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折字旁怎么写
折
部 首 扌
拼 音 :shé zhé zhē
[ shé ]
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桌子腿撞~了。
2.亏损:~本儿。~耗。
3.姓。
[ zhé ]
1.断;弄断:骨~。把树枝~断了。
2.损失:损兵~将。
3.弯;弯曲:曲~。百~不挠。
4.回转;转变方向:转~。刚走出大门又~了回来。
5.折服:心~。
6.折合;抵换:~价。~账。~变。
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打九~。
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
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
10.姓。
11.折叠:~扇。~尺。她把信~好,装在信封里。
12.折子:奏~。存~儿。
[ zhē ]
1.翻转:~跟头。
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一~就凉了。
2. 四尺宣纸写对联,每联要折出7个字位,怎么折最好上下每两个字间都
七字联是最多的,你按一下顺序:1、四尺宣纸长度是137厘米.2、上下各留2厘米作为余头,为每字占19厘米(包括间隔).3、一头留出来21厘米(边上2厘米先折一下.以上时间长了凭经验就行),将另一个边留2厘米后,对齐留出21厘米线,这样对折一下;4、两头再对折;5、两头再对折.6、如果需要间隔,那你就按设想间隔的一半,折两头.实际上不用再折间隔了,写的时候写到每个中间就好了.这样打开来就是七字.时间长了以后,根本不用测量多少厘米,凭着经验目测,按这个方法折就没问题.楼下这位李经理说四尺宣纸144厘米长,不知有何依据?国家标准和市场上商品就没有144厘米长度的宣纸.请查阅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颁布的《宣纸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宣纸国家标准GB/T 18739-2008(2008年6月25日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只摘录四尺纸标准:四尺单 重四尺单棉连四尺夹 (以上每刀重略)四尺二层 690*1380 每刀重/kg4.10,允差:+150 —200四尺三层 700XI380 每刀重/kg5.55 允差:+150 —250罗纹 (以下每刀重略)皮四尺单皮棉连扎花因为有允许误差,故一般买到的多是137厘米长.因此,卖字画的标注四尺整张具体尺寸,为了避免买家说短尺惹麻烦,都说是137 * 68.。
3. 折”字怎么读
在公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写着“请勿攀折树枝”的牌子,还会听到人们说“树枝折了”。
你知道这里面的“折”字分别怎么读吗? “折”字的读音有三种:zhé、shé、zhē。词性、词义及用法不同时,“折”的读音不同。
作姓氏时读shé;名词、量词读zhé;动词有三个读音,大体上可以根据意义和用法加以区分: (一)表示翻转、倒过来倒过去的意思,读zhē,如折跟头、折腾。 (二)表示经济上的亏损,读shé。
如折本。 (三)表示弯曲、回转、转变方向、折服、折扣、折叠等意思读zhé。
如折断、打折、骨折。 (四)表示断的状态读shé,如树枝折了、皮带折了。
此外,shé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可作补语;zhé一般用于复合词,可以带宾语、补语。 试一试读下面的句子: 1.老师教我们玩折纸游戏。
(zhé) 2.小明从单杠上摔下来,摔折了腿。(shé) 3.今天商店里在打折,快去买吧。
(zhé) 4.演员在舞台上折了一个跟头。(zhē)。
4. 竖折怎么写田字格图片
竖折的田字格写法如下:
竖折的字:山,断,区
扩展资料:
笔画(bǐ huà)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提、折(乛)、钩(亅)”,又称“永字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