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文字得怎么写
首先看是哪国的古文字
中国的话又分汉族和另外的55个民族
其中的古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即甲骨文、金文
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其中的甲骨文再分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
金文也可以叫钟鼎文
大篆的代表是现存的石鼓文 小篆也叫秦篆
后面的太多就不说了 而且谁知道什么时候有考古发掘出了新的 要真正了解太复杂
各种古文都是不同写法 建议去专门的图书馆
2. 文字有多少种写法
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
汉、回、满3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数都有较长的历史。
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这种蒙古文通用于蒙古族地区。
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适合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即傣仂文、傣绷文、傣哪文、金平傣文。
因为蒙古族使用两种蒙古文,傣族使用4种傣文,回族和满族使用汉文,所以上述15个民族共使用17种文字。 此外,僳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僳僳语的文字,还有维西县的一两个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僳僳音节文字“竹书”。
云南省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云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群众使用拉丁字母形成的佤文。
壮族、白族和瑶族的群众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 综上所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种类有24种。
除以上列举的文字以外,还有一些在历史上用过,后来停止使用的文字。这些文字是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八思巴字、西夏文、东马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水书、满文等17种。
参考资料: /gb/cn_zgwh/2004-06/28/content_51154.htm。
3. 文字繁体字怎么写
文
繁体
文
解释
[wén ]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4. 文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文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 刺画花纹:~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 温和:~火。~静。~雅。
5. “文”繁体字怎么写
“文”字没有繁体字:
文拼音:wén
释义: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2、刺画花纹: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文客[wén kè]
文人墨客。
2、灵文[líng wén]
指宗教经文。
3、点文[diǎn wén]
评点文章。
4、文曜[wén yào]
指日月星辰。以文彩光耀,故称。
5、文制[wén zhì]
文制。
6. 文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文的繁体字还是文,写法如下:
二、释义: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英~。
2、文章:散~。议论~。
3、文言:半~半白。
4、指文科:~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职。~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弱。~火。
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缛节。
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双颊。
10、文饰;掩饰:~过饰非。
11、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不值。
三、相关组词:
语文 作文 课文 文本 文化 文明 文坛
文件 文字 文艺 缀文 榜文 碑文 文静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刻画在岩壁、甲骨上的图画性表义符号,即最早的象形汉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
白话版《说文解字》:文,交错的笔画。象交叉的纹案。所有与文相关的字,都采用“文”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碑文[bēi wén]
刻在碑上的文字;准备刻在碑上的或从碑上抄录、拓印的文字。
2、杂文[zá wén]
散文的一种。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3、文身[wén shēn]
在人身体上绘成或刺成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
4、檄文[xí wén]
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5、文辞[wén cí]
