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随笔怎么写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
2. 高中的随笔怎么写呢
一是要率真,纯真。
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
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
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
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
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
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
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
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
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
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
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
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范文: 随笔:试着改变心情 生于世界,存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烈日炎炎,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时代的发展只有你勇于展示自我。
人生在世,总会有许多不公平和不平的事发展,俗话说的好:哪座庙里没有个冤死鬼,但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面对领导还是普通老百姓,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偌大的世间里,并没有卑微,但却有卑鄙存在,世上也无高贵,但却有高尚的身影。 生活中因人们常常因为受到点滴挫折而心灰意冷,迷失方向,四处乱撞,导致中伤别人,伤害自己,心情烦乱,有时心情就是月亮的脸偷偷地不停地转动和改变,偶尔繁星捧月便是喜悦,偶尔彩云遮月便是伤悲、喜悦的时间总是转眼即逝,而伤悲的时间却总是很漫长,奉劝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千万别再自寻烦恼,生活就是这样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会哭,不妨你试着换个心情。
假如你是女孩,去逛逛商店挑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整理个漂亮的发型;约自己最好的朋友去聊聊天,诉诉自己的苦,谈谈生活,谈谈未来,就这样简单,便会是晴空当头。 如果你是男孩,不妨邀几个哥们,去打打球,下下棋,骑自行车去郊外散散心,设计下自己的美好未来,在风的陪伴下多爽啊!心情随之也会改变。
生活就是这样,痛苦紧跟着欢乐,也许没有谁有心去品味失落,但却有人去有意体味过快乐,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朋友好好爱自己吧!只有懂得爱自己才能去爱社会,爱生活。 试着改变心情,生活不再是阴雨连绵。
嘻嘻,我也是才开学老师让写随笔,这是复制的,我感觉讲得不错呢,希望能帮上忙。
3. 高中语文随笔怎么写
升入高中以后,许多学生都抱怨高中语文太难学,摸不着门道,找不到方法。
有些家长也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初中时语文成绩挺好的,怎么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呢?”这些情况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的转变,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不断搞好高中的语文学习。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用精到的讲课消除学生困惑畏惧的心理 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语文难学,实际上是对由初中向高中转换后的学习不适应。
初中阶段的课文篇幅短、教时长,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朗读,有老师掰开揉碎的具体细致的分析,可以说,学生对每篇课文都非常熟悉。但到了高中却不同了。
课文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就结束了(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课堂上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再加上课下没有及时的复习,几篇课文讲过之后心中便没底了。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抓紧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但作为教师,则应该在教法上多下些功夫。我感到,对篇幅较长的课文,最忌的是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巨细无遗的讲法。
那样做,势必如蜻蜓点水,不深不透,在学生的头脑中打不下什么印记。我的做法是在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准确确立教学要点,最好一课时完成一两个教学目的,争取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阅读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教时只一课时,这一课时可以抓住一个重点——人物对话来展开。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鲜明性格,及其人物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无形中又使学生熟悉了小说的另一个要素——故事情节。至于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则可以由学生自己在课下作业中去完成,或者放在别处涉及到这一问题时去处理。
这样讲授的结果,能使学生把厚书读成薄书,把长课文变成短课文,对每一节课的重点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对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感到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收获,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摆脱所谓“高中语文难学”的思想阴影。 二、用具体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复习的方法 学生觉得高中语文难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高中语文考试内容不适应。
在初中阶段,语文考试内容有具体的范围,中考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中考不考的,即便课本上有,老师也不讲。所以要获得一个好成绩,对学生来讲并不难。
甚至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中考前的复习阶段临阵磨枪也能磨得亮而光。但一到高中就不同了,按学生的话说:“考的尽是课外的,是没学过的。”
这样一来,平时不努力的成绩自然不会好,而一些平时很努力、初中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难怪家长也有所抱怨。 我对这种状况进行了认真了解分析,发现在学生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在课下复习时只一味地去记去背字词的解释、课文的段意、中心和文言文的译文。
