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滚的拼音怎么读
拼读音节:g—ǔn→gǔn
“滚”的拼音:gǔn
「滚」基本解释
1. 水流翻腾:大江~~东去。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 形容急速地翻腾:风烟~~。
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水煮开,沸腾:~沸。~开。
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眼,初滚曰蟹眼,渐大曰鱼眼。——宋·庞元英《谈薮》
4. 旋转着移动:~动。翻~。后~翻。~筒。~珠。~雪球。
譬如甑蒸饭,气从下面滚到上面又滚下,只管在里面滚,便蒸得熟。——《朱子语类》
5. 走开,离开(含斥责意):~出去!
快滚开,你这个小畜牲?
6. 一种缝纫方法,沿着衣服等的边缘缝上布条、带子等:~边。
如:在衣服上滚上花边。
7. 很,极,特别:~烫。~圆。~瓜流油。
如:他可是养猪能手,五十头肉猪,头头滚瓜溜圆。
8.(形声。从水,衮声。本义:大水奔流貌)
同本义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9.[方言]∶轮车
手摇车是一种正方形的木板车,下面四个滚子放在铁轨上。
2. 上的拼音怎么写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上读音:shàng、shǎng,注音:ㄕㄤˋ 、ㄕㄤˇ
释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上shǎng(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上面[shàng miàn]
位置较高的地方。
2、上衣[shàng yī]
上身穿的衣服。
3、头上[tóu shàng]
头的上方;头顶。
4、向上[xiàng shàng]
朝上。
5、跟上[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
3. 拼音声调怎么写
一:拼音声调包含四个:
一声平(—)
二声扬(/)
三声拐弯(∨)
四声降(\)
二、标省调规则:
1、按a、o、e、i、u、ü出现的先后顺序,声调标在先出现的声母上,如:ao,声调标在a上;ei 声调标在e上,ie声调也标在e上.
2、声调标在i上时,应将i的点去掉在标声调.
3、ü字母在见到j q x y时应去掉两点再标声调.
4、在i u放一起时,如ui、iu声调永远标在后,如liu(刘)声调标在u上,kui (魁)声调标在i上.
扩展资料
拼音声调,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
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