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婚请帖怎么写称呼
结婚请帖中对于长辈的称呼可以是在辈分后加上“大人”或者“尊”字加上辈分,比如尊姨丈、伯父大人、舅父大人等。对于平辈兄弟姐妹可以称呼贤弟、尊表姐、贤妹夫等。送给普通同事朋友的请帖可以称呼女士为“XXX小姐芳启”,称呼男士为“XXX先生台启”。如果邀请一家人来参加,可以在姓名后加上“全家福”或者“阖府统请”,后面就不用再加上“收“或者“启”了。如果是邀请夫妻二人,可以是姓名后加上贤伉俪台启或者钧启。
结婚请帖如同宾客们参加婚礼盛宴的门票,关系到新娘新郎的面子。所以,一定要搞清楚结婚请帖称呼怎么写,毕竟结婚请帖是用来邀请别人来见证自己的幸福,务必要保证有礼有节,做到完美。
2. 结婚请柬称呼怎么写
送呈 ( 被邀请人姓名 ) 台启 谨定于。
年。
月。日(星期。
) 此处为婚典时间(年.月.日.星期要写准确,有时时间还分为公历和农历,要一一写明)。 为 ( 新人姓名 ) 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 此处新人姓名要并排写(如横行一上一下,如竖行一左一右)。
恭请 ( 被邀请人姓名 ) 光临 此处可为***,也可为***伉俪(或夫妇) 。
.敬邀 此处一般是写新郎父母名字(并排写) 率 子***媳***(并排写) 如: 新郎父名字 。. 子 新郎姓名 。
..率 。
..敬邀 新郎母名字 。
. 媳 新娘姓名 (此处。
是为了格式,就当没有) 时间: 宴请时间(年月日几点几分) 席设: 宴请地点(如**大酒店,不必写**房间,到时有专人带路)。
3. 关于结婚的称呼
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4. 结婚请柬称呼的写法
一般可由新郎新娘共同具名,也可分别具名,或由其家长具名。
例--本人具名:
请柬 我俩谨订于**年**月**日假座**饭店**厅举行婚宴 谨请光临*** 谨订***
例--家长具名:
请柬 谨订于**月**日*午**时假座**饭店**厅为小儿***(女***)举行婚宴 谨请光临*** 家长 谨订***写
写邀请信应注意:
1.被邀请者的姓名应写全,不应写绰号或别名;
2.在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 “ 暨 ” 或 “ 和 ” ,不用顿号或逗号;
3.应写明举行婚礼的具体日期(几月几日,星期几);
4.写明举行婚礼的地点。
注意,姓名用全称: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
家庭成员的顺序写清。
"和"字要出现。
日期、星期、时间写清。
年份不必出现在请帖上。
在请帖一角附上婚宴的信息:地点、时间顺序等或在卡里另附一页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