这些实际上都是学习语文的误区。于是,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会学”,教会他们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把书上的全部内容一字不漏地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不加思考地全盘接收。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件非常具体、细致的工作。比如,文言文的学习,尤其是名篇名段,读、记、背当然是不可缺的,甚至要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
但我始终不忽视在读、记、背当中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他们逐渐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高一讲完第一篇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后,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将这一课中的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认真加以归纳总结,对某个实词在本课中有几种解释(并联系过去学过的词义)也一一归纳进去并写出例句。
对句式也如此。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一课书的总结,有时要花费很多功夫,但是这项工作我指导学生一直坚持下来。这是学习古文的很好的方法。
久而久之,它使学生完成文言实词的积累,熟悉各种文言语法现象,从而逐步读懂“课外”的“没学过的”文言文篇章。 开始时,我要求学生这样做,一些学生感到太麻烦,心理并不情愿去做。
但当经过几次单元练习或期中考试后,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了它的好处,真正领悟到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因为在单元和期中期末的练习中,的确有许多内容像学生所说“考的是课外的”。
然而,就是在这些“课外”的文章和段落中,却屡屡出现了课本中所学过的词。而我在讲评试卷中,每次也把这些词摘出来,并联系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课本的知识是如何“迁移”到“课外”来的。
经过多次这样的实践,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种方法能够使知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一方面在更高的层次水平上认识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学生对这种方法认可了,并自觉自愿地去做了。
三、以严格要求、及时督促加速学生适应熟悉的进程 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产生困惑畏。
4. 随笔,写高中上课的片段,400到600字
李老师先让几个同学上黑板上默写第一课3.4自然段,默完之后,便让我们一起来读。
我们在一些地方读的生硬硬的时候,李老师便让我们停下来。他给我们示范一下,读到“我很快乐”的时候,李老师声如洪钟.气壮山河,怀着最大的激情这好象一把火,点然了我们班全部人的激情,只见李老师的双手向两边伸开,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当读到“也很惧怕”的时候,声音一下子下降了许多,双手紧贴聚拢在胸前,像很害怕的样子,表情也配合的非常好。他读得引人入胜!李老师的感情也随着文章变化着.起伏着,他的读书声如美妙的音乐,让我们如痴如醉的听。
李老师就像一个专业的演员,也像一个乐队的总指挥等等···。
5. 我刚上高一 老师说要写随笔 问问随笔怎么写啊
随笔 “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
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随笔内容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人的生命形态主要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琐事组成,惊险奇特,英烈悲壮,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态。平平凡凡,寻寻常常,随处皆是,是生活的常态。
只有那些注目寻常琐事,并在其中能感发出无尽趣味来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涩,他的心泉必不至干涸,而一旦弄笔写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觉,坠入境界,放任自由。对琐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了诗意的人,其人必定干枯无趣,其心必定顽劣粗糙,自然极难与笔墨有缘。
2、于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越来越浮躁,时尚越来越火爆,而写作恰恰需要细腻的心灵,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处。所以,身处现代,你选择写作,其实写作也在选择你。
只有当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时候,你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生发出启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与写作结下一份良缘。应该说,绮语清词,嘉言华章是天地间早就有了的,它在随笔式的自由写作中最易被呈现出来,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体味方能妙手偶得。
3、人总说永恒,期盼永恒,其实哪会有什么真正的永恒。人易朽,文字也易朽。
如前所述,写作和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只是人的一种生命享受与精神自救。写作之初就心存“文章千古事”的觉悟与抱负的人,十有八九成不了写作的好手。
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才是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随笔的分类 常见的现代随笔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绘景性随笔、状物性随笔等等。
1、记叙性随笔 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2、议论性随笔 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
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3、说明性随笔 黎先耀写人和自然关系的随笔《天之骄子》,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着力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因此,说明性随笔不同于纯粹的说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
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怎样写教育随笔 一,什么是教育随笔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
6. 高一随笔例文
天气一天天地冷下来,西服不觉换成了棉夹克,而某一天早晨醒来,村口的草地上,竟然染了些微霜。但中午的阳光仍然很好,慵懒,充满温情与眷恋。这两周事儿挺多的,中期考评啊(村民们又要划成分了,地主、富农、中农、贫下中农、贫农、无业游民……)运动会啊之类的,既熟悉麻木,又有点刺激。
这是一座正在走向成熟的村庄。
成熟意味着什么?