指文章的用字、用语等:~优美。
7. 记叙文的写法
一、事件是记叙文主体内容的关键记叙文能否吸引读者,能否让读者与之共鸣,关键是学生要占有“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
这是记叙文由难变易的前提条件,也是记叙文成败的关键。占有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便给文章找到了灵魂和血肉。
即使文字表达能力再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会给读者一些足供品味的生活积淀。相反,如果不占有,即使再能写,也跳不出乏味干瘪的泥淖,让人读而生厌,反思味同嚼腊。
引导学生去开掘“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是写记叙文的当务之急。阿·托尔斯泰说:“不是我要想写一件事,而是一件事要我去写。”
高中学生写记叙文的激情应当从这里开始。学生自有他的苦和乐,也有他的忧和愁,更有他的爱和恨。
谁没哭过,谁没笑过;谁没大笑过,谁没大笑过。把这些东西开掘出来。
一、事件是记叙文主体内容的关键记叙文能否吸引读者,能否让读者与之共鸣,关键是学生要占有“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这是记叙文由难变易的前提条件,也是记叙文成败的关键。
占有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便给文章找到了灵魂和血肉。即使文字表达能力再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会给读者一些足供品味的生活积淀。
相反,如果不占有,即使再能写,也跳不出乏味干瘪的泥淖,让人读而生厌,反思味同嚼腊。引导学生去开掘“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是写记叙文的当务之急。
阿·托尔斯泰说:“不是我要想写一件事,而是一件事要我去写。”高中学生写记叙文的激情应当从这里开始。
学生自有他的苦和乐,也有他的忧和愁,更有他的爱和恨。谁没哭过,谁没笑过;谁没大笑过,谁没大笑过。
把这些东西开掘出来,理应成为我们指导写作课的重要内容。但时至今天,我还没见过有谁在写记叙文之前,上一节学生“苦乐趣事谈”性质的指导课。
而这一课,则是启动思维,丰富联想,挖掘回忆的重要一课。写真事、抒真情,要靠学生的勇气。
我们当老师的要调动学生的勇气并慎重地保护这种勇气。在新旧思想并存的今天,我竟多次听到老师以自己的僵化观念去制约学生有开拓意识的思维,这便让学生无所适从了。
久而久之,学生记事行文就成了内容上的“假大空”,形式上的千篇一律了。二、记叙文总体框架的布局当我们的学生真占有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之后,如何从整体上艺术地表现它,则是写记叙文的又一大课题。
不错,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很多写作方法。有的老师,一篇文章就能归纳出三、四种写作方法或写作特点,累计起来每个学生至少也该有三、四十个写法吧。
冷酷的事实不容回避,有多少学生能使用先生在课堂上教授的写法呢?除了顺序、倒叙、插叙之外,很少有学生再拿出一个新方法来。先生大量的“无用功”总该给自己一点新启迪和反思吧!写法是一种技能。
精熟的技能需要实践和时间。一种方法,可表达多种内容,这正如一个木匠一样,他掌握了木工的技能,就不仅能打桌椅板凳,同时也一定能打欧式美式的各种亻家具。
把方法神秘化,说什么内容一定要用什么方法,等于说某个本匠只能做某样亻家具一样难以令人信服。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莫泊桑的《项琏》和《我的叔叔于勒》,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这些选自教材上的名著名篇,令人惊奇地发现他们在整体布局上几乎使用了同一手法卒章揭秘。
联想到中国当代诸多作家在其作品上也几乎屡见不鲜地采用上述同一写法,足以证明此法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中学生难道不可以拿来一用吗?1988年四川某考生在写《习惯》一文时,就使用了此法。
在短短的个把钟头内,用卒章揭秘的写法,构思出来的文章,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这几乎无可争议地说明:这个写法让一个很简单地情节平添了无穷无尽的品尝滋味。
不难想象,此法套用其它内容照样具有同等艺术效果。他用此一法,足以应对百篇考题。
假如我们一学期,在记叙文的写作上只学一法,用一法,那么,三年该能学六法,用六法。试想,一个高中学生单写记叙文,就有六种方法,退一步,精通一法,熟习两法,我看足以应对各种考试了。
三、记叙文其它方法概述当我们占有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具体事件”,通过积极的思维而对全文整体布局已筹谋在胸之后,我以为对全文的最终完篇已经完成了最主要的部分。余下的部分,则是如何才能表达得好的细节问题。
而这部分涉及的方面较多,在实践上最耗费精力的也是这部分。成手作家有了上述两条,大概就可提笔在纸上驰骋了,而高中学生仍会感到举步维艰。
我依然认为应当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写法。针对学生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状,我们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提供必要的方法,例举必要的文章段落,以供其选择使用。
1.记叙文开头结尾样式的分类一般式: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写景式:孙犁《荷花淀》抒情式:郭沫若《银杏》议论式:秦牧《土地》引用式:曹靖华《小米的回忆》总领式:魏味我的老师》倒叙式:鲁迅《祝福》设疑式:《刑场上的婚礼》设问式:王仲方《迎着风浪上》衬托式:袁鹰《远方》同样,记叙文的结尾依照常见的样式,可分为:抒情式、议论式、扣题式、呼应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