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繁体字怎么写
当的繁体字是“当”简体部首: 田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3读音和意译[ dāng ]1.担任。
如:“当记者”、“当教员”。2.主管、管理。
如:“当家”、“当位”、“当权”、“当政”。3.承受。
如:“不敢当”、“敢做敢当”、“当之无愧”。4.适合、相称。
如:“门当户对”、“旗鼓相当”。5.对著、向著。
如:“当面谈话”、“当机立断”、“首当其冲”、“当著众人把话说清楚!”6.值、正值。如:“当班”。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礼记•曲礼上》:“当食不叹。”
7.当作、作为。如:“安步当车”、“寒夜客来茶当酒”。
8.判决、判处。《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
9.彼、那。指在事情发生的时间内。
如:“当年”、“当时”、“当天”。10.应该。
如:“当仁不让”、“当省则省,当用则用。”《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11.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
如:“当!当!当!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12.顶端。
如瓜蒂称为“瓜当”,屋檐顶端的盖瓦头称为“瓦当”。[ dàng ]1.合宜。
如:“恰当”、“适当”、“妥当”、“若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教。”《礼记•乐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
2.同一。如:“当日”、“当年”。
3.用物品向当铺抵押借钱。如:“典当”、“质当”。
《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拿几件衣服当了。”4.视、认为。
如:“你当我是傻子?”、“不该错将好人当坏人!”5.成绩不及格。或以为来源是借用桥牌术语“down”。
如:“这一科我准被当!”6.圈套、诡计。如:“害人的勾当”。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7.抵押在当铺的物品。
如:“赎当”。[ dǎng ]1.以为、认为。
如:“我当他是好人。”《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西村里的事,你足足赚了五十吊,王铁匠的过手,你当我不知道吗?”2.匹敌、抵抗。
通“挡”。如:“锐不可当”、“螳臂当车”。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唐•王维《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3.偏袒。通“党”。
《庄子•天下》:“公而不当,易而无私。”笔画: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
2. 瓦当的当繁体怎么写
当繁体:
当、当
当:
[拼音] [dāng,dàng,dang]
[释义] [dāng]:1.充任,担任:充~。担(dān)~。~之无愧。 2.掌管,主持:~家。~权。~政。 3.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应该:应~。理~。老~益壮。 7.抵敌:万夫不~之勇。 8.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顶端,头:瓦~。 10.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dàng]:1.合宜:恰~。适~。妥~。 2.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吃亏,受骗:上~。 7.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
3. 的繁体字怎么写
“的”没有繁体字
就是原型“的”
拼音:dí dì de(轻声)
汉字释义:的 de
〈助〉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ic,-ve…]。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of,'s]。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 pron.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①谁买的书?②他是昨天进的城。③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①〈口〉: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②〈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9) 同“得”,后面带补语。 哪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经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0) 同“地”( de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1) 其后多加名词,而“的”前多为形容词。
的 dí
〈副〉 (1) 确实;实在 [really;indeed]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certainly]。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此外,还有“的士”等词语。
的 dì
〈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centre of target for archery]: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bright]: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1]
4. “是”字 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是”是简繁同体,所以繁体字也是:是
二、是的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4、“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5、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三、组词:
要是 总是 是非 可是
不是 但是 就是 只是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 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
2、白话版《说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要是 [ yào shi ]
如果;如果是:~你想参加,我可以当介绍人。这事~他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别人,事情恐怕就办不成了。
引证:巴金 《家》四:“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
2、是非 [ shì fēi ]
正确的和错误的:明辨~。
引证: 老舍 《四世同堂》六五:“好家伙,再招出一场是非来,我非死在狱里不可!”
3、但是 [ dàn shì ]
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他想睡一会儿,~睡不着。他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人仍然很健旺。
4、若是 [ ruò shì ]
如果;如果是:他~不来,咱们就找他去。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书店股东若是商人,其弊在胡涂,若是智识者,又苦于太精明,这两者都于进行有损。”
5、是否 [ shì fǒu ]
是不是:他~能来,还不一定。
引证:刘半农 《敲冰》诗:“请问人间: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