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初一的论文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
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原始论著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同时对如何做好学术报告也谈一些经验。在讨论原始论著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鼎德文化工坊今天谈的是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文章结构的顺序依次叙述。
(一)题目
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l报、第2报之类。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署名
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文章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引言
是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材料与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处理方法等。以上细节已经提醒过您。
(五)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叙。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取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六)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白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结语或结论 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参考文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本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与观点等。
(九)致谢
指导者、技术协作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致谢对象。致谢应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致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致谢前要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摘要或提要
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全文。常放篇首。要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摘要就像看到了全文的缩影,或者看了摘要就想继续看全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2. 初一的科学小论文怎么写
科学小论文范文 (三篇)
鱼会说话吗?
您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我想知道鱼是否会说话?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
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了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来。带蛋壳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
“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截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枝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壳先破呢,还是口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数同学都抢着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对。老师微笑着说:“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让他用铅笔对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同学手一放,铅笔刺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老师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下的时候,终于刺破了蛋壳。接着,老师又让他用铅笔刺口朝下的蛋壳。“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起数着;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一样,被刺了十几下还是不破。
“耶!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都不服气,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半边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的确是口朝上的比较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口朝上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较坚固。难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
着三篇比较符合初一.
3. 【怎样写初一1000字政治小论文(题目:班级是个大家庭)】
每天早上当我走进教室时,门上挂着的双免班牌,对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每次我都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就将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开始了,我一定要继续努力.走进班级,看到同学们在认真地干着自己的事,班里静悄悄的,这使我倍感一种竞争和力量.看到那整洁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讲台,这都使我感受到一丝温馨.这就是我美丽的家——07届(3)班.这个家,离不开四十二名师生一点一滴的经营,离不开所有同学每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卫生免检荣誉,是我们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自律意识的结晶.在做值日时,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一丝不苟,尽全力把每一个角落清理干净,清理完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才让卫生委员检查.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认为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在这个班级中每一个同学都把做值日当成自己的事,是自己在为这个班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当我们看到在自己劳动之后,教室变得窗明几净,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做值日虽然很累,但每个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互相感染着对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正是每个同学一次又一次地对值日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有了这干净的黑板,清洁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讲台.正是这清新、整洁的环境,才有了我们这个温馨的集体.好习惯,让我们的班级更加干净!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良好的纪律是学习效率的保障.我们都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课间休息时,我们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两个人说话不让第三个人听见.上课时,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到认真听讲,即使有同学有时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周围同学的行为也会感染他,使他不再说话.不管老师在不在,有自律意识的人都会做好,不管老师管不管,诚信的集体都要捍卫自己的荣誉.当我们看到免检考班的班牌时,我们都会给自己再打打气.好习惯,让我们的班级更加有序!在这样清新、有序的班级中学习、生活,使我们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作为一个普通的派位班级,每个同学的学习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虽然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每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总是不如预期的好.于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商量对策,共同解决难题,商讨出了学习对子一帮一的活动.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一些例行的项目,如听写、背诵等等.每周进行小结.周五的晚上打电话到同学的家中,向他们的父母汇报这一周的学习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有的学习对子还进行了书信的交流,彼此间更加了解,更加信任.虽然这些事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会显得很烦琐,但通过开展学习对子活动,我们却觉得收获远远大于付出.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学习的动力,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更加优异.而被帮助同学看见自己的同学牺牲了课余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来帮助自己都十分感动,因此更加努力的学习,因为这不仅仅是对同学和老师的回赠,更是自己对这个班级的一份责任.在这个班级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班级中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最主要的是我们都学会了互帮互助,学会了感激,感受到了付出与收获的成就感更令我们快乐!每一个同学都在努力,都在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踏实地前进.记得在班级中曾经开过一个关于《学会欣赏别人》的班会,那次班会至今让我们每个人记忆犹新,通过那次班会我们初步认识到,不管是学习好的同学还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同学,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而它很可能是我们所不能一一具备的.我们应该向每个人学习,学习每个人身上不同的长处,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人.这样,我们的班级氛围才会越来越融洽,集体也会越来越团结,我们每个人的发展空间才可能越来越大.真的,我们应该感谢这些良好的习惯,因为这些习惯不仅让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卫生和有序的环境,更让我们的集体团结、进取,不断向前.我想,我们的习惯养成月正是要用每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每个班的良好习惯共同营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最后,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从中受益,让整个集体在好习惯中不断前进.相信,我们初2007届3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相信我们的校园会更加美丽。
4. 初一数学论文怎么写
数学小论文:《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数学小论文
今天,在我们数学俱乐部里,老师给我们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其实也是一道有些复杂的找规律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列数:1,2,3,2,1,2,3,4,3,2,3,4,5,4,3,4,5,……。这列数字中前24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题目,心里猛然想到,这题目必须得按照规律来做!!!
想法一:开始我便先试着先3个一组来求和,6,5,10,9,12,15,14……。这样一看,这些数字各有特征,关键就是找不出合适的规律。于是,我又找4个一组来求和,8,10,12,16,20……。仔细一看,好像也没什么规律,我只好再试着找5个一组来求和,9,14,19,24……,这样一来就非常明显的看出它们是等数列,我非常高兴,再把240÷5=48(组),5个一组,(1、2、3、2、1),(2、3、4、3、2),(3、4、5、4、3),(4、5、6、5、4)……那么就可以求出末项的和,9+47*5=244,把首项加末项的和乘项数除以2,(9+244)*48÷2=6072。这样就完成了!
想法二:我又发现每组开头第一个数字恰好分别是1,2,3,4……48,那么另一种方法就产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这样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个理得清楚而且又实用的方法!
想法三:我又发现有N组时,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组数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这个规律也是要通过不断来细心观察与研究得来的,这个规律虽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还要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容易些。
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解法,其实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来找其中的规律,解其中的奥秘!
5. 初一论文的基本格式
1、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内封、致谢、摘要与关键词(英文在前、中文在后)、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以此为装订顺序) 2、论文正文包括前言(Introduction),论文主体(Body)及结论(Conclusion)。论文题目不宜超过20个单词。
3、论文正文字数:英文4000词以上(按不同系,院要求会不一样) (二)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封面 封面包括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姓名、指导教师,由学校统一印制。 2、内封 3、致谢 仅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个人或组织表示感谢。
文字要求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4、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英文摘要要求200词左右,英文与中文要完全对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关键词(3-5个,英文与中文要完全对应)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专业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
5、目录 目录编写要层次完整明确。主要包括致谢、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目录、正文(与论文中主要层次标题一致)、参考文献。
6、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Introduction),论文主体(Body)及结论(Conclusion)等部分。 7、参考文献 引用是学术和学位论文的重要写作方法,“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应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
凡引用本人或他人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等,不论是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作论文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列入此目录。所列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
以下情况不得列入“参考文献”:。
6. 初一历史小论文怎么写,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诗经的优美隽永
3:楚辞的浪漫
4:汉赋的华丽
5:唐诗、宋词的瑰丽
6:元曲的动人心魄
7:明清小说的新篇章
都是可以写的论点
以上是文学的观点,工学科学的发展
8:黄帝的指南针,让人可以走的更远不迷失方向
9:造纸术,活字印刷让知识更加广泛传播
10:火药,给了人类神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改造世界
11: 陶瓷,让人类有了自己的新材料
12:中药,通过食疗来改造人类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