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修课感想怎么写
今天上本学期最后一次选修课----走进生物技术.感悟很深.
其实大家都进入期,末考试紧张复习阶段,其它选修课也早已停了.由于这科是3分的跨专业选修所以才上到现在.
很惭愧,这门选修课我真的逃了很多,虽然我上课的次数很少但是每次都让我有所体会.特别这次,真的让我感触很深.朱老师在讲课的同时会针对特别的话题向我们传达很多人生哲学.虽说他说的那些道理并不第一次听,甚至经常听,大家都懂.但是在特定的时刻,针对特定的话题,老师的在次传达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塑造高尚的人格,培养正确科学的人生世界观有种促进,催化的作用.就像这次来说,他说:在同类事物中你不必每件事都做好,但是你认真做好一件事,那你就是有收获的. 其中还引用了中山大学一位教授在讲座上讲给他听的一个例子,教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这些正确的观点,我们都懂但是运用到生活中的很少,大家都知道那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变成左耳进右耳出.此时,在特定的时刻,老师的再次传达真的是一种激发剂,如果认真思考真的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很多人都说选修课都是为了修够学分,老师讲什么内容不必去听,都是些很枯燥的难以理解的没用东西。如果点名,就过去看其他书.但是,你有没有真的认真听过呢?真的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就好象,生物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老师讲了发酵技术生产米酒,酒啤酒等酿酒技术过程,味精,抗生素酸奶。都是我们很容易明白的.退一万步来说,从中至少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的啤酒生产量排世界第二.再说,不管什么内容,只要认真去对待,还是从中有所收获的.这门选修课,老师很少点名,所以每次去听课的人很少,250人选的课,大概就去那么50人左右,我想坐在那里的大多人都是明智的. 老师也说过,这门课就是期末交一篇综述可以了,对你们的要求不高,但是从综述的格式,内容也可以看出你们用了多少心思,上这门课你们学了些什么,收获了多少.确实,如果就是为了选够那3分学分,你平时真的不需要去上课,就在期末交一份复制,粘贴过来的综述就可以了.但是,回过头来你收获了什么呢?这门课你学到了知道没??呵,有的也仅仅是那3分学分吧.而对于那些经常去听课的同学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不但从课堂上学到了这门课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笔潜在财富,对于日后的人生道路是大有用处的.因为有些思想经老师的启发已经可以深入脑海.
另我感触很深的还有,两位同学针对老师三星期前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人工生产的人参生和自然生产的人参相比他们的区别,各自优缺?。他们回去查了大量资料,最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上讲台和我们分享他们的知识成果.他们讲得很明确,可以说是把人家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了.他们是有收获的.而且,我更看重的是他们的态度,那种对知识的追求,还有处事的那股认真劲儿.其中,有个同学是我在计算机技术委员会时认识的,他是有间工作室电子杂志组(还是网络组?)的组长.他的才能有目共睹,在计协的最大感受是:他,以及工作室当然还有计协的几个会长部长真的很厉害,我很佩服他们,真的,不单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才能上,还在于他们的思维方法,他们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或许,很多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难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确实,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什么难的.但问题是就是那么简单的事有多少人去做?连老师都忘了自己的问题,竟然有人认真对待了.很多事其实你也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问题是你有没实际行动去做????
人家的"与众不同"不在于表面,甚至给人的感觉很一般,但是从和他们的聊天交流中你可以体会到他们的不同,他们的观点,思维方法很正确深刻.会让你陷入深深的思考,让你有不一样的感觉.话语不要多,在于深刻.和那些有着哲学思维的人交流真的会让你的思想进步很多,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总之,认真做好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会让你有所收获.只有认真去对待你才能发掘更多.
2. 听课感受怎么写
写听课体会时,要先交代你听的是什么课,谁上的课,都谁听,课前的气氛如何,以上内容简写。然后写课堂上师生上课情况,这些内容要详写。可以写当时的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还可以写你的感受。最后结尾是,写一些你的收获,结尾要简洁。至于范文,我不知道你听的什么课,无法写。再说,作文是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写我心,是自己生活的体会,别人是替不了的,否则你的作文水平没法提高,还会碰到同样的问题。
**************************************************************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
3. 听课后的感想
听课后的感想
2008年12月8日到10日在武夷山开展“福建省小学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这么大型的活动能在自己的家乡开展,我们能去听课,真的很高兴!我通过和数学老师调课,足足听了两天的课。听了12节的优质作文观摩课,真是受益匪浅!老师们上的这些课,让人赏心悦目,感觉老师们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他们的课堂师生情绪饱满,气氛和谐,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听了过后,让我感想很多,现将听后谈几点感想:
一、课前氛围必不可少。几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作好了充分准备,有做游戏导入课的,有唱歌方式导入课的,有和孩子们交流导入课的。有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出了几道脑筋急转弯题,让孩子们回答,孩子们兴趣十足,加上教师语言幽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总的一点,就是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先让孩子们了解你这个朋友。
二、孩子们学习写作文轻松,愉快。比如何老师的课,上得特别好,一个“趣”字贯穿其中,把孩子们带入快乐的境界,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怎么表达。一句句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孩子们学得多么的轻松而愉快呀!
