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谷字的行书写法
谷字行书行楷的写法如下图:谷字行书行草的写法如下图:拼音:gǔ 部首:谷笔画:7五笔:WWKF笔顺编号:3434251四角号码:80608释义: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
万丈深~。2.谷类作物的总称。
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4.〈方〉稻。
也指稻的子实。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五谷[wǔ gǔ] 五种谷物。
通常指稻、黍(shǔ)、稷(jì)、麦、豆。也泛指粮食或粮食作物。
《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五谷谓大麦、小麦、稻谷、大豆、胡麻。”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
2.谷子[gǔ zi]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条状披针形,有毛,穗状圆锥花序,子实圆形或椭圆形,脱壳后叫小米,是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也叫粟(sù)。
沙汀 《幺木匠的故事》:“哪家谷子一亩田打了多少,哪家黄豆瞎了,全都一目了然!”3.峡谷[xiá gǔ] 狭而深的谷地。一般因河流强烈侵蚀而成。
如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二章:“越过一道山梁,他们就沿着山边的小径穿行在峡谷里。”
4.溪谷[xī gǔ] 被溪流侵蚀的狭陡的凹谷。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他的跛腿还是被他追赶失脚,掉到溪谷里跌伤了的。”
5.秕谷[bǐ gǔ] 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鲁迅 《呐喊·故乡》:“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
2. 谷字的行书写法
谷字行书行楷的写法如下图:
谷字行书行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gǔ
部首:谷
笔画:7
五笔:WWKF
笔顺编号:3434251
四角号码:80608
释义: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五谷[wǔ gǔ]
五种谷物。通常指稻、黍(shǔ)、稷(jì)、麦、豆。也泛指粮食或粮食作物。
《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五谷谓大麦、小麦、稻谷、大豆、胡麻。”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
2.谷子[gǔ zi]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条状披针形,有毛,穗状圆锥花序,子实圆形或椭圆形,脱壳后叫小米,是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也叫粟(sù)。
沙汀 《幺木匠的故事》:“哪家谷子一亩田打了多少,哪家黄豆瞎了,全都一目了然!”
3.峡谷[xiá gǔ] 狭而深的谷地。一般因河流强烈侵蚀而成。如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二章:“越过一道山梁,他们就沿着山边的小径穿行在峡谷里。”
4.溪谷[xī gǔ]
被溪流侵蚀的狭陡的凹谷。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他的跛腿还是被他追赶失脚,掉到溪谷里跌伤了的。”
5.秕谷[bǐ gǔ] 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
鲁迅 《呐喊·故乡》:“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
3. 谷的笔顺怎么写呀
”谷来“的笔顺写法是:撇、点、撇、捺、竖、横折、横、拼音:[ gǔ ] 释义: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谷。
万丈深谷。 2、谷类作物的总称。
也特指粟:五 谷。谷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
也指稻的子实。 笔画: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一、五谷 [ wǔ gǔ ] 释义:五种谷源物。
通常指稻、黍(shǔ)、稷(jì)、麦、豆。也泛指粮食或粮食作物。
二、谷物 [ gǔ wù ] 释义: 1、谷类作物的子实。 2、谷类作物的通称。
三、谷子 [ gǔ zi ] 释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条状披针形,有毛,穗状圆锥花序,子实圆形或椭圆形,脱壳后叫小米,是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也叫粟(sù)。
四、峡谷 [ xiá gǔ ] 释义:狭而深的谷地。一般因河流强烈侵蚀而成。
如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 五、溪谷 [ xī gǔ ] 释义: 1、被溪流侵蚀的狭陡的凹谷。
2、通常有小溪或河流的低地zhidao或低洼地带。 3、山与山之间低陷的地方。
4. “谷”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谷为多音字,全部读音为:【gǔ】【yù】【lù】
主要释义为:庄稼和粮食的意思,例如谷子。
1. 经常用于的是庄稼和粮食,例如:五谷。
造句:多吃五谷杂粮,有利身体健康。
2. 两山之间的夹道或者流水道,例如:山谷。
造句:那边山谷里的花特别好看。
3. 用于比喻困境,例如:进退维谷,进退两难的意思。
造句:车走到半路,没油了,这里是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真是进退维谷啊。
4. 木名。又称“楮”,落叶乔木。新生枝密披灰色粗毛。叶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叶端渐尖。初夏的时候开淡绿色小花。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鲜红色,皮可制桑皮纸。
5. 古时也用于官俸。古人常以谷物计禄。
6. 古时城池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平阴县西南。
7. 姓氏。
5. 节气歌是怎么写的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另外,还有一首24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6. 谷的繁体字
“谷”字的繁体字是:榖
读音:gǔ
释义:
1.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河~。
2.喻困境:进退维~(进退两难)。
3.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百~。
4.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米。稻~。
5.姓。
笔顺:撇、点、撇、捺、竖、横折、横
部首:谷
笔画:7
组词:
1.峡谷[xiá gǔ]:两坡陡峭、中间狭而深的谷地。
2.五谷[wǔ gǔ]: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3.谷子[gǔ zi]: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条状披针形、有毛,穗状圆锥花序,子实圆形或椭圆形,脱壳后叫小米,是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也叫“粟”。
4.山谷[shān gǔ]: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
5.谷物[gǔ wù]:能得到含淀粉的种子且适于做食物的植物子实(如小麦、玉米和水稻); 亦指生产的种子(未加工状态)。
“谷”字出自:
1.水注溪曰谷。——《尔雅·释水》
2.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3.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4.含溪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