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冒”字怎么写
一、冒的写法:
二、冒的笔顺:
三、读音[ mào ]的释义:
1、透出;往上升:~汗。~烟。~火苗子。
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雨。~险。
组词:冒烟、冒险、冒雨、冒昧、冒尖
四、读音[ mò ]的释义:
〔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
组词:冒顿、冒名接脚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冒,冡而前也。从冃,从目。
白话版《说文解字》:冒,蒙覆着眼睛前进。字形采用“冃、目”会义。
三、相关组词:
1、冒尖[mào jiān]
装满而且稍高出容器:筐里的菜已经~了。
2、冒犯[mào fàn]
言语或行动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尊严。孩子不懂事,对您多有~,请原谅。
3、冒顶[mào dǐng]
地下采矿时,巷(hàng)道或开采区的顶板塌下来,造成事故。
4、假冒[jiǎ mào]
冒充:认清商标,谨防~。
5、冒顿[mò dú]
(?—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
2. 纸仪如何书写
送纸仪即送楮仪。潮俗凡亲朋旧故逝世,在接到讣告后,即送去挽联、轴幅、纸镪等祭悼物品者,均称为纸仪。
古人认为通过"烧"的方式,会让冥界收到祭品,故以互送纸仪的形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楮在潮汕地区又称构树,也叫谷,树叶形似桑叶而粗糙,四周可有不规则凹缺;树皮富含纤维质,可造纸。
送纸仪即送楮仪。潮俗凡亲朋旧故逝世,在接到讣告后,即送去挽联、轴幅、纸镪等祭悼物品者,均称为纸仪。近代以来,多改送银两、纸币,帮助丧家办理丧事。钱额多少不拘,惟应单数,不能双数。丧家对纸仪均全收后回礼,回礼物品也均单数,有布疋、面巾、糖果等,隆重者或对远方来者,须宴请,俗称食炊饭。
纸仪之所以用"纸",在于所有祭奠用品皆以纸制作,便于火化。古人认为通过"烧"的方式,会让冥界收到祭品,故以互送纸仪的形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而称楮仪,则来源于"楮"。楮在潮汕地区又称构树,也叫谷,树叶形似桑叶而粗糙,四周可有不规则凹缺;树皮富含纤维质,可造纸。
因为楮树皮可造纸,故"楮"也作为"纸"的代称。
也许先人为了避忌,把纸仪代称为楮仪。
3. “冒”字怎么写
一、冒的写法: 二、冒的笔顺: 三、读音[ mào ]的释义: 1、透出;往上升:~汗。
~烟。~火苗子。
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雨。~险。
组词:冒烟、冒险、冒雨、冒昧、冒尖 四、读音[ mò ]的释义: 〔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
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
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 组词:冒顿、冒名接脚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冒,冡而前也。
从冃,从目。 白话版《说文解字》:冒,蒙覆着眼睛前进。
字形采用“冃、目”会义。 三、相关组词: 1、冒尖[mào jiān] 装满而且稍高出容器:筐里的菜已经~了。
2、冒犯[mào fàn] 言语或行动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尊严。孩子不懂事,对您多有~,请原谅。
3、冒顶[mào dǐng] 地下采矿时,巷(hàng)道或开采区的顶板塌下来,造成事故。 4、假冒[jiǎ mào] 冒充:认清商标,谨防~。
5、冒顿[mò dú] (?—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