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硬笔楷书
编辑导读内容简介硬笔字是书法艺术之一,它受到青少年学生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硬笔书法。本书是作者在借鉴古今书法家练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练习写字的客观规律出发编写的,是作者多年从事硬笔书法研究创作和教学的经验结晶。
全书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介绍了汉字的各种笔画、偏旁部首、结构、布势、章法的书写要领。所有汉字都符合规范化书写,具有系统性、严密性、科学性、准确性、艺术性的特点。
本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读者读与写,从而心手并用,兴味盎然。本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练习,可作为学习硬笔书法的读者临摹的范本。
作者简介本书目录一、硬笔书法概述二、硬笔字的书写工具三、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四、楷书偏旁部首的写法五、硬笔楷书的结构六、字体结构综合练习七、硬笔楷书的章法布局附录:硬笔楷书习作精彩书摘。
2. 如何写好硬笔楷书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到老都难改。
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 书写姿势非常重要。
现在中学生的近视率远远高于小学生,有的班级80%戴上眼镜,这一状况与书写姿势不讲究有很大关系!因此,不能不引起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能减少疲劳,保护视力,保障身心健康,而且能端正学习态度,“写字如做人”——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
古谚: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坐如钟——就是坐得稳如钟鼎。
一般要求头正、身直、臂开,两脚平放在地。注意要自然、放松,没有必要昂首挺胸。
头正略向前倾;背直,胸距桌边一拳左右;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右手握笔,左手按纸,眼离纸面约一尺,相当于你的前臂的长度;两脚平放,略分开,不要并拢或翘在别处。 执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书写的速度,书写的效果。
这里以书写钢笔字为例,一般采用三指执笔法: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相当与小指的两节长度),用大拇指、食指分别从两个方向夹住笔杆,用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
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最高处,与纸面成50%左右。
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才能保证执笔高,运笔灵活。
刚开始肯定有点不适应,随着习惯的养成,书写速度、舒适度必将大大提高 书写工具硬笔书写方便,主要因为使用工具比较简单,无非笔、纸、墨。笔? 硬笔是指钢笔、铅笔、圆珠笔、蘸水笔、签字笔、粉笔等笔尖为硬质材料的笔,相对于传统的书写工具——毛笔,硬笔缺乏丰富的表现力,但就实用而言,毛笔无法像硬笔那样书写灵活、方便、快捷。
练字使用钢笔最为普遍,钢笔的种类很多,令人眼花缭乱。检验一支笔的好坏,只要蘸一些墨水在纸上写上一撇一捺,便能见分晓,出水均匀,书写流畅,不拉纸,而且能写出粗细便是好笔。
练字根本不需要用金笔,一支普通的铱金笔足以练就一手漂亮的字来。弯头钢笔表现力比较特殊,很多型号书写都极不流畅,偶尔写几个大一些的字还行,练字就不适宜了。
钢笔要注意保养。首先不要在硬质材料上,如木板、金属、水泥、墙壁上乱画;平常书写时纸下略垫一本簿本,或者松软一点的卡纸书写会更加舒畅;如果超过一星期不用钢笔,建议洗净保存;最好每月清洗一次。
铅笔也是练字的好工具,铅笔没必要削的太尖,磨的略秃一些,书写将更为流畅,纸下垫张卡纸,你会发觉,铅笔手感比较细腻,也能写出笔画的粗细来。特别适合临写行书以及古代碑帖。
圆珠笔、签字笔弹性太小,笔画不容易表现出粗细,在纸下垫些簿本很有必要。 粉笔书写要学会转动笔头方向,不要总是用一个侧面书写,粉笔头尽量弃用。
纸? 纸张只要不洇就行。复印纸、牛皮纸等略有摩擦力的纸最适宜钢笔、蘸水笔、签字笔书写;铜板纸一类的光滑的纸张适宜圆珠笔书写。
墨? 钢笔、蘸水笔都要使用墨水。练字使用碳素墨水最为理想,颜色庄重而有光泽,写在纸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
用钢笔写字,墨水一般使用同一颜色、同一牌子的,避免混用,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杂质:每次书写完,应及时套上笔帽,否则,笔尖上的墨水会被晾干,下次书写时下水就不流畅了,每次也不要汲太多的墨水,那样下笔时,出水太多,容易弄脏纸面。有些墨水需要在瓶里多摇晃几下,书写颜色才会浓厚。
进口的墨水一般颜色较浅,只适于签字笔使用。书画墨汁含有大量胶汁,不适宜钢笔使用。
选帖? 现在市面上字帖太多,良莠不齐。“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练字必须要选择好的字帖。
到底什么样的字帖适合自己呢?练字的人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在那些方面加强练习,然后量体裁衣,选择自己喜爱的字帖,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选帖方法:? 选择经过权威认定的字帖? 可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权威机构,不过各级教育部门、各地的写字评级机构推荐的字帖,是可以信赖的。出版字帖也没有权威机构约束,似乎谁都可以出版字帖,因此提醒你千万不要盲目迷信“xx家”出版的字帖。
写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并不都适合你学习。 选择“规范”的字帖? 对于初学者,特别是中小学生来说,一定要选择书写合乎规范的字帖。
笔画结构、偏旁部首应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即国家语委公布的规范写法。书写是否规范,同时也反映出书写者的素质与修养。
试想让你跟一位江湖骗子去学习,那岂不是误入歧途吗? 选择实用和自己喜爱的字帖? 根据书写内容来分,字帖的类型很多,有的注重技法训练,比较系统的帮助你去练字;有的注重内容,例如古诗字帖,或者诗书画结合,有助于练习者素质多方面提高;还有的专门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配套书写的字帖,书写规范,利于现在繁忙学务重压下的学子练习。 字帖书写风格各异,有的规范严整,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激励奔放。
人的爱好兴趣不可能一致,同样一本字帖,张三写得如鱼得水,从心所欲,而李四写起来却力不从心、难有进步。因此,首先该对各种风格类型的字帖加以选择,并慎重确定自己的专攻对象。
在临帖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症下药地换帖临习。这。
3. 怎样写好楷书钢笔字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o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
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
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
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 “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
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
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第三要练手。
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
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
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
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
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
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
