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诗歌才有诗意,诗意怎么表达
我想,先有诗意,后有诗句。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定是李白看到了床前的月光后联想到白霜。用白霜描写月光的洁白,是一层诗意;用“疑”字表现作者的心态,又是一层诗意。我猜测,后面的“疑”字是作者下笔写这句诗的时候心有灵犀写上的。
又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定是李商隐在与亲人或友人离别时联想到见面之前的相思之苦,于是有了把相见与离别写在一起的诗意。
诗意之难,因其属于发散式思维,不能靠演绎和归纳获取。
有了好的诗意以后怎样表达,就涉及到诗词写作的技巧了,“熟能生巧”,要多读、勤写。这是基础,就像绘画中的运笔与用墨、歌唱中的运气与发声。二流的技巧写不出一流的诗句。
但是,好的诗句,能够表现作者风格、气质的诗句,能够在全诗中表现出整体美感的诗句构思,特别是独出心裁的遣词用字,似乎又是发散式思维,模仿不来。我想,即使是作者本人,如果让他再写一遍,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心境之下,都可能为同一个诗意写出迥然不同的诗句。
或许这就是艺术创作的魅力之所在吧。
2. 发现诗意 作文怎么写
不知从几时开始,我发现我在憧憬着很多很多东西。虽然有过几次不算太短的旅行经历,但时间大多是在车上度过的。对于那些我无法触及的稍纵既逝的景色来说,我只能用“瞥见”形容。所以如果让我用尽一生的时间去欣赏那些葱郁的树木抑或通红的夕阳的话,我想我会愿意的。
诗意仿佛被遗忘了的,喧闹践踏覆盖了它的本质。人们肆无忌惮地以毫无意义的方式剥夺着蕴藏在绿色中的雅致。诗意需要恪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但决不是以掠夺的方式。人们对它的向往化作欲见的心情,那践踏又是从何而来呢? 香格里拉,似乎被遗忘了很久。这片神奇的土地曾勾起我的无限向往去踏上它。而今我宁愿只站在它的边缘。去看尽用眼睛所能目视到的一切,然后振开双臂,让略带沙石的风扑向我,把我的衣角卷起,把我的头发卷乱,让她一特有的方式接受我的存在,这就足够了。
然而,我没有到过许多诗意的山水,所以我憧憬看见真正的美丽。彼时我带过乡下的一些小山村,那里没有多么显赫的山岭,也没有多么雄壮的名字,那里只有村民们自己起名的小丘,倒也觉得无比亲切。游弋在山间的石道上,就仿佛置身于旷世的绝艳。此时我便忘却了那些此的震撼,或许是因为它的亲切,或许是因为它被很多的人遗忘,或许这就是诗意的本质。
我突然发现我愈法厌恶华丽的文字,感觉从那些柔软但虚伪的文字中读不出令我感动的字眼。绿色中不应充斥着忧伤,不应象小四说的那样充斥着所谓的伤感。绿色是诗意的天堂,栖居在这样的绿色中不应让杂念玷污了它的本质。诗意居于绿色。
我没有在山村生活过,所以我没有机会去感受这个地方给予的一切。儿时记忆中的山村应该是贫穷与饥饿的世界,但现在我透过所有的笑容看见了它让人安然。
如果上天给我一次机会去乡村生活我会愿意,我宁愿穿梭在没有石板的小路上,穿梭在草与花组成的诗意中。那时,绿色,红色,蓝色,每一种颜色都是那么真,那么美,我将不会再用温存在心中的感动在城市中寻找诗意,那时,我将不会再为诗意争辩什么,不再为自己的憧憬去追求什么,那时,我一个人,安静地看天,看地,看鸟,看花,看诗意与真情,看岁月与自己,那时,的属于自然,属于诗意,当它站在我的面前,轻然一笑,便使我忘却了一切,忘却了那个灯红酒绿烟雾缭绕的世界,忘却了那个曾在烟雾中挣扎的自己。
生命本是一次诗意的旅程,一个人能真正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便也无撼了。
3. 翻译古诗的诗意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桥名,在江苏吴县阊门西。 2.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3.江枫:江边的枫树。 4.姑苏: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名。 5.寒山寺:在离枫桥西边一里的寺庙。据传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两个和尚住此,因而得名。 6.夜半钟声:唐代寺庙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翻译:月亮落了下去,乌鸦在啼叫,清霜布满了天空
我对着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无法成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阵阵钟声夜半十分传到客船上来
赏析:
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诗歌一、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内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4. 以诗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诗意何必苦苦觅寻诗意?其实,它就在你的身边。
