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字的笔顺怎么写
竖、横、提、撇、竖弯钩、
基本释义: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正北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3、地名:~京。
扩展资料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编辑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 通知规定: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上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左边的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凸】《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第14页
【凸】《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第14页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先写,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辶"的字,先写"辶"里面的部分,后写"辶"外面的部分。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笔顺
2. 笔顺的笔顺规范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 鬯 ”、“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 ”、“脊”两个字的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 通知规定: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贯上边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39666666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先写,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
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
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
3. 笔画横折怎么写
笔画横折的写法如下:
拓展资料:
一、笔画横折及字例
字例:
二、笔画
笔画(bǐ huà)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三、汉字基本笔画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提、折(乛)、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4. 汉字笔顺是怎样的
笔顺安排的基本规则有:
1先横后竖:十、于、丰、干、丁、、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木、芋、艳、刊、花、羊等,也是如此。
2先撇后捺:人、八、入、木、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大、分、树、艾等,也是如此。由于汉字中没有捺起笔的字,所以撇与捺不论是相交、相离、相接,书写时都是先撇后捺。
3先上后下:二、丁、立、李、昌、亨等。部分独体字和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遵从此规则。
4先左后右:一些独体字、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从左到右。如川、州、旧、构、部、树、衍、樊(上部)等。
5先外后内:汉字的部分独体字和包围结构的字,绝大多数是先外后内。如月、母、同、凤、凡、用、叉、厅、历、虱、氢、勉、毯、赴、旭等。
6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承、业、率、兜、燕等。这里要注意的是"火"、" "和"肃",它们的笔顺不是先中间后两边,而是相反。 火, , 肃。此外"脊( 脊)"也是如此。
7先进入后关门(即先外后内再封口):一般是全包围结构的部件和字,先写上面三框,再写框内部分,最后封口。如回、田、目、国、圆、面、囱、卤等。
除了上面的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补充规则。在我看来,这些规则更应该重视。因为基本的东西人们往往都能掌握,却常常在一些细节上失误。这些补充规则有时是推行汉字笔顺规范的难点甚至是关键。
补充规则有:
8后写右上点:
汉字中一些带有右上点的字或部件,一般后写右上点。如犬、术、戊、书、发、尤、求、代、械、找等。
9后写内部点:
内部点是字主形内部的点,一般后写。如叉、凡、为、勺、瓦、丽、兔、雨、势、玉等。但有些字如义( 义)、丹( 丹)、母( 母)、戍( 戍)、卵( 卵)、逐( 逐)等例外,必须加以注意。
10先右后左:
一些特殊的偏旁,如" 、",不是先左后右,而是先右后左: , 。含有这些部件的字如陈、阳、陂、郊、都、耶、即、叩等,也是如此。
11先内后外:
"下包上"结构的字,先写上内,后写外。如凶( 凶)、凼( 凼)、幽( 幽)、山( 山)、鬯( 鬯)等。
含" 、"包围结构的字,一律先写右上,后写 和 。如延( 延)、廷( 廷)、建( 建)、过( 过)、远( 远)等。
从" "与"丁 "包围结构的字与部件笔顺较为特殊。既非先内后外,也非先外后内,而是内外交错进行。" "属左、下包围结构,先写上内,后写左下。如匹( 匹)、医( 医)、匡( 匡)、匾( 匾)等。"丁"属于上、右下包围结构,先写上内,后写右下。如可( 可)。
12先撇后折:
有撇、折组成的部件和字,多数先写撇,后写折。如匕、、、、、、、儿、几、九等。含上面的部件或字的字,如老、旨、句、甸、欠、饭、月、用、同、内、凤、狐、獾、倪、元、机、旭等都是如此。
但有些部件和字例外,要先写折后写撇。如刀( 刀)、力( 力)、乃( 乃)、万( 万)、皮( 皮)、女( 女)、方( 方)、虎( 虎)、发( 发)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也是如此。这些字须特别留心,不能与先撇后折混淆。
13、先竖后横:
竖笔笔末与横笔相接时,最后一个横笔与竖笔相接时,先竖后横。如土( 土)、工( 工)、共( 共)等。
横笔笔首与竖笔相接,先竖后横。如" (占字头)"。
长竖与短横相接,先竖后横。如" (北字旁)"、" "和" "(非字旁)。含这些部件的字都是如此。
另外一些特殊的字要记住:丑( 丑)、贯( 贯)、里( 里)、垂( 垂)。
以上13条规则是汉字笔顺的常见规则,但还不能覆盖所有规则。其实,较为复杂的汉字的笔顺往往是这些规则的综合运用,如"赢"字就包含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撇后捺、后写内部点等规则。汉字是复杂的平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掌握了这些规则并不一定就能正确书写全部汉字的笔顺。这就需要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记忆、琢磨和钻研,特别是一些笔顺特殊、结构复杂的汉字,尤其要注意。只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相信每个汉字的笔顺都不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