、鸡泡鱼,属于豚科观赏鱼,可以叫做斑点-绿色-河豚。学名Tetraodon nigroviridis。在野生环境中可以长到17CM,但在水族箱中通常长不到那么大,市场上出售的多在5CM左右。是现在热带观赏鱼中很受欢迎的豚科观赏鱼,与河豚属于一个品种,幼体无毒(约3cm左右),成体有毒
潜水艇鱼(又名印度蓝金龙、条纹琴龙鱼、黄龙.金娃娃)是现在热带观赏鱼里面最热的豚科类观赏鱼,原产地印度、缅甸、斯里兰卡.与河豚属于一个品种,而且也是最可爱的一种观赏鱼,潜水艇鱼胖乎乎的身体,绿绿的颜色,上面还有着黑色的斑点,特别是它那相比身体来讲相当小的鳍,总是不住的摆动着,着实可爱极了。很多人第一眼看上去,手就很不自觉的伸向了自己的钱包准备要把它带回家了,但问题也马上跟着来了,体狭长似潜水艇,亦似鱼雷,长7-8厘米,头顶与背部平直略扁,头吻较尖。眼大上位,背鳍短小远离头部,臀鳍基长于背鳍基2倍以上。尾鳍圆扇形。体色黄蓝相间。胸鳍无色透明。其余鳍偏蓝或偏黄,背鳍基部有一块黑斑,背鳍、臀鳍、尾鳍上有小点闪烁。潜水艇鱼是河豚的一种,河豚的皮肤、肌肉、内脏、血液、鱼卵皆有剧毒 ,吃下去10g就会致命 ,专家介绍,大多数河豚都属于有毒鱼类,其所含毒素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如将潜水艇鱼当作观赏鱼饲养,应该特别小心,手上有伤口时,不要直接接触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