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润表怎么填:
利润表的编制说明
1.本表反映小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2.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人本表。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3.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如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发生的管理费用也在本项目中反映。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小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一”号填列。
(9)“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利润总额”项目,反映小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一”号填列。
(11)“所得税”项目,反映小企业当期发生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2)“净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一”号填列。
(13)补充资料中“当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反映小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批准的当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2. 利润表怎么填写
利润表的编制说明1.本表反映小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2.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
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人本表。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3.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如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发生的管理费用也在本项目中反映。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小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一”号填列。
(9)“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利润总额”项目,反映小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一”号填列。
(11)“所得税”项目,反映小企业当期发生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2)“净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一”号填列。
3. 利润表怎么怎么填数据啊
1、利润表是根据当月结账后的余额表填制的;
2、本月数就填写当月结账后的余额,本年累计数=本月数+上月累计数;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利润表分项列显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对外投资等所取得的各种收入以及与各种收入相对应的费用、损失并将收入与费用、损失加以对比结出当期的净利润。这一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损失进行对比,结出净利润的过程,会计上称为配比。
其目的是为了衡量企业在特定时期或特定业务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付出的代价,为考核经营效益和效果提供数据。
比如分别列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并加以对比,得出主营业务利润,从而掌握一个企业主营业务活动的成果。配比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在利润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常,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税金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表
4. 利润表如何写
编制利润表的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帐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察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5、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利润表示例:
利润表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补充资料:(非常项目)
1、出售、处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收益
2、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3、会计政策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
4、会计估计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
5、债务重组损失
6、其他
5. 利润表怎么填
依照目前我国企业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如下: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6. 利润表怎么填写
只要根据你的帐上实际情况填写就可以了.在月底的时候有一个凭证很重要,就是月末结转损益:把收入成本及费用都转入本年利润--未分配科目中
借: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
贷: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
这些数字都是你一个月的合计数,结转后就可以按照这个凭证填写损益表了,把收入,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所得税都写进去,最后得出的数就应该是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贷方减借方数.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cn/course-67.htm
7. 请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怎么填写
没有发生的可不填写,不用写零。
货币资金是现金余额加银行存款余额。 存货是原材料余额加产成品余额累计折旧余额放在固定资产下面。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资产总计右面是负债帐的余额,如果应交税金是借方余额就用负号表示 有贷款在长短期借款中反映。损益类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余额+本年利润余额)如亏损用负号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表每项数据是当月的发生额,累计就是把以前的月份的相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8. 利润表怎么填写
编制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帐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察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5、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利润表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利润编制的方法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1)以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中: 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折扣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直接有关,先从主营业务净收入中直接扣除,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2)从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中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后,得出的营业利润近似净利的概念。公式中,将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营业利润的扣减项目,意味着不仅主营业务应负担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他业务也应负担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3)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计算出当期利润总额,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其中,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计算出当期净利润额,目的是考核企业最终获利能力。 多步式利润表的优点在于,便于对企业利润形成的渠道进行分析,明了盈利的主要因素,或亏损的主要原因,使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