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臭味怎么描写
关于臭味相投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沆瀣一气】: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蜣螂抱粪】:蜣螂:屎壳郎。形容臭味相投。
【群蚁附膻】:附:依附;膻:羊肉的气味。许多蚂蚁趋附羊肉。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群蚁趋膻】:膻:羊臊气。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如蚁附膻】: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如蚁慕膻】: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物以群分】: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同“物以类聚”。
2. 臭肉怎么做成肥料
可以利用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发酵成生物有机肥:
因为肉制品本身就是高蛋白的材料,添加秸秆或者其他废料之后,经过微生物发酵之后,成为优质的氨基酸肥料。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微量元素,就可以成为优质的氨基酸复合有机肥。并且操作简单,原料充足。
如果不发酵的话,就像楼上所说的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一方面有病菌,另一方面如果单单只是埋到土里,它自己发酵会产生很高的温度,会烧坏植物。所以发酵一下是最好的。
发酵方法:将臭肉与秸秆、锯末屑、蘑菇渣等按适当比例(臭肉可占60-70%,其他占30-40%)混合。1吨物料(鲜料约2.5吨)加1-2公斤金宝贝肥料发酵剂,按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加10公斤米糠(或麸皮、玉米粉等替代物)稀释后再均匀撒入物料堆,混拌发酵即可。注意,用米糠最好不用“统糠”,新鲜米糠的营养及通气性远优于陈旧米糠。发酵过程注意适当供氧与翻堆,温度控制在55-65℃,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发酵物料的水分应控制在60~65%。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发酵,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通气差、升温慢,并产生臭味。调整物料水分方法:水分过高可添加秸秆、锯末屑、蘑菇渣、干泥土粉等。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因为肉类不好发酵,所以需要的时间稍长1-2个月左右可完成物料的彻底脱臭、发酵腐熟、杀虫灭菌等。
3. 啥叫臭肉烂肉
臭肉烂肉就是放太久,肉质发生变化的肉,一般都会有腐烂 变臭的现象。
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都会变质。
有的发霉结块,有的腐烂发臭,有的变酸,引起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有3方面:
1.微生物作怪。环境中无处不存在微生物,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只要温度适宜,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以满足自身需要。这时食物中的蛋白质就被破坏了,食物会发出臭味和酸味,失去了原有的坚韧性和弹性,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2.酶的作用。动物性食物中有多种酶,在酶的作用下,食物的营养素被分解成多种低级产物。平时看到的饭发馊、水果腐烂,就是碳水化合物被酶分解后发酵了。
3.食物的化学反应。油脂很容易被氧化,产生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86166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氧化后的油脂有怪味,如肥肉会由白色变成黄色。
肉变质的5个表现 发粘发臭颜色变深
颜色变深。新鲜的肉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新鲜猪肉呈红色或淡红色,脂肪洁白;牛羊肉颜色鲜红,脂肪大多颜色发黄;禽肉皮肤为淡黄色或白色,肉色白里泛红。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由于肌红蛋白被氧化,肉色会逐渐变成红褐色。颜色越深,可食性越低。而当肉表面变成灰色或灰绿色,甚至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时,说明微生物已经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样的肉就不能吃。
表面发黏。新鲜的肉外表微干或湿润,切面稍潮湿,用手摸有油质感,但不发黏;而肉变质以后,由于微生物大量滋生,会产生黏性代谢产物,造成肉表面发黏,甚至出现拉丝。肉类表面发黏是腐败开始的标志。
弹性变差。新鲜的肉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贮藏越久,肉里面的蛋白质、脂肪会逐渐被酶分解,肌纤维被破坏,所以肉会失去原有的弹性,手指压后的凹陷不仅不能完全复原,甚至会留有痕迹。
有异味。新鲜肉具有正常的肉味,而变质的肉由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各种胺类、吲哚、酸类、酮类等物质,因而有明显的腐臭味。
此外,新鲜的肉煮熟后肉汤透明,汤表面聚集大量油滴。而变质肉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很多低级代谢产物散落在汤里,造成肉汤浑浊,并且汤面几乎无油滴。
臭肉的处理方法
1、先用料酒(白酒也可以)、白醋和盐兑水,盐要多加些,泡洗臭肉半小时左右,再捞出来,用清水冲洗一下。
2、把稻草(没有可以不加)、陈皮、甘蔗(劈开,没有可以不加)、甘草加进锅里,然后把肉放进去,加水没过肉,大火烧开煮至熟透。熟透后就可以捞起来清水冲洗一下,沥干即可喂禽畜了。
4. 臭肉(变味肉)怎么做出来才更香
臭肉的处理方法 1、先用料酒(白酒也可以)、白醋和盐兑水,盐要多加些,泡洗臭肉半小时左右,再捞出来,用清水冲洗一下。
2、把稻草(没有可以不加)、陈皮、甘蔗(劈开,没有可以不加)、甘草加进锅里,然后把肉放进去,加水没过肉,大火烧开煮至熟透。熟透后就可以捞起来清水冲洗一下,沥干即可喂禽畜了。
这个方法只适合轻度腐臭的肉类处理,高度腐烂的肉不能喂禽畜,一定要扔掉。 肉,rou,象形。
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动物的肉。 〈名〉 (1) 象形。
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动物的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
…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
——《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
——《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古文字的“肉”字,像一块带肋骨的牲肉,其本义即指动物的肉,如羊肉、猪肉等;由动物的肉又引申为指植物(如蔬菜瓜果等)去皮去核而中间可食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