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大字用什么毛笔
您所说的“大字”是多大的字?
一般说,方寸以上就算“大字”,斗大的字也是大字,榜书(方尺以上)也是大字。
一般的大字用什么笔,一个看写什么书体,行书、尤其是草书,用兼毫、狼毫就适合;而楷书还是羊毫的白云好。另一个看书家习惯。有的喜欢笔毛柔软一些,有的喜欢坚挺一些,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写榜书,则羊毫就软的用不上劲了,尤其是方米以上的大字,往往用马尾之类的鬃毛。
柔毫:是选取弹性较弱、硬度较小而显得柔软的动物毛为原料制作的。如用羊毛制作而成的“羊毫”,用鸡毛制作而成的“鸡毫”。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羊毫。它的特点是毫端柔软,容易摄墨,笔毫便于展开。柔毫中,最大的叫“楂笔”(又称抓笔),其次为“斗笔”、“提笔”、“联笔”及“屏笔”,再次为一般常用的各类楷书字笔。
硬毫:是用一种弹性较强、硬度较大的动物毛如山兔毛或黄鼠狼毛、山马毛等制作而成的。因其毛之不同而名称有异,紫色兔毛制成的称为“紫毫”,黄鼠狼尾毛制成的称“狼毫”,鼠须制成的称“鼠毫”等。硬毫的特点是锐利坚挺,富于弹性,笔画锋芒易为显露。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特作《紫毫笔》诗:“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择一毫。”
兼毫: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弹性不同的动物毛,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它是一种介乎柔毫和硬毫之间的中性笔,其特点是软硬适中,刚柔相济。如,以三成兔毫和七成羊毫配制而成的“三紫七羊毫”,其它如“九紫一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二紫八羊”等,还有“狼羊毫”、“紫狼毫”、“鸡狼毫”各种兼毫,偏硬或偏柔,各因其材,各成其笔,而书写者各有所好,各得其宜。
此外,用动物毛制做成的笔,还有鹿毫、麝毫、虎毫、以及鸭毛、鹅毛等,这些笔由于选料极精,造价较贵。其中有些笔管系用象牙、青玉、犀角、紫檀、琉璃等珍贵材料制成、配以非常考究的装璜和精美的字画雕绘,这些稀有之属,已不切合实用,而只能作为工艺品以供陈列欣赏了。
诸毫中,按其笔型大小和用途来区分,则大致可分为大毫笔、中毫笔、小毫笔(或称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写小字用笔如小楷狼毫、小楷羊毫、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小白云等;写中字用笔如中楷狼毫、中楷羊毫、中白云等;写大字用笔如大楷羊毫、紫狼毫大楷、大白云等。写大草、狂草则用鸡毫;写屏条则用长毫屏笔;题写匾额则用猪鬃做成的提笔;书写特大号字的称为“斗笔”。如果按笔的毫锋长短,则一般分为“长锋”、“中锋”、“短锋”。
2. 如何选毛笔
肯定要用大号的笔了,至少要大白云这么大。
一般笔的大小楼主可以通过目测得知
如果挑选好的毛笔,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几点:
直:笔杆弯度太大的不好用。方法很简单,把笔平放在柜台上横向滚动。
尖:收扰的笔毫有尖如锥(斗笔和抓笔可不必过于苛求)。
齐:用手指将笔头轻轻压扁,铺开之后的笔毫平齐如刷。
圆:笔毫收扰时成锥形,周围均匀圆滑,很像一颗子弹头。
健:笔毫劲健有弹性,提笔时笔毫复原如初。
笔头的毛也有一定的讲究:
软毫:主要原料是黄鼠狼尾、免毛、鼠须、猎鬃、马鬃、石獾毛等。特点是笔毫的弹性好,笔锋锐健,利于提按,写出的字骨力强劲。不过沾墨的量不是很大,个人觉得写楷书比较合适,或者写枯笔书法。
硬毫:主要原料是羊毛,也用用鸡毛、鸭毛或胎发的。特点是笔毫蓄墨多,变化大,写出的字,丰满圆润。适合熟练的行草书法家写长篇的书法,一气呵成。
兼毫:是用软硬毫按不同比例合并制成的,这种笔兼有硬毫笔与软毫笔有优点,软硬适度,便于控制。看样子楼主是初学者,这种笔比较适合你的!
3. 怎样写软笔字
教你个“永字八法”?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1.点法
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
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 ”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
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
竖,也就是“努”。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
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
6.捺法
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
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
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与“ ”末端相似。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4. 毛笔怎么分大小楷
1、衡量毛笔大小的两个重要指标:锋径和锋长,通常只要看毛笔的锋径和锋长就可以断定这支笔大概可以写多大的字。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
2、大楷,八岁至十岁,《中兴颂》、《东方朔碑》、《万安桥记》这是大楷的字帖。中楷,十一岁至十三岁,《九成宫铭》、《虞恭公墓志》、《姚恭公墓志》、《遗教经》这些是中楷的字帖。小楷,十四岁到十六岁,《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乐魏表》、《曹娥表》这是小楷。
扩展资料:
1、大楷笔和中楷笔约润开0.4厘米左右,其它规格可酌情加减。用右手握着笔杆,使笔尖在左手背上慢慢地反复旋转,如笔尖紧紧地团在一起,随手转动不分绺,没有毛从笔尖中蹦出来,不开叉,即为标准;如果有的毛从笔尖中蹦出,此毛即是无锋的秃毛,旋转时蹦出毛过多或笔尖分绺、开叉,这支笔的使用绝不理想。
2、把笔旋转完,再把笔尖润湿、捋直,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笔尖轻轻地捏成扁平型,一般小楷捏成0.2-0.3厘米宽,中楷笔捏成0.4厘米左右,大楷笔再酌情加宽,对着明亮的地方,仔细观察:锋尖齐、锋颖透亮、不偏斜、无明显长毛,但千万不能像刀切过一样齐。反之为“割尖无锋笔”,不能选用。
参考资料:毛笔-搜狗百科
5. 毛笔书法该怎么写
自学书法当然要靠练,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书店买一本大学用的实用书法教程,认真读完,对书法首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这对你在书法方面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选一本名家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临摹。一般说来,应该按楷行草的顺序学习。达到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程度时,(如果你天天坚持练习,这段时间估计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习作去拜师了,这时拜师求教才能领会老师的指导,因为你有实际体会,效果就好。这就是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你拜师的原因。这是对成年人自学而言的,幼儿另当别论。
3、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想搞好,必须刻苦练习,持之以恒,坚持一生。除了有决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随着水平的不断增长,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这对学好书法都是有作用的。至于该学点什么,你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现在也不必一下说得太多。
4、如何练字?有人以为,每天写得越多越好,其实,写得多并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买本自己喜欢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或《圣教序》。你应该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反复看,反复想,开始不要贪多,每天一两个字,把这一两个字写得觉得可以了,再逐渐增多,每天三五个字, 七八个字,十几个字,总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么,想什么?一看笔画形状,点横竖撇捺是什么形状的。二看字型,字是什么形状的,就是组成字的那些笔画是怎么安排组合在一起的,哪笔长,哪笔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间怎么过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间怎么联系的。四看行与行之间是怎么联系的。看清楚了还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么写出来的,笔是怎么动的,就是写字的笔路,笔顺。只有看清楚了,并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练,才能把字写好。你有写好字的愿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恒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见初效,一个月会有大变化,三个月会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练出来了。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