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缩醛、缩酮的通式怎么写
缩醛是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OR基团,C上连接一个H,剩余一个可为任意基团,R可相同,也可不相同。
缩酮: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OR基团,C上不能有连接H,R可相同,也可不相同。
缩醛,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是由一分子醛与两分子醇缩合的产物,如乙醛缩二乙醇,沸点为104℃。苯甲醛缩二甲醇沸点为207℃。缩醛通常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缩醛在酸的催化下易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
缩酮,是一种化学名词,缩酮为醚类化合物,易生成易爆炸的过氧化物。所以需要谨慎使用,用量不宜过度。在酸催化下,半缩酮继续与醇反应生成缩酮。
扩展资料
缩醛性质稳定,许多能与醛反应的试剂如金属氢化物等,均不与缩醛反应。对碱也稳定;但在稀酸里温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原来醛。因此,提供一种保护醛基的好方法,使醛基在多步反应里不被破坏。由于缩醛稳定性和其具有的芳香气味,多用在香料工业,作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也是有机合成原料。
缩醛性质稳定,许多能与醛反应的试剂如格利雅试剂、金属氢化物等,均不与缩醛反应。对碱也稳定;但在稀酸中温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原来的醛。因此,提供了一种保护醛基的好方法,使醛基在多步反应中不被破坏。
由于缩醛的稳定性和其具有的芳香气味,多用于香料工业,作食品、化妆品的添加剂,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通常,用强无机酸催化,醛与过量醇反应即可生成。对于难直接生成缩醛的,可以氯化铵为催化剂,用原甲酸三乙酯代替醇反应生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缩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缩醛
2. 胶团结构的写法
胶团结构式写法:先写胶核,再写吸附层,其中吸附层包括电位离子和反离子,最后写扩散层即剩下的反离子。例如:硅溶胶的胶团结构式:
与之类似,推广到一般的胶团结构式,约定俗成胶粒的分子数为m,而n作为电位离子(反离子)的数目,而且吸附的离子较少,所以m>n,而扩散层的反离子的数目为x,吸附层中反离子数目为n-x,整个胶团呈现电中性。
扩展资料
胶团结构式是用来表示胶团结构的化学式写法,一个胶团由内到外分为三层:胶粒、吸附层和扩散层,核和吸附层组成胶粒,胶粒和扩散层组成胶团。
有时溶液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以上的离子与胶核结构的组成相关,例如:在AgNO3溶液和KI溶液制备AgI溶胶时,需要注意过量的问题,哪一个过量即作为电位离子,而与胶核结构无关的离子作为反离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胶团结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