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第五要练笔画。
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
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
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
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
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
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
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3.练字的一般步骤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
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
4. 怎样写好钢笔楷书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
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
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
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
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钢笔行书的特征 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张怀在《书断》中是这样阐述行书产生原因的:行书者。
后汉刘德升所造也。既正书之小伪。
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帮谓之行书。
在东汉晚期已有行书了。从行书的产生。
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开成独立的“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
行书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
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
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实用目的。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
另外,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
行书为要” 。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
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南北朝至初唐书坛,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
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
元至明中叶。无论是赵孟还是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
明代晚期限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其特点: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的具个性化的行草书家。
二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前者是一种“尚势”书风。
后者是民间碑书体风格。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
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
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2)笔势流动 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 间增加勾挑与牵丝。
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
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 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
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3)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4)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
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硬笔书法临写指南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
由此而产生的作品,即为硬笔书法作品。
5. 怎么写钢笔字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
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
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
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
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
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
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
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
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
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
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
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
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
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
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七、要想写好每。
6. 硬笔书法写什么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前者主要是强调艺术性,后者主要是强调实用性。
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等等;而实用硬笔书法,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用,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
7. 硬笔书法怎么写 楷书硬笔书法 田 硬笔书法
其实,毛笔字与如今的硬笔字,无论是真草隶篆,写法都基本一样。仅仅是笔道粗细不同。
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每个字的,点横竖撇捺钩折提,
都相同。
写字的力度大小相同。
硬笔字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又有一番滋味。
所谓的硬笔字,包括:铅笔,石笔,粉笔,圆珠笔,自来水笔,蘸水钢笔,尼龙笔,记号笔等等写出来的字。
注意:
写字,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都认识,表现出来的是共性。
书法,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怀的艺术,不是必须让人们都认识,可以让某个圈子里的有文学修养的人,产生美的震撼,和各自的思维再创造。属于个性的彰显。
……
毛笔字里的米字格田字格等,在硬笔字也可以适用!——那多是楷书字体的。
至于说行书字体,隶书字体,魏碑字体,行草字体,草书字体等等,各有千秋。
媒体上极为常见与采用的,是《华文行楷字体》。虽是毛笔字的,但是与写硬笔字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