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繁体字怎么写
“李”字没有繁体字
拼音【lǐ】
笔划:7
部首:木
笔顺:横、竖、撇、捺、横撇/横钩、竖钩、横
释义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2. 李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李"字没有繁体字,属于传承字。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
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既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繁体字即传统汉字在中国大陆颁布了《简化字总表》后,用以特指称原有的一套书体(新的书体称为简化字),港澳台地区仍以繁体字为官方文字。在历史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简化写法产生,而传统的写法或保留,或作为异体字,或者因无人使用而逐渐从日常文字交流中消失;不过,也有很多汉字没有简化,这些字无所谓繁、简体,称为传承字。
3. 李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李”的繁体字仍写作“李”。
李(lǐ)一般指姓氏。有数据显示,李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有关李姓的起源, 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起源于嬴姓。
有人认为李氏起源于嬴姓,李氏的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因此被命名为理姓,后来逐渐演变成李姓。
2、起源于崇拜李树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知姓李。因为他吃的是野生李, 因此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后来就奉李树为神树, 即图腾树。因此李氏子孙经常在屋外种李树来祈求平安。
3、起源于姬姓。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4、起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道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4. 李字繁体字怎么写
“李”是传承字,并不存在什么繁体字或着说它也不是某个字的简化字。
拼 音 【lǐ】
常见释义: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2. 姓。
3.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4. 李子[ lǐ zi ]
李树或者李树的果子。
5. 桃李[ táo lǐ ]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或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6. 行李[ xíng li ]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带的东西。
7. 李园 [ lǐ yuán ]
指 三国 吴 李衡 种橘树的宅园。
8. 高李[ gāo lǐ ]
唐 诗人 高适 、李白 的并称。
5. 繁体字“李“应怎么写
李字没有繁体字。
拼 音 【lǐ】
1.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水果。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Lǐ)姓。
笔画
组词
李子 桃李 行李 高李 麦李
扩展资料
瓜田李下 [ guā tián lǐ xià ]
【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同“瓜李之嫌”
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
【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自】: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示例】:芝焚蕙叹嗟僚友,~泣弟兄。
【语法】:兼语式;作宾语;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