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讲课稿
说课是近年来教育界在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说课的基本模式已由创立初期的单纯说课式变成现在的“说课一听课一评课”式。但是对什么是说课,说课说什么,说课应注意什么等有些教师甚至教学校长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笔者仅就上面的问题淡点认识和看法。
一、说课是什么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课讲稿)的形式,向同行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说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以教材中的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为课题,在正式上课之前,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原则为指导,来探讨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教学要素、方法、手段)的最佳排列与组合,并合理地规划教学程序,使它们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中形成一种优化的结构形式。说课,是指教师在有限时间(一节课的1/4—1/3)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听众,它不失为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为了说好课,授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和学法,掌握课堂教学规律;要钻研教学大纲、全面熟悉教材,细致了解学生,认真撰写说课提纲与讲稿。通过现场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双向交流,共同提高;对钻研课题和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统一认识,以研促教,以评促改。由此可知,说课活动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说课对当今教师来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
二、说课说什么
说课要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是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上,说对教材的理解、处理、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其目的是把握教材,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要求说出:(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前后联系。(2)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即为什么是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3)本节课要实现的目标及确定它的依据。
(二)说教法
说教法,主要是说本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具体要求说出:(1)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2)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即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3)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说学法,主要是怎样说出学习指导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措施让学生爱学、会学、会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会学、会用知识主动自觉地学习。具体要求说出:(1)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什么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何种职业技能和学科研究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主要是说怎样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以及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其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具体要求说出:(1)怎样安排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要求?(2)本节课师生教与学双边协调活动的具体安排和依据,以及怎样在教学各环节中安排好学生的认知活动,并在时间分配上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3)本节课板书的设计及设计意图,课内外作业练习的布置和训练意图。
三、说课应注重什么
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一新授课一举例一巩固一置疑一小结一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前置补偿一揭题展示一反馈矫正一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
2. 讲课讲义如何写
讲课讲义的没有固定格式和固定内容,根据不同的主题编写内容把事情和道理准确表达出来就行。
一般是这样书写的:
1、简介课程的目的和内容:就是你这篇讲义主题和围绕这个主题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及相关内容。
2、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或主题进行展开。通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具体事例等丰富讲义内容或通过授课传达制度、规定。
3、跟一般叙事性讲演稿类似,没有规定模式,只是围绕你授课的目的进行阐述就行。
扩展资料:
课堂讲义的好处
1、课堂讲义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
2、课堂讲义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课堂讲义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
4、课堂讲义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讲义可以作为学生笔记,可以记下,它书本上没有的,包含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不断积累 以便获得许多新知识。
资料链接:百度百科-课堂讲义
3. 课堂教学情况怎么写
发生了什么具体问题,有什么教学问题没解决,要怎样解决。
1、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握课堂教学艺术,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2、自信,从某种角度上说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应当是在某专业、某领域学有所成的人。学识广博的人由于有深厚的知识学问 "垫底",因此当他面对学生时,自然会流露出一种自信来。这种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人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3、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具有一定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去传授知识。但自信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容易引起接受者的逆反心理,令人反感,因而不利于知识的传播。自信与自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表现出来,举手投足,甚至表情、神态都可以透露出这种心理的轨迹。要把握好这个"度",非得练好"内功"不可。
4. 课堂实录怎么写
课堂实录简明写法(附案例一篇)
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课堂实录怎么写?下面做简要说明,供老师们参考。
一、要实录的课必须是优质课。
二、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记录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剧本对白式。即采用师生对白的方式记录,并用括号“()”补注课堂气氛、动作等情况。这种写法简洁明暸,教学过程一目了然。缺点是太单调,缺乏可读性。
第二种:叙事描述式。即采用叙事的方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用写记叙文的一般方式记录下来,不仅记录师生的对话,对课堂情况也可以作较为具体、生动的描述。这种写法生动形象、可读性强。缺点是有时会过于罗嗦,或过于“生动”而失却实录的本意。
三、实录完成后,最好在实录后面加上“教学后记”或附上“听课评价”,更有助于阅读者的理解把握,也有助于体现授课者的教学追求。
附:
测量平均速度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速度公式,大家还记得平均速度怎么求吗?
生:用路程除走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师:好,看来大家课后都很努力,没有把功课落下。
师:那么接下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师:大家都预习过了,那么你们说说看这次实验需要用到什么器材?实验原理是什么?