三、老师的激励无处不在。当孩子们的回答对时,马上语言激励:“你真聪明!”“你爱学习!”“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等等……或者行动表扬:“把掌声送给他!”老师的激励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自豪感。
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其实很多的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可以说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如作文课《我的鞋子》,让孩子们观察鞋子。鞋子是孩子们每天穿的,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文课《感受色彩》,让孩子们说喜欢的颜色,想到什么,就是让孩子们感受生活的色彩缤纷;作文课《感受亲情》,让孩子们说生活中的经历,感受亲人的爱;作文课《苹果里藏着什么》的切苹果等等。老师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到生活中的知识。我也深深感受到,只有从生活出发,教学才会更具特色。
人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听了这些课,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师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极其深厚严密的教学语言,以及非常精彩的教学设计。我更深深感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更感觉到要不断虚心地向老师们学习,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作为一个教师,多听一些好课非常必要,对自身的锻炼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听课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4. 怎样写学习感想
学会学习 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
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学习至关重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学习。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设定一个目标,并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
学习计划要坚持执行,每天都不放松,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使他们能体验付出的回报,成功的喜悦,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2、必要的课前预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赠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学习内容的准备。
预习的方法:要认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要,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文科课程要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字词,读懂基本内容。
理科中的定义、定理和例题,要着重思考,看是否明白。并将预习中的收获和疑点圈划标注出来。
3、听好45分钟的课: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重要的,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是否一样的欲望。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眼、耳、心、脑、手并用,排除内部、外部、的干扰,用自制力和意志力形成自始至终的良好状态。
4、提高作业质量:要看清楚,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有的学生只顾应付作业,马马乎乎做题,写一步想一步,像挤牙膏似的把作业做完,有的干脆照抄答案,这样是收到到效果的。 5、及时纠正错题: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
并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拦路虎乐园”、“错题大聚合“。方法是:先将错题抄上,将错的地方标注出来,再用正确的方法做一遍,再把错误的原因写出来,是审题准?粗心大意?没掌握内容?步骤不对?阶段复习时,错题集就是最好的辅导资料,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温习知识。
6、做读书笔记和摘记:方法是:(1)记下书名作者。(2)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
(3)纪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4)在书上批注。
(5)列提纲。(6)写读后感。
所读书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也可是教师推荐,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7、学会使用工具书:孟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学习中,字典、词典就是学生的“利器”,学生要学会利用这些无声的老师,养成习惯。 8、掌握阅读方法,学会初读——精读——熟读的步骤并学会读不同文章的方法。
并能够“读懂一篇,能及多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9、学会多种思维方法。
让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是方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学生会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一些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也让学生学会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方法,使他们思维更加灵活。
方法指导的过程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必须有耐心,并能够真诚地交流沟通及时地总结指导,并有相应的奖励制度,使他们体验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带来的良好效果,更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与老师形成良好的融通关系,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成功就是解手可及的的了。
以“玩”带练,学会学习 按教育部的部署,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有条件的高中和初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甚至一些小学也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了,而江苏省更是走在前列,一些地方规定高中毕业生必须通过省信息技术的会考。总之,随着大势所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这门新兴的学科该如何教授呢?怎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呢?笔者认为作为中学计算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会玩的基础上,弄懂计算机的基本构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 一、漫天撒网,重点发展。
众多学校由于信息技术课属于副课,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反正又不考,因此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但由于有的学生感兴趣,使得他们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程度,两极分化相当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早已掌握了书上的操作内容,操作得相当熟练,导致上课时根本不要听,就是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
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连鼠标也不太会使用。因此,信息技术课如果仍然像以前教授DOS一样“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地从基础开始教,学生非全都趴下不可。
但如果迎合基础不好的学生,一步一步地讲操作步骤,那么基础好的同学肯定是不爱听,他只会在下面自己瞎捣鼓,有时还会影响课堂纪律;反过来如果迎合基础好的学生,精讲操作技巧,又将会让很多学生“云里雾里转”。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上课前,教师可先提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我们将完成哪些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会首先尝试看看自己有没有已经掌握了,如果没有,那他定会认真听讲,直到弄懂;而已经掌握了该项内容的学生,也会下意识地协助教师(主要是表现自己)作好其他基础薄弱同学的辅导工作,从“教”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