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拼音怎么写
汉语拼音:huáng
1.简体汉字:黄
2.繁体汉字:黄
3.汉语拼音:huáng
4.黄的部首:黄
5.笔画总数:11
6.汉字结构:上中下结构
7.汉字笔顺: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8.笔顺读写:横竖竖横竖折横竖横撇捺
9.黄基本解释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10.黄常用词组
①黄埃 huáng āi
黄色尘土
②黄巴巴 huáng bā bā
〈方〉∶枯黄而没有光泽
这孩子黄巴巴的,可能得大病了
③黄包车 huáng bāo chē
〈方〉∶人拉车
④黄表纸 huáng biǎo zhǐ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
⑤黄檗 huáng bò
俗作黄柏,落叶乔木。内皮色黄性寒味苦,可入药,亦可作染料
鲜支黄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⑥黄灿灿 huáng càn càn
形容金黄而鲜艳的颜色
⑦黄巢起义 huáng cháo qǐ yì
黄巢所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公元875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的政治口号。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也叫齐。后来起义虽被唐王朝所镇压,但却导致了唐王朝的迅速灭亡
⑧黄疸 huáng dǎn
病人的皮肤、组织和某些体液的黄色色素沉着,由胆汁色素沉着引起。系由于胆汁之正常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如在某些肝病时)或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内出血后或各种溶血状态时)而出现的症状。又称黄瘅。身黄、目黄、小便黄是其三大主症。
⑨黄道 huáng dào
太阳每年在恒星之间的视轨迹,即地球轨道面与天球的相交线
参考资料
查字网:
2. 林巧宜拼音怎么写
(林巧宜)拼音如下:
【汉语拼音】林(lín) 巧(qiǎo) 宜(yí)
【无声调版】 林(lin) 巧(qiɑo) 宜(yi) (这一种供拼音输入)
Ps:在拼写拼音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混淆。如in和ing,en和eng等。
2)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可混淆。如zi和chi,si和shi等。
3)声调符号切不可标错位置。如把会(hui)的第四声错标在字母u上,实则标在字母i上。
4)处理“一不七八”等变调的字标注按原调,读的时候要变调。比如,一定,“一”原本是一声,但是要读成第二声。
参考资料[变调]:/link?url=fV0NQvU_q7t8M-rd3brZ1JqpqdPWFQBOmnnoDviTQs35Yfr3uaTosRyPY0JVn_fX3CpsX4Wg99HBgSI3Z9iSLK
3. "狗"字的拼音怎么打
拼 音 gǒu
部 首 犭
笔 画 8
释义:
〈名〉(形声。从犬,句( 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同本义
〈形〉詈词。该死的。百表示度极端蔑视 ;指事之失问度或人之失意
〈动〉谄媚,奉承 。
出处:
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
艮为狗。——《易·说卦传》
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春秋·答考异邮》。注:“狗,斗之精所生也。”
以狗御蛊。——《史记·秦本纪》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
词组:
1.猎狗[liè gǒu]
用于追猎的狗,具下垂的大耳朵、深沉的叫声和利用嗅迹跟踪猎物的本领,又称猎犬。
2.黑狗[hēi gǒu]
黑毛狗。
3.狼狗[láng gǒu]
外形似狼的一种优良狗,凶猛而嗅觉灵敏,可充作军犬、警犬、猎犬等。
4.狗獾[gǒu huān]
即獾答。
5.狗屁[gǒu pì]
指所说所写的一无是处--一般认为是粗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