成熟首先意味着痛。家家户户的情形都不一样,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仍然“草盛豆苗稀”的,还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成熟的村庄,首先是疼痛的村庄。在给有的村民的留言中,我说,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谁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痛苦,便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许多时候,痛到死去,然后慢慢苏醒过来,看到的不再是冰天雪地,而是春暖花开。
成熟也意味着真正地领悟一种生活,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这种省察,不是情绪化的悔恨,而是在每一场与庄稼的战斗中对自身问题的深刻洞察。空洞的乐观只能带来自欺,只有面对真实的问题的时候,才可能获得真正充实的自信与乐观。因此,做一只有反思能力的犟龟吧,不断地调整方向,但永不放弃,永不退缩。
成熟还意味着一种安静。一颗浮躁的心是永远不可能带我们到远方的,浮躁的心带给我们的只是焦虑,它只是被外在的目标所牵引控制,缺乏一种内在的力量来平衡引导。只要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的时候,整个世界才能够安静下来,自由、创造才可能萌芽。而内在力量永远来源于自我追问,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这两周,我们还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但这不是一部关于救世主的影片,我们不是那群放牛班的孩子,我们只能做马修。生活中的马修很少,他可能是教师,更可能是家长、同学、同事、朋友……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一旦我们拥有了自我唤醒的力量,我们便是马修,我们生命的意义便不仅仅在于一份职业或者一个音乐家的称号上面,而是刻写在他人的生命里。有同学问我:蒙丹这样的学生有可能教育好么?我的答复是,蒙丹能否被教育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一名教师,他的爱要覆盖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无论下面上鸡蛋还是石头。即使是石头,它至少可以不那么冰冷。
因为期中考试,随笔停了一期――或许大家都需要歇息一下吧。随笔周刊已经办到第八期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觉得很温馨。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随笔了,许多随笔带给我别样的快乐,而这快乐,甚至村民们都不能分享,因为能够贴在公共空间的,肯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我更喜欢的,是在文字往来中彼此的那份默契与相互支持。虽然不是所有同学,但能够拥有这很大的一部分,我早就心满意足了。
特别推荐
假如我还有一个星期的生命
文/卞建业
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又看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不知不觉地便想到了一个问题:假如我在这个星期五知道我将在下个星期五死去(星期五正好又是不幸的),我该做些什么事?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肯定会惶恐不安。命运怎么可以提前收走我的生命?那么星期六必然会有花在哭上的哭个半天,然后洗了脸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星期六的下午我会请假回家,买一大堆稿纸,写道歉书,遗书……这些事终了,我便会开始真正走自己的路。生命如此短暂,凯能用于玩乐?我将做些什么来证明我在这个“伟大”的世界上活过,做一个小的标记?岁月将把它抹去。写一本书?时间怎么允许?怎么办……
星期日上街去逛上一整天,为的是看人,平日看过的人想必也一定会变了样儿。谁会认识我?谁认识了我,又将离我而去,不,是我离他们而去。正如史铁生的文章里有的,我的假期被上帝提前了吧!兴许这样能让自己更乐观一些。
谢谢采纳~~~~~
7. 中学生的随笔怎么写
第一,中学生作文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起其它文体来,随笔在这方面更具特色。随笔虽说也是一种文体,但它是一种不受文体限制的文体。可以写自己之所想,发自己之真情,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大事小事,甚至鸡毛蒜皮,均可入得了文。
第二,从表达的方式来说,随笔可以不必过多地考虑记叙为主还是议论为主等问题,叙述、议论、描写、说明等,只要运用恰当,可以不分主次。另外,写作的笔调也可以随意一些,或端庄,或诙谐,或潇洒,或幽默,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
是不是做到了以上两点就能写出好的随笔来了呢?当然不是的。大家都知道,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随心所欲也得有个去处,不能漫无边际。因此在动手写作之前,也还有一项工作要做好:即要确立一个话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