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的拼音怎么写
新的拼音:xīn
大写:XIN
部首:斤
释义:
1.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
2.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
3.不久以前,刚才:~近。
4.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
5.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
6.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7.姓。
2. 怎么用新注音输入法
一般是台湾人用得比较多, 首先得知道拼音和注音的对照关系, 可以找本新华字典, 上面都有对照表.如果没有的话, 参考下文(问问里有人回答过):ㄅ=b ㄆ=p ㄇ=m ㄈ=f ㄉ=d ㄊ=t ㄋ=n ㄌ=l ㄍ=g ㄎ=k ㄏ=h ㄐ=j ㄑ=q ㄒ=x ㄓ=zh ㄔ=ch ㄕ=sh ㄖ=r ㄗ=z ㄘ=c 厶=s ㄚ=a ㄛ=o ㄜ/ㄝ=e (注1) 丨,一=i/y (丨为横写,一为直写,两者没有意思上的分别)(注2、6、8、10、11) ㄨ=u/w (注3、4、7、8) ㄩ=ü (u上面加两点,在输入法一般为v,以下用v表示)(注5、8、13) ㄞ=ai ㄟ=ei (注3) ㄠ=ao ㄡ=ou (注2) ㄢ=an ㄤ=ang ㄣ=en(注6、7) ㄥ=eng (注4、5、6) ㄦ=er 备注: 1:“ㄜ”读音为“和”的韵母,“ㄝ”读音为“也”的韵母,在注音中两者不同,但是在拼音中一样。
2:在拼音中,“丨ㄡ”写作“iu”,并非“iou”,例如:“留”在注音是“ㄌ丨ㄡ”,拼音是“liu”。 3:在拼音中,“ㄨㄟ”写作“ui”,并非“uei”,例如:“亏”在注音是“ㄏㄨㄟ”,拼音是“kui”。
4:在拼音中,“ㄨㄥ”写作“ong”,并非“ueng”,例如:“弄”在注音是“ㄌㄨㄥ”,拼音是“long”。 5:在拼音中,“ㄩㄥ”写作“iong”,并非“veng”,例如:“穷”在注音是“ㄑㄩㄥ”,拼音是“qiong”。
6:在拼音中,“丨ㄥ”写作“ing”,并非“ieng/yeng”,例如:“行”在注音是“ㄒ丨ㄥ”,拼音是“xing” 同样地,“丨ㄣ”写作“in”,并非“ien/yen”,例如:“心”在注音是“ㄒ丨ㄣ”,拼音是“xin”。 7:在拼音中,“ㄨㄣ”写作“un”,并非“uen”,例如:“论”在注音是“ㄌㄨㄣ”,拼音是“lun”, 但是用作单字时,可以作“wen”,例如:“文”在注音是“ㄨㄣ”,拼音是“wen”。
8:“丨”、“ㄨ”、“ㄩ”在用作单字时,分别写作“yi”、“wu”、“yu”, 例子分别为“以”、“无”、“与”。在拼音中,这些字由于都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不存在“i”、“u”、“v”的单音成字(或者有,但是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 所以“丨”、“ㄨ”、“ㄩ”在使用上都是与“yi”、“wu”、“yu”一一对应的。
同样地,除了“v”本身以外,其他拼音中带有“v”的韵母,包括“van”、“ve”、“vn”, 当没有其他声母时,要写成“yuan”、“yue”、“yun”,也就是前面加上“y”,然后去掉上面两点, 由“v”变成“u”(读起来一样)。由于这几个也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当没有其他声母时,一定要加上声母“y”, 所以在注音里面,这三个都不用加上相当于拼音中声母“y”的“丨”,分别是“ㄩㄢ”、“ㄩㄝ”、“ㄩㄣ”。
另一方面,除了带有“v”以外的其他韵母,在有声母“y”和没有声母“y”的时候是不同的字, 也就是说不是唯一的,所以在注音里无须加上“丨”。 例如:“欧”的拼音是“ou”,注音是“ㄡ”;“有”的拼音是“you”,注音是“丨ㄡ”。
9:注音“ㄓ、ㄔ、ㄕ、ㄖ、ㄗ、ㄘ、厶”在用作声母时,对应各项拼音,但是在单字时,可以直接用, 而拼音则要加上“i”。例如:“是”的注音是“ㄕ”,拼音是“shi”。
10:在“丨”的使用中,注音可以直接作为单字,而在拼音中则不能。情况:“衣”的注音是“丨”, 但是拼音是“yi”。
11:在拼音中,“i”可以用于介母或韵母,而“y”则用于声母。 例如:“压”的注音是“丨ㄚ”,拼音是“ya”,“急”的注音是“ㄐ丨”,拼音是“ji”。
12:在拼音中,“u”可以用于介母或韵母,而“w”则用于声母。 例如:“挖”的注音是“ㄨㄚ”,拼音是“wa”,“哭”的注音是“ㄎㄨ”,拼音是“ku”。
13:在拼音中,“v”在声母“y”、“j”、“q”、“x”后面会写成“u”。 例如:“举”的拼音是“ju”,但是在“l”、“n”后面还是“v”, 因为不但有“lv”、“nv”,也有“lu”、“nu”。
例如:“女”的拼音是“nv”,“怒”的拼音是“nu”。 补充声调: 拼音第一到四声都是在拼音符号上面,而没有声调就是轻声。
在注音中 第一声一般不标号 二、三、四声为ˊˇˋ轻声符号 · 标在最左方(横写,直写在上方)。
3. 繁复新巧的拼音怎么写
繁复新巧音律 繁、复、新、巧的读音是fán、fù、xīn、qiǎo, 声调为阳平、去声、阴平、上声。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
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一个音节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汉语拼音方案专门规定了声调符号。
声调符号是继承注音字母的标调方式,这四个调号比较直观地显示了汉语普通话四声的高低升降特征,有一定的优点。不过书写中要回笔,应用也不太方便,而且声调符号采用加符形式,但加符字母无法在计算机中正确显示和输入。
这种情况不适应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求。这些字符在已出版的汉语字典、词典中都只能靠人工造字,因为电脑中没有对应的编码。
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和大学教授中文的教师对汉语拼音更是苦恼,他们根本无法制作出合乎《方案》规定的汉语拼音电子教学材料,只能靠手写或自己造字,这非常不便于教学。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传统的音韵学术语, 非专业人员较少使用, 方案应采用大众习惯称说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给声调符号命名。
声调符号应加在音节后,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分别记作- / v \ (均为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