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遗失的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丢失。
部首:辶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半包围结构,形声;从贵、辶声。
遗 yí
〈动〉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1. 丢失:~失。~落。
2. 漏掉:~忘。~漏。
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
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
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
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
8. 抛弃:~弃。
常用词组:
遗案 遗产 遗臭万载 遗传 遗传学 遗存 遗毒 遗范 遗风 遗腹 遗稿 遗孤 遗骨 遗骸 遗憾 遗恨 遗患 遗祸 遗迹 遗教 遗精 遗老 遗老遗少 遗留 遗漏 遗民 遗墨 遗男 遗尿 遗弃 遗缺 遗容 遗少 遗失
遗失 yí shī: 基本意思是丢失;丢弃。
引证释义:
1.丢失;丢弃。
《北齐书·皮景和传》:“属 寿阳 已陷,狼狈北还,器械军资,大致遗失。”
2.遗漏。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迨 甘泉 分县修志,得六十六人,而国朝画家不过十四人,皆 扬州 土著,书家不过三人,则其遗失多矣。”
3.失误;过失。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唐 杜甫 《北征》诗:“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4.指散失的文章、典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贺》:“ 李藩 缀集其歌诗,因托 贺 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
5.遗忘;忘记。
《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汉 郑玄 笺:“ 成王 之令德不过误、不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 周公 之礼法。” 孔颖达 疏:“又言 成王 所以蒙天之德,泽及子孙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过误,不遗忘,志唯循用旧典之文章,言能遵用 周公 礼法,故得福流子孙。”
6.因失禁而排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部二·鸡》:“小便遗失,用鸡膍胵一具,并肠烧存性,酒服。男用雌,女用雄。”
2. 遗憾的遗字是怎么写
遗
[yí]
部首:辶
五笔:KHGP
笔画:12
繁体:遗
[解释]1.丢失:~失。~落。 2.漏掉:~忘。~漏。 3.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 4.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5.死人留下的:~骨。~言。~嘱。 6.不自觉地排泄:~尿。~精。 7.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 8.抛弃:~弃。
3. 古文中的遗是什么意思
yí
①<;动>;遗失;丢失。《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②<;动>;放弃;舍弃。《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名>;遗失的东西。《乐羊子妻》:“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④<;动>;遗留。《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
【又】特指死人遗留下来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wèi
①<;动>;赠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②<;名>;给予的东西。《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风】流传下来的风尚。
【遗民】改朝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
4. 遗产的遗字怎么写
部首 辶
笔画数 12
笔画 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丶フ丶
遗 yí
1. 丢失:~失。~落。
2. 漏掉:~忘。~漏。
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
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
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
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
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