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墓碑
墓碑文写法有字数的排列按生老病死苦之数,主要分为堂号、中牌字、出生及忌日、孝男等四大部份。
●堂号:为百家姓氏之发源地,例:杨堂号为弘农,另一种写法为出生地,为亡者出生的地
方。字数为两个字,由右至左排列。
●生日:为亡者出生及过往的日子,一般为农历。外省人以国历忌日。基督教为西元可分为按
民国年及甲子年排列,排列字数为(生)。
农历:生於民国廿年二月十八日
殁 民国八七年二月三日
生 甲子年梅月八日
殁於已卯年端月九日
●中牌字:主要写亡者之姓名,字数为七字或十二字(老),如遇字数不够时可用之、公、
娘等助词书写,安乐园及菩提园为七字。
※小孩、年轻的亡者:故考○○○佳城
女生写:故妣○○之佳城
※有后代之亡者:男:显考○○○佳城
( 未做祖辈 )女:显妣○○○佳城
※做祖辈之亡者:男:显祖考○○○墓
女:显祖妣○府○氏○○之佳城门
●考男:为后代子孙立碑人,字数排列为(生)
例:孝男○○立石
阳世子孙立石
○○
孝男○○同立石
五大房子孙立
○○
.tw/1024x768/main5/right523.htm
2. 墓碑怎么写
撰文/陈保才
每人都得死,每人都有他的墓志铭。只不过,有的人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真的不知道呢,还是先让我学学苏青的墓碑吧。
在《归宿》里,苏青的母亲劝苏青:“我想回去写一张遗嘱,叫你弟弟将来替我们做坟时剩出一方空地,将来你便同我永远作伴好了。”
——我想我将来断不定就有儿子,有儿子也未必就做大官,所以像许多伟人的父亲那样,我的墓碑上也断不会写上“某某之父”或“陈某某之父墓”。
妻子呢,或许会有,但是那种贤惠,善良而又朴实的女子,也断不会做女王,断不会大红大紫,所以将来的墓碑上写上“某某氏之夫”,亦不大可能。况且,就算她当了女王,我也不至于俗到这种妻贵夫荣的地步。
那么写上“陈某某之子墓”该当如何呢?也不好。因为我的父亲乃平凡之人,虽一生磊落,但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不像那些将军啦,政治家啦,死后可以立国悼,去什么堂供人瞻仰。己已不能,何况其子?所以我将来靠父亲的英名留世是不大可能了。除非将来我自己出名,子贵父亦贵,不过那时倒更应该将类似的话写在父亲墓碑上才对。
我想我将来肯定不会做大官(现在看来已不大可能了,而且也不乐意),那么元首的写法是不需要了。亦未必成英雄,那么英雄的事迹亦可省略了。像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一样,我的墓上最可能(也最应该)写的就是“文人陈保才之墓”,何也?因为我是文人啊,是文人当然就得恪守文道,文如其人,人如其名,名如其文,况且我并没觉得直呼文人有什么不好,虽说没写出经典作品,连作家都不能算,但我毕竟一生侍弄,那么我的辛苦,用功,以及一生那些不为人知的寂寞也可尽显墓碑之中。
3. 如何写致墓词
致墓词
暖暖红日,徐徐春风,漫山遍岭,绿树红花,热血青年,壮志满怀。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此悼念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们,是他们保卫了我们美丽的家园,是他们给了我们新的生活,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先辈们肃然起敬。
当年,先辈们怀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直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开辟了一条结实的道路。
躺在这里的先辈们有的是将领,但更多的还是普通的战士;他们有的有名,但更多的却都有是无名英雄,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有是人民的好儿女。有的战士牺牲时还只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他们连死都不怕?是他们的亲人,他们想自己的亲人过上好日子;是这片土地,他们不想愧对于生他们养他们的热土,是祖国,他要解放救祖国于水深热火之中,事实也确如此,正因为有了他们,新的中国才能崛起,他们是祖国大厦的奠基石。
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以先烈们为榜样,时刻把祖国牢记在心,时刻记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时刻以建设祖国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此来特慰先辈们的在天之灵。
同学们,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要把这短暂的一生奉献给无限的祖国建设,让我们携手共进,全力以赴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计算机系团委
2004年3月
4. 墓碑怎么写
原发布者:gxntpyk
墓碑1、由来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2、形式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
5. 墓碑上的字怎么写,都写什么,有一定的格式吗
碑文
--------------------------------------------------------------------------------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因为只有《郭泰碑》是颂当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则都颂非其人,可见他作墓碑大多是对人溢美过誉的。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这批评虽然全是出于韩愈保守的个人偏见,很不持平,但是,作为碑文,他采用褒贬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称人之善、不称人缺点的传统做法,却是值得提倡的。总之,不管褒也罢,贬也罢,以不失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古人的墓碑、墓志都有定制。碑多是长方形,螭首龟趺。碑头用篆体书写某朝某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额"。墓志较小,多为方形,刻石加盖,上写某官某人墓志,叫做"书盖"。有了"篆额"和"书盖",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题目了。
墓碑文的题目。称墓碑铭并序的,是先序,次碑,后铭;称墓志铭并序的,先序,次志,后铭;称墓志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无铭;称墓铭的,有铭而无志;也有虽只名志或碑,却各项都具备的。
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
6. 碑文怎么写
碑文的形式有多种,写法也有一定差异。
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扩展资料
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
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六类。功德碑,庙碑,墓碑,纪念碑,记事碑,诗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碑文
7. 如何写 碑文 墓志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 ,一个是唐朝的韩愈。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因为只有《郭泰碑》是颂当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则都颂非其人,可见他作墓碑大多是对人溢美过誉的。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这批评虽然全是出于韩愈保守的个人偏见,很不持平,但是,作为碑文,他采用褒贬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称人之善、不称人缺点的传统做法,却是值得提倡的。总之,不管褒也罢,贬也罢,以不失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古人的墓碑、墓志都有定制。碑多是长方形,螭首龟趺。碑头用篆体书写某朝某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额"。墓志较小,多为方形,刻石加盖,上写某官某人墓志,叫做"书盖"。有了"篆额"和"书盖",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题目了。
墓碑文的题目。称墓碑铭并序的,是先序,次碑,后铭;称墓志铭并序的,先序,次志,后铭;称墓志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无铭;称墓铭的,有铭而无志;也有虽只名志或碑,却各项都具备的。
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
8. 墓碑落款怎么写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 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