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作品的落款怎么写
1、书法落款,不单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2、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3、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个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写,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写,不要画蛇添足。
4、盖印不要贪多,合适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盖的,是流传导致。盖章数量一定要慎重,不要盖得又多又杂,喧宾夺主。
5、接正文落款的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的宽度。6、落款中的年、月,公历农历不能混写。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农历天不写“年”。
7、横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宽度不要超过上面正文的宽度。8、已经落款盖印,款后不可再署上款赠人,再署就失敬。
9、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0、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扩展资料:书法落款注意事项:1、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
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2、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上面,国展上也有出现很多此类情况,是非常不适合的。
3、印章绝对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百度百科--落款。
2. 写书法作品的落款有什么讲究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3. 书法作品如何书写落款
书法落款常识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历代书画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日期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扩展资料
书法落款注意这2点
第一、注意字体风格的一致、搭配和呼应
很多书法作品的落款,基本上要和正文的字体一致、有连贯性。一般来说,又可以分为风格要求以及书体要求两方面。
1.风格要求
比方说正文是行书,那么最好落款就是行书。而且落款的行书风格要基本上和作品风格一致。
例如,你写的王羲之、王献之的行书,那么落款最好照着二王的路子来,和二王风格相近似就好。
你学的颜真卿的书法,那就照着颜真卿的书法来写,写的厚重、宽博大气一点。
这是在风格上的注意事项。
2.字体要求
对于正文内容的书写,无非就是篆隶行楷草这五种书体。
其中,篆隶楷等书体,因为笔画和结构上相较于行草书,更具有稳定性,因此可分为一类处理,而草书和行书因为笔画和结构的灵动,需要另外处理。
(1)篆隶楷的书写落款
当你写楷书、篆书、隶书的时候,落款最好不要落楷书款、或者篆书、隶书款。
虽然我们说,落款要保持和字体的一致性,但是这三种书体不适合作为落款之用。因为难免会产生雷同之感,整篇作品显得很呆板,最好把落款处理成行楷,这样既不显得突兀,也不会很死板。
(2)行草书落款
当你写行草书的时候,最好落款其书体保持一致性,这样整体协调。行书就是行书款,草书就写行草落款。
第二、注意落款内容
落款内容按照字数多少可以用不同的区分,字数少的被称为穷款,也有些比较多的双行款,甚至长篇大论型的落款。
其内容一般囊括时间、书写内容、书写人、书写感想、书写情景等等一系列内容。
如果作品字数较多,可以落穷款,基本简单交代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正文字数较少,甚至有些书法作品就一个字、单字作品,那就需要多些点了,甚至可以落长款。
比如,只写一个“龙”字,可以落一个对联,用来赞美龙的,比如“云雾生来非假物,自家吁气自成云”,落这样一个对联,就不会显得内容单薄了。
如果单字作品还落穷款,就显得势单力薄,没有丰满之感。但也不要过多,以免喧宾夺主,造成作品中心不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落款
4. 书法作品如何落款
书法作品落款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如下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先生、女士。
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博士(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如眉公赠亲墨可谓:吾弟亲墨雅赏;景军赠佩刀使者便可谓:秀峰仁兄惠正。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落款中的时间 落年份时公立、农历勿混用,可用公历:两千零九年十一月,或用农历:己丑年孟冬。
落款中月令及别称 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五、印章的使用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引首章(随行章、闲章) 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
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 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六六年等。 (2) 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 (3) 斋号章:隅馨斋、观石楼、半石斋、神安居、亲墨轩、太阳堂、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等。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厚积薄发、戏墨、秀才人情、金石书画、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