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侧面描写怎么写啊
侧面描写作家在进行文章或小说写作时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描写手法的其中一种。
比如:“那个人好坏,这个人和他一样”。利用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或小说更加深动 和感人。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那么,侧面描写到底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呢? 首先,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陌上桑》为表现采桑女罗敷的美貌,作者先运用了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罗敷进行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着力描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精致、发型的美观、耳环的珍贵、衣着的艳丽,极言她容貌的美丽。
如果仅采用这样的正面描写,仍有些概念化,缺少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不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接下来作者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使得罗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样的侧面描写,不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主要的是它生动而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无论认为罗敷怎样的美,也是不过分的。在这里,侧面描写因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其次,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口技》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作者在描摹口技者表演的种种声音后,用一概述 “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又下一“众妙毕备”的评语,要言不烦地反映了表演的种种难以尽言的妙处。
继而极写听众的观感,人人竟是如此出神:“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听众的激动神情毕现纸上。
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反衬与赞美口技者技艺之“善”。第三个场景描写的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作者在此叠用五个“百千”句、四个“百”字组成的两句对偶,以及“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的夸张手法,极力描写声响的复杂,进一步盛赞口技者技艺之“善”。
然后笔锋一转,写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无不形容尽致,这种惊心动魄的情景,使读者亦感到口技表演真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迷人地步,不能不为之拍案叫绝。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刘鹗在《老残游记·绝唱》、叶君健在《看戏》中,都运用正面描摹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在正面刻画渲染表演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描写了听众、观众的强烈反应,从而把王小玉、梅兰芳等艺术家高超精湛的表演技艺,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美感。 再次,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尽管侧面描写常常结合正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但也有些时候,表现人物性格不适宜用正面描写。《第二次考试》中的陈伊玲,才华出众,品质高尚,做好事非常自觉,不向外人表白,就是在第二次考试失常事出有因的情况下,她也不向人作任何解释,这就决定了表现她的性格宜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在叙述陈伊玲复试状况时,作者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她“声音发涩、毫无光泽”、“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眼睛显得黯然无神”等状况,而对于她平时怎样乐于助人,复试前如何因救灾而影响了嗓子,则巧妙地借她弟弟之口介绍出来。这样,陈伊玲的光辉形象,就得到了较完美的表现。
此外,比较一下可以发现,侧面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节省正面描写需费的大量笔墨,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这也是侧面描写的长处。 侧面描写的作用还不止这么多。
除了上述作品,它还有许多成功的典范,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便时有所见,如《药》中描写革命者夏瑜的形象,用的主要就是侧面描写。《孔乙己》、《祝福》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这些地方都值得我们用心地揣摩、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侧面描写加以运用。
当然,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一种文学手段,其目的都是为凸现所要描写的对象服务的。因此,在文学描写中,采用哪一种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更好地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比如说写演出的话 可以描写观众的表现或他们议论的语句,还可以使用抒情的手法来描写的更丰富,同时也可以在多方面运用到此类写法。
2. 用侧面描写来写一个人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279999630
11巧借角度侧成峰——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教学目标:1.了解侧面描写的基本知7a64e59b9ee7ad9431333433623763识、方法和作用。2.学会用适当的侧面描写把文章写生动。教学重点:了解侧面描写的基本知识、方法和作用。教学难点:学会用适当的侧面描写把文章写生动。教学用具:阅读材料教学方法:授课法讨论法教学用时:5—45分钟教学过程:【啄前准备】1、指导学生阅读写人类作文。2、摘抄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啄开树皮】同学们,老师这有一段话,你知道是什么描写吗?例:考场上,静得掉落一根针都能听得到,空气仿佛都凝结了……生:环境描写师:对,可你知道这个环境描写最主要的又是为了反映出什么?生:考生们的紧张程度。师:对,这就是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就好比是一座正面看平坦的山,我们换个角度,侧面去看就能看到山峰。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今天,有一位弹琴的姑娘,让我们通过侧面描写,一起去聆听她那天籁般的琴声,感受她那美好的品质。【啄入虫洞】一、赏析文章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课文围绕弹琴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分段该怎么分?2.检查阅读,理解生词。用圈点
3. 侧书的书写有什么要求
侧书所谓侧书直写时,指偏在字行的右边书写,并且字体略为小一些,如「弟某某某」等是,所以也叫做偏写。这种侧书由於使用情况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表示谦逊。这种不敢居於正位的侧写,目的在表示发信人的谦逊之意。凡称呼自己,或有关自己的亲友,在习惯上,有很多情形都要以侧书来表示适度的礼貌。如「弟甚欣喜」,或「 伟德 闻而欣喜莫名」、「 敝 友闻而甚为欣喜」等是。但是如果称谓连同名字一起写,就只侧书称谓,不连名字也一起侧书。如「舍弟 伟德闻而颇为欣喜」、「小儿民有闻而欣喜莫名」等是。在说到自己的家庭、意见时,如说「寒舍」、「鄙意」等,也都要略小偏右。如果是称呼自己的师友、居处,如「敝业师」、「 敝 友」、「 敝 县」、「 敝校」等,则只要「敝」字略小偏写在右边就可以。至於提到自己的尊长,如「家严」、「家慈」、「家兄」、「家姊」等,便都以挪抬表
示敬意而不侧书。对於已经亡故的人,以亡者为大,所以也不侧书。
(二)表示尊敬。在信笺中如提到与收信人相关的亲友或是社会知名人士等,有时不宜直接写出他们的名字,以免失敬,但是如果不提,又无法说清楚,於是也用侧书的方式以示敬意。如说「令业师有德」等是。这种侧书,在信封上最为常见。
4. 行书怎样写的又快又好
行书是从古到今最实用的书体,要想练好硬笔行书,打好毛笔、硬笔楷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行书是楷书的连笔,是楷书的快写,因此古人在行书定义为非真非草既日行书,练习行书没有速成,关键在临帖功夫下的深不深,临帖其实很简单就是帖上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要达到形似,慢慢就可以达到神似,如果形多不似神又从何而谈,只有多写多练才能练成,硬笔书法贵在持之以恒,只要你持之以恒的去练相信不用多时就能练成一手好字,你去学田英章的《田英章硬笔行书标准教程》就行了,书法既为写好字的法则,你练习硬笔行书就要照硬笔行书的法则去写,准确来讲硬笔行书和识字教育不一样,硬笔行书是专业教育,既然是专业就要按照专业的法则去书写………………你也可以多看看田英章硬笔行书专业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