三、实验前讲解
师:在开始实验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下这次的实验要求以及做法:这次实验我要求把长木板分成三个路程,一个是全程路程S1,一个是上半段路程S2,最后一个是下半段路程S3,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全程长度S1和下半段路程的长度S2;再用秒表测出小车走完全程的时间t1和走上半段的时间t2;测完数据后大家根据所测数据求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较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V2、V3)的大小关系,得出什么结论?(讲的过程用幻灯片配合演示)
师:刚才是多媒体演示,现在我用真实仪器做一次给你们看,大家认真看清楚。(演示完,分发器材到各个小组中,强调不能损坏仪器)
四、实验环节
学生把器材拿到手后开始做实验,老师到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帮组,看学生测出的实验数据是否出错。并指导如何记录数据。
完成试验后把器材回收上来。
四、数据分析与总结
师:大家都已经完成测量并进行了计算,那么你们得出大三个速度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生:V3大于V1,V1大于V2
师:小车做什么运动?
生:变速直线运动
师:小车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生:越来越快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并对小车的运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大家写好课后练习,加深记忆。
五、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 练习是,写同步练习上的第9至第10页内容
5. 教学过程怎么写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回答 (师总结)
师: 圆锥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粮堆,沙堆。你们知道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吗?如果用货车来运,需要用几车?引出(圆锥的体积)
(二)学习探讨
1、学习探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 把“圆柱”转化“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 今天我们也根据这种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们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吗?(学生兴趣十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带来的试验用品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不等底等高。
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来知道自己的猜测的正确与否。(试验)
2、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
6. 怎么写以课堂为话题的作文
最难忘的一堂课
一缕夏季的凉风吹进教室。
一位老师正在讲课,激情饱满,眉飞色舞,额头上亮闪闪的。
学生们瞪着惺忪的眼睛,带着下午特有的慵懒,在知识的阳光下昏昏欲睡。
突然,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跳了出来,把这曲看似平和的合奏破坏地一塌糊涂!只听老师大声吼道:“谁用橡皮扎(因老师是外地人,把砸读扎)我的屁股!”我也一楞,忙抬起了头。大家都惊了,被老师这“狮子吼”震地一哆嗦,瞬间空气凝固了似的。一秒后,大脑复苏,反映过来了,顿时哄堂大笑起来。笑声像迅速荡开的波纹,不可遏止地扩散开来,狠狠冲击着老师的耳膜。老师的脸更红了,涨得像一个紫茄子;细小的眼睛一下子从肉里凸了出来,似乎要喷出火似的;嘴唇不住的哆嗦着,像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迸不出,终于在同学们那片疯狂的笑声中,“啪”的一丢书,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望着仍然哐啷作响的门板,同学们渐渐止住了笑,一个个面面相觑,开始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又气走了一个老师!唉,说起来真觉得不好意思,我们班是个“举校闻名”的“捣蛋班”,学生们个个猴精猴精的,可就是喜欢调皮!经常把老师气得七窍生烟。这不又把我们脾气最好的地理老师给气走了——也许是因为地理太难懂了吧,也许是因为老师是外地人的原因吧,也许是因为他的口音跟我们有差异吧……反正我们不喜欢学地理!
可呆了一会儿,大家就开始窃窃私语了:
“老师平时对我们挺好的。”
“对啊,虽然他的地理课不好懂,可他每次都那么认真呢!”
“是啊,是啊,上次我一道题不太会,他给我讲了三遍……”
“还有,他口音跟我们不一样,可讲课却是最幽默的了!”
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一语,竟发现老师是那么可爱呢。于是大家又开始纷纷指责那个“罪魁祸首”。这家伙似乎也知道自己错了,不敢吭一声,更别说承认了。
终于班长站了出来:“我们应该主动认错,去把老师请回来。”
“对!对!”大家都一致响应。六个组长跟在班长后面走进了办公室。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安静而紧张地盯着门口。
等待,等待……
终于听到脚步声了,大家立刻坐得更端正了,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声地说着自己的懊悔。
老师的脸色缓和了好多,略微咳嗽了一下,声音有点沙哑:
“别人的劳动被忽视,被践踏才是最令人难过的事情了,”老师轻轻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也是在劳动,是不是?其实你们学习也是在付出劳动啊,不珍惜,最终是会后悔的。也许我是外地人,可能不适应这里的风土人情吧,大家似乎对我很不服气。可我是真心想把你们教好。我始终相信:你们最终会接受我的劳动,会对我的付出有所感触。我不求你们记得我多少,只希望同学们可以真正学点知识,最起码将来走向社会,可以养活自己!”
同学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老师似乎有些哽咽了:“同学们,就当老师求你们了,好好学点习吧,认真一点吧!你们的父母比老师更痛心啊!……”
全班的同学都被深深打动了。眼圈都红红的。
下课铃声响了,全班36个同学向老师深深的鞠了一躬!那么认真!那么真诚!……
从此,“老师”两个字在我们心中更加厚实了。我想,是老师用眼泪把“懂事”两个字种进了我们心里……
又一缕夏季的凉风吹进教室。
一位老师正在讲课,激情饱满,眉飞色舞,额头上亮闪闪的。
学生们个个眨着晶亮的大眼睛,时不时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如一尾尾自由的鱼,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