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比句怎么写
答:对比句
1、青年是朝阳,老年是夕阳。
2、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有尖些。
3、瞧,春风是那样缠绵,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暖意十足。
4、野菊花不像腊梅一般孤高自傲。它虽不华丽,却有一种朴实的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要学习它的品格,做一朵默默奉献的野菊花。
5、生意好的时候,那里门庭若市;生意差的时候,那里门可罗雀。
6、这种花,虽不如牡丹富贵,虽不如玫瑰浓艳,虽不如百合芳香,但它有自己的淡雅清新,也颇受人们青睐。
7、四叶草代表幸福,而康乃馨则代表健康,不一样花语,相同心意。
8、这种新型战斗机速度十分之快,如果让年前最先进的同类机型先飞半个小时,它能够在分钟内超过它。
9、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0、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
11、梅花是“四君子”之首,当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时,当大雪纷飞之时,当百花凋零之时,梅花却竞相开放。一簇簇花朵在寒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梅花拥有最高尚的品质: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坚强刚毅,不向困难低头。它虽不像春天开的那些桃花李花那样艳丽,而它却敢于和凛冽的寒风冰冷的大雪抗争,直面险恶的环境,勇敢地应对挑战。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样样,右边也怎样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1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5、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
16、秋天的雨轻,轻的像沙,像雾,像羽毛。在秋雨来临之时,我们感到的是异常的清爽。它不像春雨那样细细飘飞,更不像夏雨那样倾盆直下,它有自我的方式,淋湿的也不只是天地万物,还有我们的心灵。
17、《太阳》:“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1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9、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他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20、瞧,春风是那样缠绵,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暖意十足。
2. 怎么用对比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用对比的写法写一个句子方法如下: 一、对比和衬托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
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二、对比与类比 1、对比双方对立、相反或有差异,对比是为了强烈突出其中一方 2、类比双方较为接近,大致无差异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例句如下: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3、有的人过了一生,连一刻都不曾拥有;有的人仅仅过了一刻,已经是生命的永恒。 4、海真是个多变的怪物。
昨天,满眼好似黄滔滔的浊浪,几天却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的草原。 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7、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8、宽恕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不愿谅别人是十分痛苦的事。 9、生意好的时候,这里门庭若市;生意差的时候,这里门可罗雀。
10、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11、昨日偷桃,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6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1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3、两个人在玫瑰园里摘玫瑰,一个看到的是玫瑰下棘手的刺,一个看到的是满园的红玫瑰。
1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5、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依着我。
她总是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地为大地添上一抹光亮,让在外的人们能够看清回家的路,她也总会给人们的心头添上一抹温馨之感。
3. 对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对比 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从构成的方式看,对比有两种情形。
1.反面对比; 2.反物对比。 对比还有反差的意思 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
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4. 对比句
原发布者:彭阿木
第六节比较句一、比较句的定义二、比较句的类型三、比较句的否定形式四、比较句的偏误分析比较句的定义现代汉语比较句是指谓语中含有比较词语或比较格式的句子,在结构上由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词、比较点、比较值等成分构成。现代汉语比较句从语义上可分为:等比句、差比句、限比句,它们都有鲜明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例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比美国大。在上述例子中,“中国”为比较主体,“美国”为比较客体,“比”为比较词,“国土面积”为比较点,而比较值是“大”。二比较句的类型(1)A跟/和/同/与B+一样/不一样+adj.我和他一样高。(2)A不如B/A不如B+adj句中形容词一般是积极意义的,消极意义的不可。我不如姐姐漂亮。*我不如姐姐难看。她不如她同屋刻苦。*她不如她同屋马虎。(3)“有”字句:A有B[这么/那么]CC1:形容词。她有你这么高吗?天有一个井那么大。C2:动词性。如了解、喜欢、明白等。他有那么了解你吗?(4)越来越+adj/V心:是用来比较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的比较。A.句中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已经含有程度的意义,是肯定以前的程度高,现在更高,所以不再接受表示程度词语的修饰。他的汉语越来越好了。*他的汉语越来越很好了。B.“越来越+……”后只能出现心理动词,一般动词不可。我妈妈越来越喜欢我的女朋友。*风越来越刮得大了。C
5. 对比句怎么写
犬吠水声中,桃花戴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以上两句形似对比,实非对比。接着出现两对对比句式,就是第3句与第4句对比,第5句与第6句对比。以下我们再予以具体分析。
3、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两句乃对比句式,‘树深’对‘溪午’,‘时见’对‘不闻’,‘鹿’对‘钟’。但并非严格对比句式。
“树深时见鹿”点明了周围乃一片森林,时有野鹿出现。“溪午不闻钟”寓意了两层含义,一是李白在此等候主人已经很长时间了,从清晨等到午时;二是说明大明寺内当时无人,故无钟声(午时无人撞钟)。这里,‘溪’字点明了上面的‘水声’乃溪之所发,‘午’字点明了时间;‘不闻钟’寓意着‘寺内无人,故无钟声’
这个你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