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期的正确写法
日期标准格式 :
1、公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例如:2017年2月6日;或:2017-02-06。
2、农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腊月十九日。
3、干支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壬寅月辛未日。
4、日zhidao期书写不得以小数点或顿号代替年月日,如:2007.2.6; 2007、2、6。
5、年月日中的年号必须写全,不能简写成: 07年2月6日;或: 07-02-06。
扩展资料:
中文日期的书写
(一)凡使用繁体字的文件,日期可以中文格式书写,其方法是在Word中点“插入”/“日期和时间”,选择中文日期格版式,如:二〇〇七年二月六日。
(二)书写中文日期不得以键盘输入“0”,如:二00七年二月六日,这权样书写会十分难看。
(三)凡使用简体字的文件,最好不要书写中文格式日期。
(四)文中涉及到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农历)月日应使用汉字。如:甲子年十月十五日 腊月二十日 正月初八等。
(五)文中凡涉及到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等均用汉字,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1860年11月2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期
2. 签字时日期的标准格式是月/日还是日/月
斜杠上面是日,下面是月。
日日/月月/年年 例如:2018年12月16日表示为2018/12/16
日期标准格式:
公历日期标准格式为:2007年2月6日;或:2007-02-06。
农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腊月十九日。
干支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壬寅月辛未日。
二、日期书写不得以小数点或顿号代替年月日。
三、年月日中的年号必须写全,不能简写成: 07年2月6日;或: 07-02-06。
扩展资料
在使用Word和Excel起草的各类文件中,如果日期书写格式五花八门,不仅难看还容易和数据发生混淆,特别是报表中错写的日期不能立即参与计算,给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公历=阳历 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
农历=阴历 是我国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也就是日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1、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定出的历法。
2、农历--以太阴绕地球为一个月,12个月为闰年(闰年为13个月)所定出来的历法。
3、公历--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为太阳历,即阳历。
4、农历--中华历代所用的历法,始自夏代,故称。是阴历,历代都在不断修改,后来加上24节气后,成了阴阳合历。
5、农历--与夏历没有什么区别。历法为农事而立,所以中国人叫它农历。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农历分为阴历和阳历就是这样的表示。
但自从采用西方的“公元历法”,现在的阳历就基本上专门来表示也是“太阳历”的“公元历”。
结语: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的传统历法其实叫做阴阳历。
就是阴历和阳历的总称,但注意,古时候的阳历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立,而是二十四节气。
后来国际通用的公历进入我国后,就取代了原本的阳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二十四节气,成了现在与传统农历相互并行的阳历和阴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期
3. 英语日期怎么写
日期月份等缩写~
january (jan.) 一月;
february (feb.) 二月;
march (mar.) 三月;
april (apr.) 四月;
may (may.)五月;
june(jun.)六月;
july(jul.)七月;
august(aug.)八月;
september(sept.)九月;
october(oct.)十月;
november(nov.)十一月;
december(dec.)十二月 .