当你细心聆听秋雨敲打着窗户,那像弦乐奏出的均匀而美妙的声音;当你漫步在山间小路,流连于春天温馨的“花如绣,草如茵”之中;当记载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笑意;当年轻的妈妈深情地吻了一吻怀中那张可爱的小脸蛋……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玄机之前,旧已经被弥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诗意,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得用心深深地感受,让内在的情感、思想的境界无限投入、无限飞升,王维《山居秋暝》流泻出幽寂高雅的诗意,阿炳的《二泉映月吟》饱含着哀怨忧怜的诗意;《铁达尼号》的爱情诗意给人一种震撼心灵、轰烈奔腾的力量,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优美、细腻。
红楼是诗意,西厢是诗意,鹊桥七夕是诗意,十八长亭是诗意……多少人间至真至善至美,都融入了诗意的怀抱。如无瑕的璞玉,如飘逸的音符,诗意陶冶人的性情,洗涤人的心灵,使内在的美感得到升华。
而在生活的诗意中陶醉,应是最美的享受。愿更多的人不失其赤子之心,挖掘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诗意。
诗意人生 举身步入南山之中,菊意飘香,云缠雾饶。四目一片盈然,秋风虽劲,步入山中仍觉得清新.空明。
山中一位迟暮的老人,扛着锄头,在迷雾中摇荡,也在诗山中漂游。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翁一身无畏,以菊花为友,同南山为伴,虽世俗喧闹,可他早已忘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他的心早已出离尘世,又怎会染上凡尘点点。他的诗早已归于田园,又怎会染上世俗纷纷。
读陶翁的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田园,感受到的是一个无欲的人生。他的诗,清新.淡雅,而又有一份超然,冥冥之中让人觉得。
人生就应当如田园诗般简单而又明了,清淡却让人回味。 转身走进社会,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国运一线间。
四野虽绿,然满目皆是残橡断壁。风雨过处,一位残年老人,满腹心酸,一笔速挥,谱下泣涕神鬼的惊世之作,也书出了对天下黎明的怜悯。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子美“三吏”“三别”书写的向止是沧凉的河山,更是生不如死的苍生百姓。战火中,子美的一生正如他的忧民诗一样是忧民的一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他的呼唤,也是他的愿望,更是他的一生的追求。
读子美的诗,就是品他的人生,子美的一生是一个无求于自己的人生。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给人一种灵魂的震撼。
他的诗充满奋斗与忧患,也充满了对天下百姓的伤痛。其实,人生不也应当如现时诗一样吗?不经修辞却也可以光芒万丈。
人生可如陶翁拥有一份超然的人生,因此,无求与世俗。人生可如子美拥有一份忧民的人生,因此无求于自己。
同样的无求,要么 深居南山,享受天伦之乐,要么居于尘世,饱尝世间沧桑。正如他们的诗 一般,一个清新淡雅,一个朴实无华。
出入于诗山之中,品读到的不单单只是一篇篇优美的诗作,还有那缤纷多彩的 人生。陶翁出仕而归隐,子美入仕而忧民,太白出入皆浪漫,东坡病体心豪迈。
体会诗韵,体会人生情怀 品读诗意,品读人生沧桑 饱尝诗味,诗意犹然,人生亦然。
5. 富有诗意的句子,怎么写
1、雨后,叶绿得剔透。我不忍再过多的采撷,竟感觉那是你的化身,采摘未免太过残忍。
2、一枝清绝,但把浮尘歇。不事张扬,可敬可爱,花中极品。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芳心轻吐,香喷清绝在纷繁的碧叶中,星星点点地透着笑靥。
3、月寂如沙,很多个这样的夜晚来临时,我都是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站立在有水的亭边,看看暮色夕阳,看着夜色一点点的弥漫开来,慢慢地将自己笼罩在幕霭之中,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话,同样的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却可以千变万化。
4、一条古道,一匹瘦马,一个游子,夕阳西下,黄昏的余晖洒满千年古道,秋风渐起,吹动芳草碧连天,吹起游子思满面。
5、雨后,山茶花开得正妖冶,杜鹃花却已颓靡,生命的时间与距离不可匹敌。容华谢后,一日春光再难寻觅。
6、有一天,我会歌唱,在风雨中,嘶哑了歌喉;有一天,我会起舞,在月光下,翩纤了身姿;有一天,我会痛苦,在烈日下,化作了泪水;有一天,我会狂笑,在高山上,激荡了云雾。
7、我们要去流浪,虔诚地定格住每一寸记忆;我们要去成长,潇洒地忘却掉每一条纹路。
8、在极度的喧嚣中,独自微笑独自平静是憾,落花是美的,淡淡的书香,淡淡的花香,淡淡的馨香。
9、辗转半世红尘,缘去缘灭,空留满池伤痕。雨花迟落,霜雪纷飞,池水泛冰,已益处月的苍凉。
10、曾芬芳过的那片土地,幸福的花儿虽早已凋谢,只留下风雨吹打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