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暗示的作文应该怎么写
一本书的暗示
“妈妈,这次军训队列比赛我们队赢了男生队!”我激动地向妈妈报告好消息。这个成绩可来之不易!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军训。军训中教官每天都会要求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队列比武。开始几天,我们女生队总是输。大家像泄了气的皮球,提不起劲来。看着大家沮丧的样子,我想:大家都非常想赢得比赛,但为什么总是有人会出状况?怎样才能赢得比赛呢?我们得想想办法!
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我想起了《狼图腾小狼小狼》书中关于狼群捕食的那段描述:狼群偷羊,不是一只狼的单独行动而是大家团队作战,通过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每只狼的优势,并保证体格较弱的狼也有食物。我们女生体力本就不如男生,不就像狼群中体格较差的小狼?面对这一场团队比赛,我们女生必须将特有的认真和耐心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削弱女生体力差的弱点,形成新的团队竞争力,这样才能像狼群一样赢得饱餐。我激动地和大家讨论,决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训练,坚持不懈地耐心练习。
会操比赛开始了,那天的太阳特别大,大家站在操场上,一会儿就热得浑身是汗,衣服就像是在水里浸过了一般。我也热得头晕眼花,心想:如果这时候能休息一下,那该多好呀!这一开小差,动作就不太标准了。但马上,我想到了那天讨论打败男生队的计划。于是我咬牙坚持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而且我发现,我们女生队每个人都集中精神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听着教官的口令,我们整齐划一认真地做着动作。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我们队战胜了男生队。我们激动地大声呼喊起来,我仿佛觉得,我们就是那一群英勇无畏的小狼。
狼是蒙古人最尊重的动物,它身上那种顽强、执着、团结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我也要像小狼一样,在今后的生活中以自己的智慧、坚强、勇敢、独立,和我的狼群一起创造更多的精神力量。
2. 怎么暗示呢
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不明白地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景象使人领会。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天主教,有教主,时来时去,来时於街巷遍贴劝善文,即属暗示。”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 乐华 对于 王先生 所说的‘方块字’三个字,很感到趣味,他不但记起了幼时母亲写给他的红色的小纸片,还得到种种文字上的丰富的暗示。”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又如灯光、音乐也可暗示情感,给与表演上很大的帮助。”
暗示(suggestion)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暗示一般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4种。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
暗示者可以是个人、群体(外来暗示),也可以和受暗示者同为一人(自我暗示)。可采用言语,也可通过手势、表情、动作以及环境进行。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
心理学解释
编辑
暗示(suggestion)用间接的方法诱使人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其特点在于暗示实施者不需说理论证,只是动机的直接“移植”;暗示接受者则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附会地接受。对暗示机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V. M. 别赫捷列夫认为暗示是每个人固有的现象,属于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无意识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暗示可以借助言语的形式,可以由人或情景施授,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 [1]
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在这方面,暗示与劝说是相同的。但暗示不是靠逻辑推理和理论论证,而主要是靠提示,在这方面,它与劝说又有区别。暗示与指示、命令也不相同,它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因此,所暗示的一般多是比较简明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复杂的理论思想或事物,只靠暗示是不行的,需要应用教育、说服等手段。至于一些非要别人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则需要有指示和命令。暗示与模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