星期一: mon.=monday
星期二: tues.=tuesday
星期三: wed.=wednesday
星期四: thur.=thurday
星期五: fri.=friday
星期六: sat.=saturday
星期天: sun.=sunday
英语日期中的大写、缩写
1st 2nd 3rd 4th 5th 6th 7th 8th 9th 10th ;
11th 12th 13th 14th 15th 16th 17th 18th 19th 20th ;21st 22nd 23rd 24th 25th 26th 27th 28th 29th 30th 31st
4. 手写日期时斜杠上写日期还是月份
斜杠上面是日,下面是月。年年/月月/日日。例如:2019年7月15日表示为2019/7/15。
公历日期标准格式为:2015年6月1日(或2015-06-01)。中文(农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二〇一五年六月一日(或乙未年辛巳月十知五日)。
日期书写不得以小数点或顿号代替年月日。如2015.06.01, 2015、06、01。
年、月、日中的年号必须写全,不能简写成 15年6月1日或 15-06-01。
扩展资料:
中文日期的书写:
(一)凡使用繁体字的文件,日期可以中文格式书写,其方法是在Word中点“插入”/“日期和时间”,选择中文日期格式,如:二〇〇七年二月六日。
(二)书写中文日期不得以键盘输入“0”,如:二00七年二月六日,这样书写会十分难看。
(三)凡使用简体字的文件,最好不要书写中文格式日期。
文中涉及到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农历)月日应使用汉字。如:甲子年十月十五日 腊月二十日 正月初八等。
文中凡涉及到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等均用汉字,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1860年11月2日)。
5. 公文日期怎么写
党的机关公文日期写成:2010年12月22日(与正文之间空两行,字体相同,行末留4个字的空位)政府机关公文日期写成: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与正文之间空两行字体相同,航末留4个字的空位)。
正文中出现日期一律写成:2010年12月22日或2010年12月或12月22日等格式。不能出现09年或一零年或12.22等情况。
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每行居中排28个字。
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两线之间各要素的标识方法从本标准相应要素说明。
扩展资料: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13年7月9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发文单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对齐。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
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文格式。
6. 公文日期落款怎么写
2012年7月1日后,党政公文的落款日期都是统一按照“2016年12月1日”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具体怎么编排,应当首先确定公文是盖章的公文还是不盖章的公文。
(1) 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2)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7. 期的拼音怎么写
期qī jī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期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期 qī部首笔画部首:月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五笔86:ADWE 五笔98:DWEG 仓颉:TCB笔顺编号:122111343511 四角号码:478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1F基本字义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
限~。~限。
学~。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3. 盼望,希望:~望。~冀。
~盼。~待。
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5. 必,决定:“~死,非勇也”。
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详细字义〈动〉1. (形声。从月,其声。
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声。
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2. 同本义 [engage]期,会也。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若旬虚期于月津。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叔孙旦而立期焉。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3. 又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4.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
约定时间)5. 会,会合 [meet]期于司理。——《国语·周语》言议期命。
——《荀子·正论》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6.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7. 希望 [hope]良剑期乎断。
——《吕氏春秋·察 今》8. 又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百年曰期颐。
——《礼记·曲礼》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名〉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星辰者,天之期也。
——《淮南子·天文》前期十日。——《周礼·大宰》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临期成此大节。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死期至矣。
——《聊斋志异·促织》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3. 机运;机会 [good fortune]。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4. 时,日;一段时间 [a period of time;stage]。
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5. 极,限度 [limit]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6.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7. 量词。
用于分期的事物 [number]。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常用词组1. 期待 qīdài[anticipate;await;expect] 期盼;等待期待炮弹爆炸2. 期会 qīhuì[gathering appointed a time]约期聚集发征期会。
——《史记·货殖列传》3. 期货 qīhuò(1) [future;futures]∶为在未来交货而买卖的股票或商品(2) [position]∶期货合同的买进或卖出的简称——商品交易所术语4. 期货市场 qīhuòshìchǎng[futures market] 商品交易所中进行期货合同买卖的市场5. 期冀 qījì[expectation] 期望;希冀6. 期间 qījiān[time;period] 某个时期里面在放假期间7. 期刊 qīkān[periodical] 定期出版的刊物8. 期考 qīkǎo[terminal examination] “期末考试”的简称9. 期满 qīmǎn[expiration] 达到预定的期限学徒期满10. 期末 qīmò[end of term] 学期将结束的一段时间11. 期末考试 qīmòkǎoshì[terminal examination] 学期末举行的考试12. 期盼 qīpàn[expect] 期待;盼望人们期盼自己久别未归的亲人13. 期票 qīpiào[promissory note] 到规定日期才能领取商品或货币的票据14. 期求 qīqiú[expect] 希望;企求15. 期望 qīwàng[hope;expect] 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期望看到他的对手失败16. 期限 qīxiàn(1) [time limit]∶限定的一段时间延长期限(2) [deadline]∶时限的最后界线超过规定的期限17. 期中 qīzhōng[midterm;midsemester] 一学期的前半学期结束的时候,经常在此时举行考试并报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18. 期中考试 qīzhōng kǎoshì[midterm;midsemester] 期中进行的考试期 jī基本字义1. 一周年,一整月:~年。~月。
~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异体字:朞汉字首尾分解:其月 汉字部件分解:其月笔顺编号:122111343511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横横撇捺撇折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